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3)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助力革命老区

旅游文化产业开发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金坑乡经济发展滞后,人才外流严重,常住人口只有近千人。在这次调研开展之前,我们已经通过网站、书籍、当地政府等渠道,进行了半年多的资料收集和整合,对金坑乡有了初步了解。”4月26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青红.com大数据服务”团队驱车五个小时来到邵武市金坑乡,开展项目调研和合作对接。

项目负责人倪雅萍介绍说,金坑虽然是个小乡镇,但它是全省革命老根据地基点乡之一,红色遗迹、古民居群保护较为完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多次进住金坑开展工作,建立邵武第一区、乡苏维埃政府。朱德、项英、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但由于信息不流通,金坑乡的红色文化资源鲜有人知。“我们想通过‘互联网+红色旅游’的形式,收集更多当地红色文化资料,让更多人了解金坑的红色历史。”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3)

在邵武市金坑乡红军桥前,“青红.com大数据服务”团队认真地听着当地工作人员的讲解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3)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和邵武市金坑乡人民政府校地共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挂牌

据了解,协和学院共组建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业团队859支,服务范围辐射全省各地,主要集中在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村地区。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全国启动后,学校成立赛事领导小组,院部系多级联动,集全院之力推动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动员、孵化和培育了大量意向参赛团队。目前,不少团队已经奔赴各自服务的乡村开展调研、推进项目。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3)

在南平黄坑镇三峡畲族村竹产品展示厅内,来自台湾的创新创业导师潘罡(左2)和队员们一起了解当地竹产品设计制作情况

4月27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另一支创业团队“竹go筷”来到南平建阳区黄坑镇开展调研。黄坑镇是闽北革命根据地之一,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朱熹墓”就座落在境内。该镇有林地50万亩,其中毛竹12万亩,素有“林海竹乡”之称。

调研团队结合黄坑镇实际情况,向当地政府积极献言献策,提出要将“黄坑故事”融入黄坑镇的产品升级和品牌打造,利用黄坑镇竹产业优势,开发不同类型的竹制品和文创产品等,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竹go筷”团队项目负责人郭文静表示,“黄坑镇毛竹的生长特点和优势、竹筷的生产工序、丰厚的文化底蕴等都是这次调研的收获,这些收获对之后团队将文创与竹筷更好地结合,助力当地竹筷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贯彻新思想 福建教育在行动|实干进行时(3)

在黄坑镇一家竹筷生产企业,“竹go筷”团队正在了解生产竹筷的每一道工序

为推进大学生团队的创新创业成果顺利落地转化,学院领导还跟随一些重点团队到当地为学子们“站台”,直接推动了邵武市金坑乡、古田建阳区黄坑镇和屏南县等地签订多项校地、校区合作协议,将学生创业团队输送到贫困乡村、红色乡村去,扎根到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中。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表示,促进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可持续的商业价值转化,是协和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起点。“今后学院还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对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探索独立学院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新体系,打造独立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交流合作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