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僅有9萬軍隊了, 諸葛亮為何還主動進攻曹魏呢?

一隻漂亮的花狸

三國時期,魏蜀吳間的征伐是相互的,並非僅有蜀國一方在主動進攻魏國。不少人因受《三國演義》和影視劇的影響,總覺得儘管蜀國比較弱,但還是在不斷地討伐曹魏。而事實上,作為鼎足而立的魏蜀吳三方,是充滿了矛盾和衝突的。

那麼,在蜀漢主力部隊數量明顯遜於曹魏的情況下,為何還要堅持頻繁地主動進攻曹魏呢?我個人覺得,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這是以進為退、以攻為守的鬥爭策略

在魏蜀吳三方中,雖然蜀漢政權的綜合實力最弱,但卻具有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那就是易守難攻的地形。特別是在佔據了漢中以後,使得蜀國具有了征伐曹魏的根據地,用“進可攻,退可守”六字來形容,最為合適不過。

由於自身比較弱,因而對曹魏和東吳的警惕是始終存在的。特別是面對北方虎視眈眈的曹魏政權,蜀漢一直不敢掉以輕心。所以,自知難以同對方一決高下,便不斷出兵騷擾。無論是諸葛亮的六出祁山,還是後來姜維的九伐中原,都是在貫徹這一理念。

此處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按照史書記載,諸葛亮曾有兩次出兵祁山的軍事行動,而姜維則先後十一次北伐曹魏。但大家所熟知的,還是六出祁山和九伐中原的故事,故作答時仍以此作為敘述。

但不管具體出兵狀況如何,蜀漢的戰略意圖

說白了就是,你安穩了,我就騷擾你,打得過你,我就多跟你拼一會兒,打不過你,我就帶兵撤回,反正你一時半刻也攻不進來。頗有一種大規模游擊戰的特色。

其次,討伐曹魏是蜀漢政權建立和存在的道德高峰

雖然東漢末年的各路諸侯,人人都懷有私心,沒幾個人不想做皇帝。但是,礙於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和道德輿論,大家都很剋制。曹操死後,曹丕甩掉了道德包袱,很快逼迫漢獻帝禪讓。

如此一來,劉備算是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和藉口。一向以大漢皇叔身份自居益州牧,轉而披麻戴孝為活著的廢帝劉協哭喪,隨後建立了蜀漢政權,陡然間成了天子。而蜀漢政權建立和存在的一個重要藉口,便是討伐曹賊,匡扶漢室。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攻打曹魏,劉皇叔和阿斗豈不就等於向世人宣佈自己是趁火打劫的騙子了?所以說,不管真假,主動進攻曹魏能夠使蜀漢繼續處於道德高峰之上。

最後,主動進攻也並非一直持續,而是攻守相濟

在不少人眼中,蜀漢曾一直主動攻打曹魏。但事實上,歷史並非如此。在蜀漢政權中,主站派以前期的諸葛亮和後期的姜維為代表。在蜀漢建立之初,很快便在討伐東吳的軍事行動中大敗,此後經過數年恢復,諸葛亮才開始出兵祁山,討伐曹魏。

而諸葛亮於公元234年病死之後,蜀漢曾一度陷入純粹的防守狀態,停止了出兵征討曹魏的行為。直至姜維掌權後,蜀漢有開始頻繁地討伐曹魏。但事實上,儘管姜維多次出兵,但戰爭的規模和效果均無法同前期相比。

所以說,勢力弱小的蜀漢一方,堅持主動進攻曹魏,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受戰略方針的影響,只是儘管歷經數十年,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碣石樵子

蜀漢是帶甲9萬,不是隻有9萬軍隊,這是有區別的。

古代的軍隊人員是分為戰兵、輔兵和民夫三種的,戰兵披甲,輔兵不披甲,民夫則是戰時臨時徵召的。戰兵就是負責打仗;輔兵則是提供後勤支持,比如養馬、背鎧甲、做飯,當然,輔兵也是上陣作戰,但由於不披甲,一般是放在陣後壯聲勢,可以用來追擊和打掃戰場,同時輔兵也是戰兵的預備隊,戰兵損失了可以直接從輔兵裡補充兵力;民夫就是老百姓,只是負責運送糧草和提供其他後勤服務,不上戰場。

一般來說,如果是進攻作戰,在沒有河流可以減輕運輸壓力的情況下,戰兵、輔兵和民夫的比例通常是1:1:4,1個戰兵只要有1個輔兵外加4名民夫提供後勤支持。如果防守,可能就不用民夫了。所以進攻的花費遠比防守要大。

