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觀眾啦

去游泳館,看見頗多家長坐在一旁等孩子上游泳課。或者玩玩手機或者刷刷劇,偶爾抬頭看看泳池裡的孩子。

別再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觀眾啦

我和一個家長攀談起來:“孩子學游泳,你怎麼不下水玩玩?”

“我不會遊的。”

“那可以跟孩子一起學嘛。”

“哎,哪還有那心思啊,再說我學了也沒什麼用,孩子以後考試或者生活中都用得到。”

這是我們很多很多家長的想法,孩子還小,需要學習很多東西,而我們已經老了,學這些對工作沒有幫助的東西無疑是浪費時間。

我們在應對某項考試的時候,都需要一個同伴,因為很多時候一個人會覺得堅持不下去,而同伴能起很好的督促或者幫助的作用。

別再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觀眾啦

其實孩子在學習某項技能的時候也時常會感到無助和痛苦。每一項技能的練字都一定會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枯燥練習。

孩子還小,意志力不足,再加上有些東西並非出自孩子的意願學習的,孩子就倍覺煩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在學習之前信誓旦旦向家長保證一定會努力學習,而學了一段時間後就想放棄的原因。

所以說,我們為什麼不能成為孩子學習道路上的陪同者和榜樣?而只是做著一個犧牲者的角色。

多數家長在孩子學習取得一定成績後,歡欣雀躍,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再苦再累,只要你好好學,我們都覺得很值得。

但萬一孩子出點差錯,我們就毫不猶豫地進行批評:我那麼辛苦賺錢,雙休也沒有休息,都得不停地帶你上輔導班,還要等你這麼久,你就不知道用點心。

別再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觀眾啦

且不說這裡把孩子上補習班當做一種交易在進行是不正確,我們完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時間,讓等待的時間也變成自己學習的時間,變成和孩子共同成長時間。

對於孩子而言,家長的每一種陪同和示範都是很珍貴的。

如果家長自己可以很快很熟練地掌握某項技能,自然可以成為孩子的陪伴和指導者,如果我們自己也和孩子一樣,遲遲進不了門,沒有關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討、克服困難,相信這個過程能讓孩子更快地成長且記憶深刻。

其實孩子才不會介意你成功與否,在他們概念裡,只有你陪他做了還是沒有陪伴。

共同體驗才是最高效的陪伴模式。

別再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觀眾啦

當練習無聊的指法時,你定點先去練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跟上了。

當畫一幅長達數小時的畫時,你坐著堅持畫完,孩子也會被你感染。

當你每天養成閱讀記錄的習慣後,孩子也會和你靜下來心來看看書中的世界。

是陪伴,也是言傳身教。

養育一個孩子最大的意義是什麼?不是把他培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也不是讓他成為十全十美的人,而是我們參與了一個生命的成長。

別再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觀眾啦

沒有一個人天生會做父母,當我們願意和孩子共同體驗、共同成長、共同經歷失敗和成功時,我們就能感覺陪伴的奇妙,這也是一個小生命給予我們的意義。

生活中不乏不惜一切代價培育孩子的家長,卻只有為數不多的家長願意一起和孩子體驗成長中的苦樂。

孩子這麼優秀,你怎麼捨得只當個觀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