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我們在中東

惡意這個詞誕生的地方

說到中東,你腦海中都是什麼畫面?

是美國電影中一言不合就殺人的恐怖分子?還是國際新聞頻道中硝煙戰火不斷的城市、流離失所的難民?

或許,我們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一個褪去妖魔化的標籤後,真實的中東——

《羞辱》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聊這部電影前,必須要先介紹一下黎巴嫩,不誇張的說,如果你不瞭解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歷史背景,一定不會明白為什麼兩個男人的撕逼會驚動黎巴嫩總統乃至整個社會!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國家,也是最特別的一個。

作為中東地區最西化的阿拉伯國家,黎巴嫩是唯一一個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兩大宗教分庭抗禮的國家,東區由基督教勢力掌控,西區主要宗教是伊斯蘭教。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兩個宗教勢力都想掌握國家政權,於是在1975年,黎巴嫩爆發了長達15年的慘烈內戰。

1982年,以色列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人槍擊,以色列趁機進入黎巴嫩,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開火,製造了被稱為“貝魯特大屠殺”的種族清洗事件,上千巴勒斯坦人因此喪命。

隨著中東國家的矛盾升級,大量巴勒斯坦人湧入黎巴嫩,這令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產生了對立衝突。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本片的衝突,就是在這樣一個複雜的背景下產生的。

01

道歉不是軟弱的象徵

而是文明的體現

亞西爾是一個逃竄到黎巴嫩定居的巴勒斯坦難民。

他畢業於美國的大學,是一名工作能力強、盡職盡責的水木工程師,負責在首都貝魯特中修整一些違規居民樓,很受上司器重。

和平常一樣,亞西爾在巡查違規居民樓時,被從天而降的雨水淋中。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原來,三樓的一戶屋主違規在陽臺上搭建了排水管,排水管沒有接到大樓的主排水管道中,水直接灑到了道路上,亞西爾不幸中招。

屋主託尼是當地的地頭蛇,亞西爾上門修理排水管,卻被託尼粗魯拒絕,並告訴他:路很寬,你可以走另一邊。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無奈之下,亞西爾不經託尼同意,擅自幫他修理排水管,託尼發現後直接用錘子把水管砸得稀巴爛。

亞西爾對蠻橫的託尼忍無可忍,罵了他一句:“你這混蛋!”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這句話也成為事件的導火索,認為被巴勒斯坦人羞辱的託尼要求亞西爾親口道歉,工頭為了息事寧人,只能以工作威脅亞西爾去向託尼道歉。

作為低人一等的難民,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家庭,亞西爾最終妥協,登門向託尼道歉。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然而,還沒等亞西爾開口,託尼就先“以牙還牙”,對亞西爾一頓語言上的羞辱,無法忍受的亞西爾轉頭就走。

憤怒的託尼一句話點燃了亞西爾的怒火:你們巴勒斯坦人活該揹負壞名聲,如果沙龍從開始就滅絕你們該多好!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聽到這句話的亞西爾,回頭重重地往託尼腹部給了他一拳,打斷了他兩根肋骨。

亞西爾為什麼會突然發怒?

因為此前提到的貝魯特大屠殺,指揮者正是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沙龍,後來的以色列總統。

受傷的託尼在工作時疼痛昏迷,他懷孕的妻子驚嚇過度而導致早產,初生的嬰兒因此生死未卜。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面對這一場因為亞西爾的“羞辱”產生的連鎖事件,託尼決定以故意傷害罪把亞西爾告上法庭。

隨著兩人的衝突從雞毛蒜皮的小口角逐步升級到受到全國關注的政治事件,不僅僅是亞西爾、託尼兩個人曾經的傷痕被揭露,黎巴嫩的宗教之爭、種族之爭也都被捲入其中。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遭到羞辱的時候想予以還擊,是人類的天性,將責任完全推卸到一方身上的辯詞對糾錯無益、反而是錯上加錯。人人都可能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卻總是傾向於將自己想象成受害者。 ”

因為語言上的羞辱,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衝突被越撕越大,最終上升到宗教矛盾和戰爭創傷的高度。