所以,史書記載蜀漢後期是有帶甲9萬,那意味著蜀漢是擁有9萬戰兵,加上同樣比例的輔兵,蜀漢的常備軍至少有18萬人。如果進攻,意味著還要動員36萬人的民夫。而史書記載蜀漢滅亡時戶籍上擁有28萬戶,94萬人口,按照古代大戰每戶抽1丁至2丁的比例,28萬戶提供36萬民夫是綽綽有餘的,但短期內肯定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害,所以諸葛亮每次出兵的時間都不敢太長,因為作戰時間太長不光是糧食不夠,還會影響農時。

同一時期的曹魏的人口和軍隊數量大約是蜀漢的四五倍,但曹魏本身領土大,邊境長,國防壓力遠比蜀漢要大的多,東邊的吳國,東北的公孫氏,北方的匈奴,西邊的羌族都是很大威脅。而蜀漢其他方向的國防壓力基本沒有,東邊孫吳是同盟,南方的蠻夷已經被打了一頓就算反叛也不會構成太大威脅,西邊吐蕃人(如果那時候有吐蕃人的話)還沒發展到四川,所以蜀漢可以把所有軍事力量都動員用來打魏國,而魏國能動員和蜀國作戰的就只有關中的駐軍和洛陽趕來支援的中央軍,實際軍力不會比蜀軍多太多,而且蜀軍可以集中在漢中,而魏軍得兼顧從隴西到關中的各個方向,蜀軍只要防守一個地方,魏軍得防守五個,這也是諸葛亮敢天天和魏國打對攻的底氣。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諸葛亮,二十七歲出仕後,博望坡一把火,燒出了名。後來,諸葛亮在白帝城受劉備託孤,開始掌控蜀漢政權,一生為了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去世後,蜀漢形勢並不好,先是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失去荊襄之地。本來荊襄之地,北可以進中原,威脅曹魏政權,東可以順流而下,給東吳施加巨大壓力。不過可惜,關羽去打曹魏,被東吳抄了後路,兵敗身亡,這個事件,還引發連鎖反應,出兵前張飛因此而亡,之後劉備也兵敗夷陵。本來一片大好形勢的蜀漢,被一波又一波的變故,變成一個羸弱之國。



雖然劉備奪得益州之地,但蜀漢土族和荊襄外來之人,心有裂痕,南中郡也蠢蠢欲動。蜀國有很多問題,比如國力羸弱、人心不穩、土地有限、兵源不足等。那麼,為什麼諸葛亮還要伐魏呢?



第一、匡扶漢室。諸葛亮羽扇綸巾,雖然在他身上有兵家等雜家的影子,不過諸葛亮基本上是一個大儒,而儒家講究忠君,所以諸葛亮在蜀漢,以匡扶大朝為己任。蜀漢國力羸弱,伐魏成功幾率很小。不過,諸葛亮是不得已,明知不可為,也只能為之,實屬無奈之舉。

第二、坐等魏國來伐,還不如主動出擊。曹魏伐蜀,遲早的事,這一點諸葛亮知道,所以才和東吳聯盟,彼此相互支援。曹魏在曹丕、曹叡兩代,因為自身有問題,都不敢輕易舉兵伐蜀或者伐吳。諸葛亮明白閉關自守,自己匡扶大漢的抱負一定不會實現,主動出擊,雖希望渺茫,不過還有一絲希望。



第三、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這一點,在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說得很清楚,這想必是諸葛亮的真心。劉備對於諸葛亮,雖然有猜忌,不過,總體上都是委以重任的,所以諸葛亮知恩圖報,想通過北伐來報答劉備。

第四、雖然蜀漢丟失了荊州,劉備敗夷陵,蜀國實力大減,不過,魏國經歷赤壁之敗後,國力也尚未完全恢復。蜀漢實力雖不怎麼樣,不過魏國,也有很多問題,很多矛盾,諸葛亮想必也考慮到此點,所以才敢用不到十萬的兵,去伐當時相對很強的魏國。


司馬PC

經過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打敗之後,蜀漢元氣大傷,經過諸葛亮十年的勵精圖治,才逐漸恢復。諸葛亮攻伐曹魏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政治合法性,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皇位之後;蜀漢就成了漢朝唯一的合法正統,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孫權始終沒有稱帝!其原因就是,當時天下的人心還都在漢朝。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會逐漸適應新朝廷,所以諸葛連進攻曹魏,其實也是為了宣示天下,漢朝未滅,防止人心忘卻了漢朝。

第二,消耗魏國經濟,避免兩國國力差距過大;諸葛亮六處祁山,雖然沒有攻下長安,但是卻消耗了魏國的經濟。由於蜀漢的人口、經濟、文化都跟不上魏國,而起不如魏國發展迅速,

