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包裹趨向日均10億件,馬雲說,“新物流”建設大提速

中國物流業將直面日均10億件快遞包裹的挑戰。這是在今日杭州舉行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的驚人放言。但相比之下,當日與會的全球郵政業政要、中外物流商,更關心中國的“新物流”模式定型,以及它將帶給全球物流業的深度傳導力。“24小時全國收貨、72小時全球收貨”,中國物流商的競爭方向已戳中全球同業既得利益。

中国快递包裹趋向日均10亿件,马云说,“新物流”建设大提速

圖為馬雲在發表個人演講。

面臨日均10億件包裹挑戰,中國物流業升級迭代需要全新解決方案

“中國物流業是幸運的,因為全行業剛剛適應了日均1億件包裹承載量。但又是不幸的,因為日均10億件包裹量的大勢已至。”這是在當日峰會上,“非受邀嘉賓”馬雲主動登臺發言留下的一番話。

他說,數年前,曾預言中國快遞包裹量達到日均1億件,難被信任。而今天,他再次放話,“未來已至,日均10億件,請中國物流業做好準備。”

日均產生10億件包裹,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據瞭解,當前國內日均快遞包裹產生量約在1.3億件,與10億件相去甚遠。但換一角度看,2013年,全國快遞包裹全年總量才92億件,2017年已達500億件。並且,隨之互聯網在各類零售領域、B2B貿易領域持續深度滲透,包裹量仍保持幾何倍數增長。

具體到日均10億件包裹,不止是馬雲,當日與會的所有物流企業主多認為,“那可能是災難”。是否導致物流車輛總數極速攀升,會不會出現更多交通事故?這會浪費多少包裝箱與膠帶,如何面對動輒爆倉的小區提貨點?……

不過,馬雲另認為,相比全球,當前中國物流業接受數字化全面改造,接軌“新物流”的基礎設施是最強的。這包括大數據、雲計算、智能裝備、跨境支付等等。通過國內外兩條骨幹物流網絡建設,以及數字技術與新科技硬件的賦能,能夠讓物流業將既有基礎設施使用效率達到最優。

如馬雲介紹,阿里巴巴已計劃對兩條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投資千億元。期待未來,在國內要做到任一地方24小時必達,把中國製造業的物流成本佔GDP比重從15%降至5%以下。另一個是在全球,要沿著一帶一路,打造全球72小時必達。

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宣佈了一項未來將在全球多地建立世界級物流樞紐的計劃,首批納入考慮的地點是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等五大城市,將為東南亞、西歐、俄羅斯等地帶來物流大提速。

中國掌控“新物流”定義權,快遞不止要打敗冰箱、還要打敗集裝箱

“傳統物流業迭代‘新物流’,將驅動中國製造業物流成本佔GDP比重由15%降至5%以下”。馬雲放言的這一目標,令當日與會的2000多位物流商、貿易商、製造商代表與之共鳴。

究竟什麼是新物流?

事實上,自兩年前馬雲拋出“五新”概念至今,“新物流”變革方向的清晰度,遠不及新零售與新制造。

菜鳥網絡總裁萬霖的看法是,傳統物流業是典型的線性鏈條,由一家物流商承擔貨物A點到B點,各物流公司間是純粹競爭關係或業務購買關係。而“新物流”,則是網狀的生態系統,它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基礎,賦予國內物流業每一環、任一節點“萬物互聯”的能量,從而,實現全行業所有生產要素、方式、管理機制重構。

如萬霖舉例,“就如智能物流骨幹網、貨車、飛機、無人機、無人倉,乃至地面上的每位快遞員,都將變成數據形態、網絡化鏈接,將既往的業務串聯提升為並聯,使之實現更高效的協作,催化中國物流全行業大迭代。”

這樣做得目的是什麼?

答案簡單清晰,幫助中國製造商趨向實現“零庫存”,以此完成“工廠——商店——消費者”無縫連接,並不斷優化“最近距離”。試想一下,就像在線外賣消費,滿足了消費者實時解決絕對多數需求。那麼,大冰箱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不過,馬雲卻有更深見解。他稱,“新物流”不止要打敗冰箱,還要打敗集裝箱。過往數十年,全球絕大多數集裝箱的流轉,被歐美日韓等國家的物流商控盤,成為一代世界級物流霸主。但今天,快遞包裹這一載體趨向佔據上風,中國物流公司應當仁不讓,用快遞包裹幫助中國製造、實體經濟完成全球市場競爭地位優化。

中国快递包裹趋向日均10亿件,马云说,“新物流”建设大提速

中國物流巨頭組團現身,預言“包裹未必再是今日形態”

當日峰會,與會的中外物流商、裝備製造商可謂亮出的看家本領,除無人物流車、無人機、智慧物流倉外,還有應用於物流業生產的各種機器人。如,搬移超高整列貨架的無人叉車,長相酷似家用掃地機的托盤機器人。

更神奇地是,快遞櫃如今已無需輸密碼取件,可以直接刷臉了。而且,社區用高容量智能物流塔,以及家用智能小型溫控郵箱,即將大面積撲向市場。

值得一提地是,峰會中舉辦的“物流的下一個賽道”圓桌論壇,國內一線快遞公司大佬幾乎到齊了。如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圓通速遞董事局主席喻渭蛟、百世集團董事長周韶寧、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上海韻達董事長兼總裁聶騰雲,菜鳥副總裁史苗。

諸位快遞大佬現場坦言,當國內快遞包裹日均突破1億件,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日俱增。如喻渭蛟與周韶寧明確表示,每天客戶投訴量、投訴內容,都是他們最關心的內容。另有四位大佬稱,會不定時在一線做配送,以瞭解消費市場對物流服務快速提升的需求。

“當中國‘新物流’實現了國內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幫助中國製造業的物流綜合成本下降至5%,那麼,這對中國經濟的成長將創造歷史性的貢獻。”賴梅松認為,這已不是某一個公司的發展目標,而是考驗中國公司集體創造力與智慧的國家使命。

此外,論壇上各位大佬也對“綠色物流”提出了諸多看法與前瞻性實踐。如,使用可回收物流箱、植物材質的包裝物或填充物,以及減少包裝膜與膠帶使用量等等。

不過,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卻做了個大膽預言,“包裹”這個詞會被重新定義。大膽暢想一下,一旦“新物流”方略得以實現,是否還需要使用包裝箱與膠帶?

“可以預見,一旦全物流行業的生產要素、既有體系被數字化全面重構,包裝材料也會被大幅度的節省,完全可以去掉不必要的重複包裝。因為流轉環節帶來的重複包裝,都可以減少。”張勇稱,要用數字化重構的方案,讓行業產生新的化學反應,從根本上解決整個物流業的綠色發展問題,非常堅定看到這一未來變化會到來。

中国快递包裹趋向日均10亿件,马云说,“新物流”建设大提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