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大数据分析

  传播趋势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5月11日到5月14日发稿时,共监测到相关报道2000篇。

“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如上图所示,自5月11日起,话题热度不断升高,于5月12日达到声量最大值,随后话题热度逐渐下降。

  媒体类型

“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媒体类型方面,论坛成为此次新闻报道的主力军,总占比过半,另外微博也占比16.9%。

  正负面分析

“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媒体报道倾向上,负面报道占比最大超过八成,其次是中性报道占比13.7%,正面报道仅占比5.4%。

  媒体观点

钱江晚报:许多人评判是非对错,总是喜欢用“墙”和“鸡蛋”的思维。作家村上春树说:“若要在坚硬的高墙与击石的鸡蛋之间作选择,我会永远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强弱关系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复杂的,不总是“你弱你有理”。比如在“严书记”面前,学校和老师当然是弱势一方,但学校和老师在多数普通家长面前,又何尝不是强势一方?所以,我们判断是非,更重要是遵循正确的道理和相关法律规范,而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新京报: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网上爆出的这些情节为真,这位“严书记”则涉及财产的来源问题,有无利用职权和影响力为其女儿开后门的问题,在婚姻和子女问题上是否隐瞒或欺骗组织的问题等。这种种的似是而非,都需要官方的权威声音来给出合理的解释。

而站在这位“严书记”的立场来说,核查、回应种种疑问,既是对公众和舆论负责,也是对“严书记”负责。毕竟,如果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一场误会,也应还“严书记”一个清白。

  网友观点

@无风不清:越抹越黑,辞职吧!兴许还能平安落地,否则就是牢狱之灾!

@书记夫人因书记而跋扈 当跋扈成为她的习惯的时候,每一件事都会烙上这种烙印,这次是孩子+老师。应该好好查查她在其它工作中的表现......

“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复兴观点

此事在互联网上发酵以来,已经不仅仅是趾高气昂的“官员家属”的问题了,更有网友根据严书记的子女所上的需要学费高昂的学校讨论起他的工作作风问题。

可谓人在屋中坐,锅从天上来。想必严书记本人也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但是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之前的这些不可能却都变成了可能。

  从之前掀起大风波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可以看出公众仿佛对这种“特权主义”十分深恶痛绝,而官员的家属在学校这种场所竟然公然大发“官威”,更是在公众的情绪上又浇了一把油。

  看事情不可以偏概全,就这一事件本身来说,是因为这位严书记的女儿在学校过分“活泼”,时常打同学,所以老师决定老师准备给“严书记”的女儿单独安排座位。该幼儿园老是这样的做法也有问题。

  即使孩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老师也应该循循善诱,年纪这么小肯定是可以通过教育改正过来的,让其他人孤立她,确实不妥。孩子进了学校,自然应当服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管理,但老师应从孩子年龄和性格特点出发,不能采取这种冷暴力的方式对待。这是原则性的教育理念问题。

文/王娜

图/复兴大数据


“严书记”为什么一夜之间“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