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從詩中來,到畫裡去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由於地勢和地理位置的不同,開花的時間也會不同。人們習慣把三月看作春天的開始,不過,那是在南方。到了北方,四月才是百花燦爛的季節。

經典散文:從詩中來,到畫裡去

四月,喜歡看一種花,桃花。“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是詩人李白的詩句。說起桃花我總想起“人面桃花”、“桃花流水”、“葬花”等詞。也許是因為桃花的美麗和大眾化吧,使得它總與一些歷史典故結合起來,給人帶來幾多的遐思。

四月,想起一個人,月柔如水。一個花一樣的女子。談文字的時候,我喜歡叫她月柔,她的詩裡充滿著希望,充滿著柔情。聊生活的時候,我稱她為如水,水一樣的細膩,水一樣的溫柔。我從來沒有稱呼過她的全稱,這樣的女子佔一小半就行了,絕不可以完全的擁有,哪怕只是一個名字。

經典散文:從詩中來,到畫裡去

也許正因為她出生在四月吧,她的人總是給我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也許是她生在春天吧,她的詩總給人一種唯美浪漫的嚮往。月柔的詩,總是含著一股纏繞的柔情,讀著她的詩詞,讓人總是沉醉在春風微醺裡。我總選擇在心情煩躁時,讀她的詩文。能給人一種安靜,能令人理智。

常喜歡說一句話,“言由心生,文如其人”.我讀詩全憑感覺,喜歡去品味詩的意境,去揣摩作者的心態。月柔的詩,用詞全是平常的常用字,沒有任何生僻賣弄的成份在裡面,這也反映了她的文學修養的深厚。也許是讀的用心,也許是引發了共鳴,總能從裡面找到一些自以為是的缺憾。不論是作文方面的,還是做人方面的,總是毫不顧忌的提出來。而她無論我說的對與不對,總是虛心的接收。這份胸懷是包括我在內,大部分自詡為文人之流的人不能相比的!

經典散文:從詩中來,到畫裡去

如果把我的歲月當成一個書櫥,四月就是一本書,書裡有關於寫她的詩。如果把她的人生當成一幅畫,現在正是最後上色的階段。相信這幅畫裡會有瑰麗的風景,我希望畫中有一枝桃花是為我畫的。

假如有一天,生命走到了盡頭,掩卷沉思,我的回憶裡會有一個女子,一個從四月走來的女子!一個從詩裡走來,到畫裡去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