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青蛙法則”吞噬的華為,玩了個集體辭職

把一隻青蛙放在一個盛滿涼水的容器裡,然後慢慢地給容器加熱,控制在每兩天升溫一度的狀態,水溫到了90°C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也不會主動從容器中跳出來。

不想被“青蛙法則”吞噬的華為,玩了個集體辭職

善於發現潛在危險,拔高職場高度

優秀的職場人當然不會等著被溫水煮熟,他們危機意識強烈、主動求變。

《戰國策》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戰國策》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齊國謀士鄒忌清早起來換衣服,看到鏡子裡的自己,突然冒出一個問題“我和城北的徐公,誰更好看?”即便自己“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1米8 的大高個、要身材有身材,要顏值有顏值。但是想想城北那個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自己這點顏值,恐怕得甘拜下風。

於是乎,他就把問題拋給了妻子:“夫人啊,我和城北的徐公,誰好看啊?”妻子當然力挺夫君顏值了,鄒忌不信,又去問了妾,得到了一樣的答案。還不死心,到了第二天,家裡來了客人,鄒忌又問了這位客人同樣的問題,不出所料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位極人臣的鄒忌最會舉一反三,這樣一個三連問後,他想到了齊國的國君,他把這件事情講給了國君聽,他說“老闆你看,客觀來說,我怎麼可能比徐公更好看呢?這不是明擺的嗎?但我想想,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我妻子說我好看,那是她愛我,我的小妾說我好看,是因為怕我嘛,至於我的客人,無事不登三寶殿,那是來求我辦事的。”

“然後呢?”國君接著聽。

“老闆,現在咱們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宮裡的姬妾和您身邊的臣子,哪一個不愛戴您,朝裡的大臣,沒有不怕您的,而老百姓呢,自然都是有求於您的,這麼看來的話,那恐怕,老闆您要比我更容易被矇蔽了,也被矇蔽得更厲害了。”

這危機意識上升到國家層面,就變成了勸諫,而他的老闆從諫如流,聽後立馬下令,“能當面批評我、寫奏摺勸諫我、在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的,都有重賞。”

政令一下,大臣、民眾跑來進言規勸,簡直門庭若市,這樣火熱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果就是,一年之後,即便有人想進言,好像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春秋戰國兼併戰爭不斷,而人心向背必然是所有統治的核心,齊威王這一舉措,不僅收服人心,更是把潛在的危險拒之門外。後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史冊評價,這就是在朝廷上戰勝了敵國的案例。放到現在的企業管理上,這就是危機感長存、以小見大、主動求變的例子。

鄒忌的自知之明、善於勸諫,可謂企業中的優秀高層管理者,而齊威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明君形象,則值得當代企業家們好好學習。

預防危險、避免危機的前提就是時刻保持清醒,拷問自己,我在溫水中嗎、我會不會是那個正在被煮熟的青蛙。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這也是轉型投資人的、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在一次演講中說的,而被問到自己為什麼要從央視辭職去做投行時,她說:

“我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人,所以即便痛苦,即便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即便會造成更大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我還是決定邁出這一步。這一步在外界說起來,是華麗轉身。但坦白講,一點都不華麗,這個過程非常痛苦。

但人生畢竟有限,如果我能在一輩子,嘗試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對著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相比於現在的世界,另一個世界又代表著未來的趨勢。我願意冒這個險,我的好奇心驅使我做了這個決定。”

好奇心是驅動力,危機感更是決定因素。思維和認知決定了行動的方向,只有在意識層面保持警醒,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裡,適者生存。

不想被“青蛙法則”吞噬的華為,玩了個集體辭職

集體辭職,只因怕溫水煮青蛙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做了8年,突然有一天,公司要求你主動辦理辭職手續,然後再“競業上崗”,你會怎麼想?

圍繞“為什麼”、“我怎麼了”和“公司怎麼了”的反問也許會第一時間成為你最關心的問題。這時候你被告知,不是你一個人要這樣,而是整個公司8年以上的老員工全部被要求這樣做,你會怎麼想?

恐怕還是那三個問題最先進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反問,關於自我評估:

  • 如果必須走,公司怎麼賠償?

  • 如果要競爭上崗,之前的那個職位,會不會不要我?

  • 如果我想更上一層,競爭一個更高的職位,我能不能成功?

事實上,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在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我再去奮鬥業績、團結同事、貢獻公司。這個穩定不是說一張報紙一杯茶,四平八穩、毫無生氣地磨洋工,而是說,我要面對的工作環境是相對穩定的,不是我早上還幹得熱火朝天,下午公司突然破產或者我突然被離職了。

一旦這個常規意義上的基礎被打破,人們首先關心的肯定是生存和生活,我的飯碗還在不在,我的收入還能不能有保障,我的生活質量會不會下降?

