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6個傷胃原因助你自查!怎麼呵護胃?醫生給出了答案!

期望通過食物“養胃”的人,可能是胃受過傷。胃不舒服的時候,不妨對照自查是什麼原因傷了胃。

胃不好,6個傷胃原因助你自查!怎麼呵護胃?醫生給出了答案!

1、餓出胃潰瘍,撐出胃下垂

飢一頓飽一頓是不少上班族的飲食常態,“餓扁了”和“吃撐了”這兩種狀態,讓胃像彈簧一樣被不斷“擠壓”。

餓得太久,胃酸增多,會損害胃黏膜,導致胃糜爛甚至胃潰瘍;吃得過飽,會加重胃負擔,導致胃下垂,出現消化不良。

2、大魚大肉,累壞腸胃

大魚大肉、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會給我們的胃造成巨大的消化負擔。相比水果蔬菜而言,高脂食物更難消化,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

3、熬夜,影響胃的自我修復

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這個過程一般是在夜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熬夜,胃腸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復能力就會受影響。

4、壓力大,減弱胃黏膜屏障

胃腸道是最能“感受”情緒的器官,長期處於緊張和壓抑的情緒中,會引起神經調節紊亂,削弱胃黏膜保護屏障功能,造成胃功能受損,導致慢性胃病。

胃不好,6個傷胃原因助你自查!怎麼呵護胃?醫生給出了答案!

5、菸酒,引發潰瘍或出血

菸草中的化學物質,會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增加,導致胃炎或胃潰瘍的發生。

酒精中的乙醇會對胃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發生胃炎、胃出血。

6、藥物,引起胃黏膜病變

許多藥物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潰瘍。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擅自長期大量服用,會對胃腸造成刺激、損傷,逐漸引起急性胃黏膜病變。

另外,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慢性胃病的重要誘因之一,可通過共用餐具、接吻等方式傳染,分餐可以降低其感染幾率。

幾個好習慣,呵護你的胃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想要養好自己的胃,維持這幾個好習慣是關鍵。

養胃消炎,一級火麻油是一寶

胃不好的人,最怕感染幽門螺桿菌,因此建議,日常養胃抑菌消炎,吃一級火麻油就不錯。這是因為一級火麻油可在潰瘍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修復潰瘍面;此外,一級火麻油中還含有亞麻酸和亞油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這兩種物質進入腸胃後,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繁殖,能使幽門螺桿菌活性減弱、胞膜受損,從而失去繁衍的能力。

胃不好,6個傷胃原因助你自查!怎麼呵護胃?醫生給出了答案!

怎麼吃?很簡單,一級火麻油+蜂蜜,各一勺,溫水衝勻就能喝,建議飯前1小時飲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尤其適合消化性潰瘍人群。

三餐定時定量

一日三餐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食,不管你餓還是不餓,時間到了就該用餐,並且,食物量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要吃的太少。通過定時定量的用餐,來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細嚼慢嚥七分飽

怎樣才算細嚼慢嚥?答案是,每吃一口飯就放下筷子,集中注意力咀嚼,每一口都細細地咀嚼。七分飽沒有標準,而是一種感覺:胃裡還沒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

按時、定量吃好每一頓飯,想養胃的人,從今天起就照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