僅僅用了三場法庭戲,就對黎巴嫩現今的司法、種族、信仰等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本片在去年獲得不少好評,不僅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威尼斯電影節上,也入圍了主競賽單元,飾演亞西爾的卡梅爾·巴沙最終斬獲影帝。

這樣一部和國內文化、宗教沒有絲毫共鳴點的電影,也讓不少人被觸動,目前豆瓣維持在8.2的高分。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類似的中東電影,前有伊朗電影《一次別離》,後有以色列電影《訴訟》。

02

大放異彩的中東電影

從1967年以色列改寫中東局勢的六日戰爭,到黎巴嫩15年的漫長內戰,再到今年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開戰,中東地區總是以戰爭與宗教出現在國際新聞頻道,“動盪”幾乎成為了中東的代名詞。

然而,正是這種複雜的社會環境,給予了中東電影一個在國際舞臺上大放光彩的機會。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由於地緣的特殊性,以色列、伊朗、埃及、黎巴嫩等中東國家的電影人,往往都比較關注政治、戰爭、宗教、女權等話題。

2008年,第一部以動畫形式拍攝的紀錄片《與巴什爾跳華爾茲》上映。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親身經歷了以色列軍隊對黎巴嫩貝魯特薩巴拉與沙提拉巴勒斯坦難民營大屠殺的以色列導演阿里•福爾曼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自我批判。

電影最後,動畫場景突然切換成真實鏡頭,一具具躺在殘垣斷壁中的屍體時至今日也讓人觸目驚心。

2012年,沙特阿拉伯歷史上第一位女導演海法·曼蘇爾拍攝了《瓦嘉達》。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在女性不能公開露臉、不能開車、不能去電影院的國家,導演海法·曼蘇爾只能在汽車後車廂,用望遠鏡和擴音器指揮拍攝。

經過五年的審核、刪改,這部電影才最終得到了沙特官方許可,在國境內完成拍攝。

2014年,以色列女演員羅內特·艾爾卡貝茲自編自導自演了《訴訟》。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本片通過一場持續了五年的離婚訴訟,展現了猶太教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和女性的絕望,折射出以色列社會的男權至上,一系列的法庭辯論也直面以色列在宗教、法律、婚姻制度上的荒謬。

2015年,被伊朗政府判處6年有期徒刑的賈法·帕納西,剛出獄就用行車記錄儀和手持DV偷偷拍攝了《出租車》,並送往柏林拿下了金熊獎。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賈法被禁止出境,金熊獎由他的侄女代領

整部電影的主場景始終在一輛黃色的出租車中,賈法•帕納西飾演出租車司機。

出現的十一個乘客,包括小偷和教師、出車禍的夫妻、放生金魚的婦人、愛電影的大學生,分別指向了伊朗平民階層所要面對的法律、宗教、女權、審查制度等問題,充滿對伊朗社會的諷刺。

另一邊,則是阿斯哈·法哈蒂故事中的伊朗。

《關於伊麗》《一次別離》《推銷員》,法哈蒂將鏡頭對準有房有車有地位的中產階級,突出的是,被西方文化撕裂的伊朗社會。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無論是《一次別離》中堅持要移民的妻子,還是《推銷員》自尊受辱的丈夫,都展現了伊朗中產階級面臨的困境:

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伊朗人,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困於保守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觀,性別歧視、階級差距依然無法解決,中產階級在道德困境中掙扎。

眾所周知,伊朗有著世界上最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被禁拍電影20年的賈法·帕納西曾說過:

“在伊朗拍電影,我們的精力和時間有80%花在和官方談判,20%用在拍電影。”

但即使是戴著拷鏈,也沒有阻止賈法•帕納西、海法·曼蘇爾等人繼續創作,繼續履行一個電影人的社會責任感。

中東,惡意誕生的地方

本片導演齊德·多爾裡

從個體到社會和國家,從道德到宗教和信仰,這是中東電影最突出的特點,也是中東電影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在動盪的中東地區,電影或許還不具有改變國家、改變社會、改變宗教的力量,但這些電影人不斷地呈現真相,總有一天,這些影像自己會說話。

- FI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