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和《甜蜜蜜》相差10.8萬里,周冬雨不作不死的愛情

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可謂一鳴驚人!五天票房近10億的成績,讓她成為華語影史票房最高女導演;上映首日大規模退票事件,震動整個中國電影行業,成為五一小長假最熱門話題之一。拋開這些電影之外的光環和爭議,純粹回到作品本身,個人認為該片僅是一部在及格線上下掙扎的商業類型片。

《後來的我們》和《甜蜜蜜》相差10.8萬里,周冬雨不作不死的愛情

看完影片,最大的感受是周冬雨扮演的女主角方小曉太作!前半部分是唯房子是圖的現實物質女。為了能在北京有一套房子和一個安穩的家,明知身邊帥氣的窮大學生林見清(井柏然飾演)對自己有好感,卻只把他當備胎,專找法學博士和國企中年男這樣有經濟基礎的男人,被甩被騙後又來找林見清療傷。要不是周冬雨不招人反感的清純氣質和機靈鬼怪的表演,如此人設的女主角早被影迷用唾沫淹死。

影片後半部分,方小曉似乎又變成純愛文藝女青年,卻在男主角林見清最窮困潦倒的時候離他而去。如果說她的離去是因為對當時林見清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後的自暴自棄深感失望有關,那麼後來林見清事業有成給她買了房,要給她一個家時,為何依然不能讓她回心轉意?卻在明知對方已結婚生子後,內心裡對他藕斷絲連。這樣矯情的女人,現實生活中一定要敬而遠之。

《後來的我們》和《甜蜜蜜》相差10.8萬里,周冬雨不作不死的愛情

《後面的我們》的另一個問題是故事太弱,缺乏戲劇衝突和高潮,細節經不起推敲。對林見清和方小曉北漂生活的描寫,浮於表面和概念元素的堆砌,是臺灣文藝女青年想象中的北漂愛情故事。作為一名曾經的北漂,我要說真實的北漂生活不是這樣的。

首先,林見清作為學遊戲的大學理工宅男,都2008年了,還去街邊擺攤賣黃色盜版光盤,這符合實際情況和人物設定嗎?他後來從事遊戲客服和快遞工作,即使是在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的今天,北京也不算多見吧?何況在十年前。關鍵是,這個屈就遊戲客服的大學生,還受不了客戶的氣,衝動之下做出辱罵客戶的蠢事,結果被客戶暴打一頓。真正窮困潦倒的北漂一族,是絕不會逞一時之快的。

《後來的我們》和《甜蜜蜜》相差10.8萬里,周冬雨不作不死的愛情

其次,影片對方小曉的性格和工作描寫,前後自相矛盾。她在電腦市場裡,可謂八面玲瓏,憑著年輕美貌和會來事,成功擺平市場管理人員和顧客,還和來買軟件的中年國企男人談上了戀愛,按理說生意應該相當不錯,為啥依然窮得叮噹響?從她的學歷和經歷來看,不過是普通北漂打工妹之一,喝酒罵娘是家常便飯。後來如何轉變成文藝女青年,說著“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這樣文縐縐的金句?

《後來的我們》和《甜蜜蜜》相差10.8萬里,周冬雨不作不死的愛情

結尾,田壯壯扮演的林見清父親,留給方小曉那封信據說感動了不少年輕觀眾,但是,如果是導演田壯壯寫一封這樣的信,我相信。東北一個村鎮小飯館的老闆,能寫得出來這樣有文藝氣息的信嗎?說到底,影片中的人物,不過是導演和編劇的一枚棋子,一個提線木偶而已。至於是否符合片中角色身份設定,他們才不管那麼多呢。

從某種程度來說,《後來的我們》的票房之所以如此之好,其賣慘的碎片化北漂故事和刻意嵌入的諸多金句中,的確有片言隻語和一兩個瞬間能觸動不少觀眾,讓一些年輕觀眾感同身受,從而達到了片方和主創的目的。

但全片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做作,讓它距離《甜蜜蜜》這樣真正優秀的愛情片,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即使和風格類型相似的《前任3:再見前任》相比,它在貼近生活講故事和塑造人物的能力上,依然有較大差距。

《後來的我們》和《甜蜜蜜》相差10.8萬里,周冬雨不作不死的愛情

不過,《後來的我們》有一點值得肯定:井柏然、周冬雨和田壯壯幾位主演的表演,堪稱是影片最大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