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从田间阡陌走过,忽然发现麦梢儿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风一刮飘来熟悉的麦香味。村口的杏树上稠密的杏子黄得像一树小太阳。麦子要熟了。这情景不由让我忆起夏收过麦的往事。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改革开放之初,家住农村的大姨家分到不多的田地。每到麦熟时节,因我们这些被称作非农户的孩子家里没地种,十几岁的我总被大姨征去做义工。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割麦的头天晚上,我和姨弟被早早赶到土炕上,养精蓄锐。屋地下,姨夫猫着腰唰唰唰在磨刀石上磨镰。每个人的镰刀都被他磨得削铁如泥,吹发可断,姨夫说磨快了的镰刀用起来出活还省力。镰刀把也都被他细心地缠上布条,这样就不咯手了。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次日一早,格格窗上窗纸刚露白,大姨就爬起来了,为每个人备好长袖衬衫,以防麦芒扎身,接着开始点火烧水。水烧开,倒进一个大大的塑料桶里,再弹几粒糖精进去,供我们带到地里消暑解渴。往地里走的时候,正是黎明时分,常常是姨夫拉一辆排子车,我和姨弟坐上去,此刻,天空上还挂着一弯亮晶晶的月牙,星星们也还没有隐退,习习凉风吹过,还觉得是天大的享受。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割麦子是极苦极累的体力活,要不停的地弯腰,一只手把麦子拢在一起,另一只握镰刀的手要及时送上,贴着地皮齐根把麦秸割下,重重复重重,机械又单调,一遭下来腰痛腿酸,双臂被麦芒扎的红点密布,似起了层痱子,汗水一蛰,隐隐作痛。割倒的小麦要捆成捆拉进打麦场。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那时候,几户人家合用一个打麦场,脱粒机排队使用。打完一户再打另一户。轮到大姨家用脱粒机的时候,多数排在晚上,一盏白炽灯下,机声轰鸣,一干人马分工明确,有负责运送麦捆的,有管往机器里填送麦捆的,往机器里填送麦捆的人必须胆大心细,一不小心把胳膊送进去就毁了,哪个年头,没少出这种意外的事情。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打场这活儿特别脏,麦子在田间经过一年的风雨,从秸秆到麦穗每棵都沾满尘土,所以打起场来,尘土飞扬。所以每个打场的人都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有口罩的自然戴口罩,没有的只好找来毛巾捂住鼻子和脸。即使这样细细密密的尘土还是隔着衣服钻进去,落满每一寸肌肤。黑呼呼的烟尘落到脸上,被汗一冲,就像一道道小河沟。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打场机的另一端,是出麦秸和麦粒的,麦秸出得快,要有人拿着木叉子专门往场边堆麦秸跺,叉起一堆麦秸就往高处轮,麦秸跺眼瞅着就堆积如山了,小孩子们这时候搭不上手,最喜钻到麦秸窝里玩耍,大人们忙着打场,根本顾不上理会这些孩子。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在麦秸窝里睡着了,也不知睡到什么时辰,有大人上前摇醒带回家。此时,打场机早停下来,麦堆也用苫布盖好,单等着第二天在毒辣辣的日头下晒场了。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河北农村又到杏黄麦熟时,你还记得过去收麦的情景吗?

麦收的苦与累自不待言。犹记得我们小聚的酒馆铺面不大,乃是间土坯房,摆开几张老旧的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兜里没有几文钱的幼时朋友,叫上一碟蒜苔炒肉片,几杯啤酒,颇有些“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