諸葛亮進攻曹魏的時候,幹了一件事:屯田!而且是在曹魏的地盤上進行屯田,就是當兵的平時種地,該打仗的時候打仗,兩不耽擱,這樣一來,蜀漢不用提供軍糧,節省了一大筆開支;而曹魏卻要苦苦的千里運送糧草,調集全國力量防範諸葛亮,這樣此消彼長,蜀漢只需要少量的軍糧,就能大量消耗魏國的糧草。當然,這是相當的危險,這也是為何諸葛亮死前,告誡姜維費禕不可輕易伐魏。伐魏不僅僅是克復中原,就算不能克服,也要消耗曹魏的國力。

第三,自保,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蜀國的屏障就是天險,但是蜀國的人口、人才、經濟都比不上魏國,除了諸葛亮這一點。諸葛亮能看出三分天下,他自然能看出,如果不伐魏,蜀國偏安一隅時間久了就會毫無戰鬥力,樂不思蜀,最終被曹魏滅掉。所以諸葛亮提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諸葛亮攻打曹魏,是在保證本國國力不下降的基礎上,大力損耗魏國的國力,否則,諸葛亮死後蜀國也不可能支撐那麼久。諸葛亮對蜀漢的國力消耗相對很小,諸葛亮死前指定費禕當政——就是因為費禕不主張伐魏,雖然打不過魏國,但是自保沒問題。費禕被刺殺後,姜維伐魏,結果兩次兵敗幾乎讓蜀漢國力損耗殆盡。


嘟嘟讀讀

說真的,蜀漢的實力和大魏國的實力比起來,真是差的太多。但是蜀漢實力這麼弱,為什麼諸葛亮還屢屢進攻魏國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緩解內部矛盾。我們知道在劉備建立蜀漢之後,國內總共有三股政治力量。分別是最早跟隨劉備的一批人,還有荊州集團,還有益州集團。這三股政治力量,在劉備死後,應該說是矛盾重重。而緩解內部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對外發動戰爭,這樣便可以轉移國內的注意力,使大家一致對外。



第二,小國要圖強。在魏蜀吳三國當中,蜀國實力最小。弱小的國家要生存,只有奮發圖強,你不能坐著等著別人來打你吧。這一點在後出師表中就提到。“然不伐賊,王業亦亡,唯坐待亡,孰與伐之。”簡單的來說就是要以攻為守,只有這樣,蜀國才能夠有更多的機遇。


第三,諸葛亮必須堅持自己的理想。諸葛亮的理想就是北定中原,光復漢室,還於舊都。雖說這個理想很難實現,但是必須要堅持下去。當然,這也不僅僅是諸葛亮的理想,也是劉備的遺願,是整個蜀漢的政治目標。

以上幾點應該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還能是因為什麼呢?


劍風先生

首先肯定是得有實力之後才能做派軍去攻打魏國。蜀國雖然只有9萬的軍隊,但是西蜀,尤其是它的前身益州在劉璋父子的帶領之下是做到了整個大漢九州里面最富足的一個州,所以即便是蜀國的人口是三個國家裡面最少的。但是蜀國的甲士是最多的,數量甚至超過了魏國和吳國兩個國家之總和。有了這份實力,蜀國才有自己的底氣去打魏國。

還有一點就是蜀國特殊的地理位置,蜀國佔據著整個天下最高的地方,他隨時可以藉助地理上的優勢,直接畫高處的勢能轉化為動能衝到關中之地,因此,蜀國人打魏國人基本上就是我打你等於,我打兒子,你打我等於,你打爸爸。直到後期鍾會把漢中給拿下了,仍然不願意大費干戈的去拿益州。

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這是新三國裡面聽的最多的一句話,但也是最有道理的一句話,天下人為什麼認同你,劉姓子孫是天下的皇帝就是因為你在皇帝位上一天,他就認同你是一天,如果你不出現就如同現在過期的一些明星一樣,你如果長時間不出現,粉絲會記得你嗎?曹丕把漢獻帝給廢了,那麼現在天下誰是皇帝,是姓曹的,至於說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的蜀國,也只能夠天天派軍去攻打魏國,來刷刷存在感。

再有一條就是蜀國本土的經濟,他們幾乎面臨著當時孫權派軍攻打合肥,就死活功不下來的那種困境,軍隊拿不到土地那搶不到物資整個國內的那種經濟就沒辦法圍繞戰爭轉動,那麼蜀國的經濟必然崩潰,作為蜀國當政的諸葛亮和劉禪而言,他們如果找不到,那是藉口去攻打其他人的話,自己將會丟失權力,畢竟民眾要吃飯,如果沒有利益的話,他不會跟著你去瞎胡鬧。

再其次就是諸葛亮手裡還有一張底牌,那是曾經的底牌,馬超。以及對於自己才學上自負。


漩渦鳴人yy

蜀漢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在政治上把自己標榜成大漢正統,把曹魏定位為叛逆。如果蜀漢對曹魏坐視不理,那就是自打嘴巴。因此,諸葛亮只能不斷的北伐,不斷的對曹魏進行討伐,以此彰顯自己才是正統,這樣才能確保自己在政治上不用處於劣勢,不至於淪為真正意義上的割據政權。