這些問題表達反應的心態是,擔憂、不安全、危機感、甚至恐慌。

而一個公司敢於做出這樣“集體辭職”的決定,需要更加巨大的勇氣:

1. 必須從相關的勞動法律上得到支持,認定這樣的做法沒有違法違規

2. 離職流程和再競聘流程需要相應的制度和人員做保障,比如賠償措施和競聘流程和渠道。

3. 由動盪帶來的業績影響(可能是下滑)、品牌價值和企業文化上的影響(尤其是負面的)等。

考慮了上面這些負面影響,公司還是要實行“集體辭職”,只能說明,在管理者看來,這樣做的好處必然大於壞處。

華為在2007年開始的“集體辭職”運動就是一個例子:公司要求,包括任正非在內的所有工作滿8年的員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辦理主動辭職手續,再“競業上崗”,與公司簽訂1~3年的勞動合同;廢除現行的工號制度,所有工號重新排序。

這一運動涉及了7000名員工,算是當時行業裡一件大事,對華為為什麼要實行“集體辭職”運動,李翔在《任正非:華為向藍血十傑學什麼》這本書裡這樣說:

“其實很簡單,業績是一個企業的生命,只有不停地實行這種制度,才能讓員工保持充分的警覺,以最清醒的狀態投入到學習工作之中。有的員工將這種工作制度視為對自身能力的‘壓榨’,其實不然。這對企業與員工是一種雙贏,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利潤,而員工在這期間則讓自身的能力與時俱進,保持更新。”

簡單說,就是怕溫水煮青蛙,而從本質上說,企業的危機意識,是在風險還沒有到來之前的防禦動作。

在任正非看來,“一個組織時間久了,老員工收益不錯、地位穩固就會漸漸地沉澱下去,成為一團不再運動的固體:拿著高工資、不幹活。”

這是他為什麼一定強調企業要時刻保持激活狀態的原因,也是“集體辭職”的出發點,他希望華為始終是狼性的,是拼搏進取而且時刻保持對危險的敏感、對環境的警覺、對業績的強烈追求和對客戶至上的不懈追求的。

任正非眼裡那些拿著高工資、不幹活的老員工何嘗不是一隻溫水裡的青蛙,把平臺的價值和自身劃等號,在資歷和經驗上豎起旗幟,環境穩定、收入頗豐卻不像年少時拼搏頑強,在溫度升高的水中坐以待斃、完全不自知危險來臨,最後難逃被煮熟的命運。

道理說起來容易,在真實的企業競爭和職場生存裡,卻有太多這樣的青蛙,一些渾然不知大限將至,更有甚者,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要被煮熟的命運,卻毫無改變的想法,被動面對潛在的“被淘汰”,這樣的企業和職場人,不得不用可悲更可恨形容了。

這就是青蛙法則的第一個含義:保持危機意識,小心被溫水煮青蛙。

不想被“青蛙法則”吞噬的華為,玩了個集體辭職

挫折是常態,走出困境、絕不放棄

上面說的“居安思危”就是青蛙法則的一個面,另一個面是面對挫折的態度,也可以說是一種危機管理的能力。

青蛙法則是怎麼來的呢?據說,在日本,有一個叫奧城良治的人,銷售業績卓越,連續16在汽車銷售上穩坐冠軍寶座,他每天訪問100個潛在客戶,被拒絕是常事,但是他從來不害怕被拒,而這一切來自童年經歷的寶貴啟示:

有一次奧城良治在田埂看到一隻瞪眼的青蛙,於是調皮的孩子向瞪眼的青蛙的眼瞼撒尿,誰知道這隻青蛙沒有閉眼、沒有躲開,還依舊瞪大了眼睛看回他。

這件事情讓奧城良治印象特別深刻,後來他想,面對挫折時就應該像這瞪眼的青蛙,與其躲開回避,不如直視問題、面對客戶,慢慢地,他習慣把挫折當作常態,時常告訴自己學著逆來順受、耐心應對。

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堅持,最終成就了16年的冠軍寶座,後來這個故事也被管理學定義為“青蛙法則”,被越來越多的人瞭解。

霧滿攔江說“無論你是想救死扶傷,還是做點其它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你這一生,總難免要與人性的晦澀打交道。”

的確,當我們在職場和人生中面對這些挫敗的時候,常常手足無措,甚至可能絕望入骨走上不歸路,而青蛙法則就是想告訴我們,頑強點吧,再堅持一下,因為挫折就是常態,鍥而不捨才能有更長遠的職場和人生。

結語

危機意識會讓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職業生涯更加清醒而理智,而面對挫敗、屢敗屢戰的勁頭,則是最後通向成功的必要保障。

這正是青蛙法則告訴人們的道理,保持清醒、鍥而不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