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人会反对县管校聘?

乡恋WJP


根据三石的观察,反对县管校聘的,恐怕不是有的人。

县管校聘,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应该是在2014年左右提出的。2020年,上级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政策。县管校聘这个词,再次热了起来。

1.县管校聘,是一部好经吗?

什么是县管校聘?我们不妨先看看相关的解释。

县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公办教师,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说“我是某某学校的老师”。实行县管校聘之后,教师就不再是哪个学校的,而是某个县的。今年在这个学校,明年就可能换到其他学校了。

县管校聘的出发点,是让教师流动起来,特别是让优秀教师流动到教育薄弱地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再者,县管校聘引入退出机制,如果教师不好好教学或能力不够,是有可能失业的。

从本意上说,县管校聘是一部好经。

2.一部好经,怕的是歪嘴和尚

这几年,县管校聘已经在不少地方进行试点。从反响来看,其实并不是很好。大部分试点地区的教师,对县管校聘已经“深恶痛绝”。

这部好经,是怎么被念歪的?举几个例子吧。

  • 校长权力过分放大。教师想上岗,需要先在本校内竞聘。本校的竞聘,谁说了算。虽然各校都组织了所谓的“竞聘委员会”,但“当家做主”的无疑还是校长。一位老师是走是留,安排什么岗位,几乎都由校长一人说了算。当老师的命运被一个人决定时,老师们怕不怕?如果校长德不配位,老师们的日子可想而知。

  • 教师流动起来了,教育却没有均衡起来。如果你是负责任的校长,你会留什么样的老师?那当然是年富力强、教得好的老师。所以,好学校流动出去的,往往是教的不太好的老师。好学校去除了师资上的短板,会变的更好。不好的学校,没有补充好的师资,可能连自己学校的好老师都跑了。造成的结果,好的学校变的更好,不好的学校原地踏步或更差,其实是拉大了差距。

  • 对于老教师来说,显得很不公平。县管校聘,本意要刺激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这点无可厚非。可对于老教师来说,并不是工作不积极,而是身体跟不上。教了二三十年的书,荣誉一大把,也落下了各种职业病,这个时候再去和年轻人竞争,只靠教学经验够吗?各地对于老教师免竞争直聘的政策不一,有的限定在50岁,有的限定在差几年退休。那些享受不到政策“豁免”的老教师怎么办?辛苦一辈子,最后没有岗,怎么看都像“鸟尽弓藏”。

  • 教师流动频繁,归属感丧失。以前很多教师,在一个学校呆一辈子,自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同事当成自己的家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有归属感的老师,会不好好教学?现在三年一换或六年一换,甚至某些地方年年换,对于老师而言,哪个学校都不是家,更像是出差住的宾馆。没有归属感,对于老师这个行业来说,确实很可怕。

作为老师,不害怕县管校聘,害怕的是歪嘴和尚把这部好经念歪了,念成绩效工资的结果。

结语

如果一个地方的县管校聘是以上说的这些情况,老师们反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过三石觉得,既然上层要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应该想好了应对之策。全面推行的政策,未必是试点地区的那种做法。再说了,有绩效工资的前车之鉴,多少不都得吸取点经验教训。

还是拭目以待吧,希望不要让老师们失望。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探讨。我是三石学堂,专注教育领域。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

一位教师


一线教师都反对,脱离实践,对教师仇视和偏见,降低了教师社会待遇


太阳太阳777


县管校聘是让教育均横发展。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伪命题。按最真理的,最公正的来做这事:好学校召更多好老师,优秀老师都往好学校去了,偏僻的乡村只能捡剩下的,甚至可能没有老师,只会拉大差距吧,这还会均衡???哪个脑残想出来的?如果校长任人唯亲,搞点腐败,只能加速中国公办学校的衰败,这在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这样搞,他们的义务教育阶段都是公办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