而且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和劉備的志向。諸葛亮是一代名臣,自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志向。所以,在公在私,諸葛亮都會堅定不移的伐魏。

最後還有一點,或許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歷史上,蜀地出現過的幾個政權裡頭,蜀漢的國祚是僅次於成漢的,但蜀漢面對的外部環境明顯要比成漢惡劣些(畢竟蜀漢面對的是統一北方的曹魏)。這麼看來,蜀漢算是相當的成功了。在看看前後蜀,富倒是挺富,但基本不敢惹事,最後反而被中原王朝輕鬆幹掉。


這些歷史要讀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逐漸成為蜀漢的實際領導人。現在我們回顧三國的歷史,會有一個疑惑,那就是後期蜀漢力量遠低於曹魏卻多次主動北伐,這究竟是為何?難道是諸葛亮年紀大了,看不到其中的困難嗎?

非也,諸葛亮多次北伐其實是無奈之舉,寄希望於萬一中。

為報先帝劉備知遇之恩

當年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稱其有可安天下之才。之後,劉備前往拜訪諸葛亮,並三顧茅廬於他。這誠意打動了諸葛亮,他為劉備分析天下大勢,並提出了三分天下,兼有荊州以待天下有變,舉匡扶漢室之旗出兵北上,即隆中對。劉備在諸葛亮出山後,也是對其十分信任的,後來還白帝城託孤。正像出師表寫的那樣“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實現自己一生的報復:興復漢室

早在諸葛亮隆中耕種之時,就常常自比管仲、樂毅等人,曾多次表達出想要興復漢室的抱負。他之所以選擇輔佐劉備,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以漢室宗親自居。《出師表》有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暫時緩解蜀漢內部集團的矛盾

蜀漢自建立以後就存在著荊州派和益州派的矛盾。劉備當年就為了平衡兩派的矛盾,娶了代表益州派的吳氏。劉備等人逝世後,荊州派的勢力逐漸下降,兩派矛盾凸顯。對魏國用兵是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可以尋求新的平衡點,比如後來的姜維。

避免坐以待斃的無奈之舉

蜀漢建立後,形式就不容樂觀,尤其是荊州被關羽丟失後,使得蜀漢喪失了出兵北伐的最好路線。雖然益州有山川天險,但坐以待斃總不是辦法,還不如主動出擊,變被動為主動,萬一成功了呢?


小凌說史

經過劉備時期與東吳的夷陵之戰後,蜀國元氣大傷,縱使當時的益州是天下十三大州里面最為富庶和麵積最大的州,但再富庶面積,也就一州之地,而吳國有荊揚交三州,而魏國佔有九州和荊揚的一部分,因此在人口上蜀國已經處於極大的弱勢。而人口就是兵力的來源,所以說蜀國的兵力是三國之中最少的。



但蜀漢一直以正統自居,把自己看成是大漢的延續,而當時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當了皇帝,對於蜀漢來說這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諸葛亮明明知道蜀國實力在三國中最為弱小,仍然不得不發兵攻打魏國。你要問啥?你自命為正統,不討伐所謂的亂臣賊子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吧,一旦放任曹魏不管,不就是等於承認曹魏的地位嗎?這對於蜀漢來說是絕對不能承認的,一旦承認,蜀漢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所以說諸葛亮明知事情不可為而為之,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小鎮月明

蜀漢政權有其固有的根深蒂固的矛盾,其統治階層分為三個黨閥,佔到首位的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士族集團,佔次位的是以北方流亡士族繼承人為主力的北方流亡士族集團,最末位的是以李嚴為代表的益州士族集團(李嚴本為北方人,在荊州參加工作,但最後在益州投降劉備,他最穩妥的身份是在益州集團),劉備遺留的政治遺產和策略決定了諸葛亮只能以壓制益州集團的手法來維持國內的穩定,他很清楚,在他故身後,荊州和北士集團再無拿得出手的人物來壓制益州集團,而益州集團因為失去統治主導而逐漸離心離德,蜀最終投降於晉就是因為益州集團勸說劉禪成功。在地利不佔優勢的前提下,國力三國裡最弱,矛盾三國裡最多,人才三國裡最少。所謂善攻者善變於九天之下,諸葛亮的決策就是以攻代守,盡力謀求蜀國的最大利益,能搶地盤搶地盤,搶不了地盤搶百姓,最次也得搶著收割對方糧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以小勝維持蜀國的勢力均衡,才能不斷壓制根本矛盾,才有可能找到興復漢室的機會,若一味固守,蜀國也許亡得更快。攻亦亡,守亦亡,不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才是諸葛亮真正偉大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