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精神分析學家對抑鬱症的不同解讀

精神分析發展史上從古典精神分析到自我心理學,再到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歷程中,對於抑鬱症的研究最為重要的三位貢獻者:弗洛伊德、雅可布森和溫尼科特。

古典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對抑鬱症的解讀

三位精神分析學家對抑鬱症的不同解讀

弗洛伊德是首位將抑鬱狀態與正常的哀傷反應進行比較的學者,他於1917年發表的“哀傷與抑鬱”一文是其關於抑鬱症研究的唯一文獻,他希望“通過比較哀傷和抑鬱來進一步理解抑鬱的性質”。

哀傷和抑鬱的差異

弗洛伊德指出,哀傷通常是對失去所愛之人或是失去某種抽象事物的反應,儘管哀傷涉及對生活的正常態度的嚴重偏離,但是不會被視為病理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解決。但是,同樣的影響在有些人那裡引發的不是哀傷而是抑鬱。

哀傷和抑鬱在症狀上的主要區別是:在哀傷中是沒有自尊的擾動的,而在抑鬱裡卻有對自尊的明顯貶低。我們也會觀察到這兩種狀態的差異:在哀傷情境中,人們會體驗到外部刺激(如喪失重要他人)的逐漸減弱;但在抑鬱狀態下,自我逐漸消融或毀滅,像漫長冬日,貧瘠而毫無生氣。哀傷會隨著情緒的緩解逐漸平復,抑鬱卻始終縈繞於心、綿延不絕。

為什麼有些人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平復哀傷, 而有些人則深陷抑鬱無法復原呢?弗洛伊德注意到,抑鬱和哀傷一樣,也可以是對喪失所愛客體的反應,但刺激的原因不同,抑鬱存在的是一種更為想象化的喪失。他提出,哀傷的過程主要發生在意識層面,而抑鬱則主要發生在潛意識層面,因為抑鬱者無法在意識層面理解自己喪失的東西。

抑鬱者的“憤怒轉向自身”

與哀傷不同的是,抑鬱者充滿了對自我的責備和詆譭,這讓人無法理解,這種“憤怒轉向自身”是怎樣發生的呢?弗洛伊德認為,客體選擇也就是力比多附著在一個特定的人身上,然後由於來自這個被愛者的真實的輕視或失望,這一客體關係被擊垮了,但是獲得自由的力比多並沒有置換到另一個客體上,它被撤回到自我中,服務於建立自我與被拋棄的客體的認同。這種從客體投注轉向自我投注的變化就解釋了抑鬱者緣何興趣減退、快感缺失,而對自我卻極為關注,彷彿陷入了自責的漩渦。

抑鬱者的自毀傾向

弗洛伊德還指出,抑鬱者表現出的強烈的自毀傾向,是對客體以及自我的愛恨矛盾情感加以強化的結果。同時,抑鬱者的自我譴責之中也帶有對客體的攻擊,它源於對自己和客體的施虐和仇視傾向,通過得病的方式,對原始客體進行報復,折磨他們所愛的人,而無需直接表露內心的仇恨。因此,抑鬱者的自我懲罰在潛意識層面也是攻擊客體並實施報復的一種方式。

自我心理學家雅可布森對抑鬱症的解讀

三位精神分析學家對抑鬱症的不同解讀

抑鬱症的病理

雅可布森提出,抑鬱包含四個要素:自體意象(self representation)與客體意象 (object representation)的區別、認同、內驅力和自尊。許多情況會引起抑鬱,最常見的原因是因愛的客體的喪失或幻滅而產生的挫敗體驗。這引發了一種憤怒、敵意以及攻擊的反應。然而,敵意並不會使兒童或成人重新獲得力比多的滿足,失望使得兒童或成人貶低愛的客體。同時,兒童或成人體驗到一種對自體的貶抑以及自我價值感的喪失。由於自體意象和客體意象間的緊密聯繫,指向客體意象的攻擊性會轉向攻擊自體意象。因此,對於客體的攻擊性貶低變成了對自體的貶低,同時也降低了自尊。

客體關係理論家溫尼科特對抑鬱症的解讀

三位精神分析學家對抑鬱症的不同解讀

唐納德• 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1896-1971)是英國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獨立學派”的領導者。在臨床上引起他巨大興趣的是個體主觀體驗的質量,如內在現實感、個體意義感和自我體驗的真實感。他觀察到很多患者,他們是那些行動或功能表現得像正常人,但卻感覺不到自己像個人的人。他用“虛假自體障礙”(falseself disorder)來表述這種心理病理的特徵,並闡明其與抑鬱症的關聯。

虛假自體產生的原因

溫尼科特將成年患者身上的虛假自體障礙和他在嬰兒生命早期觀察到的母嬰之間的互動變化聯繫了起來,最重要的是母親對嬰兒的需要所做出反應的特性。虛假自體障礙是“環境缺陷障礙”,一個不夠好的母親不能執行嬰兒的全能要求,因而她不斷錯過嬰兒的表情;相反,她給出自己的表情,讓嬰兒順從。嬰兒對母親表情的順從將導致嬰兒與自己自發的、賦予生命以意義的核心保持一種隔離狀態。

虛假自體會順從地按照環境的需要進行活動並建立虛假的關係。虛假自體隱藏了真實自體,使其不能自然地活動,不能真實和真誠地表達自己。順從總是與虛假自體結伴同行,順從與絕望和無意義相連。

虛假自體與抑鬱症的關聯

在虛假自體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兒童不能體驗到關係中的安全和相互滿足,他在取悅母親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逐漸與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情緒失去了聯繫,失去了對自己真實感情的認識、熱情、清晰感和意義感。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非常好的學生,擅長母親讚許的活動,但是對母親想要他做的事情,內心深處感受不到愉悅或滿足,因為他並不是為自己做這些,而是因為他覺得這些是母親認為重要的。

長大成人後,這些人與世界的聯繫是通過一個順從的外殼,他們容易猜疑,傾向於退縮,只能通過保護性的外殼與他人進行交流,這一外殼明顯具有強迫性和順從性,但卻割裂了與朋友有意義的聯繫。順從的結果是發展出虛假自體,他可能外在表現得成績斐然、強大無比,但與他對自己的真實感覺卻大相徑庭。外在表象所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空虛、無價值和無意義,最終的結果就是抑鬱症。

啟示

弗洛伊德、雅可布森和溫尼科特分別代表了精神分析的發展譜系上經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和客體關係理論的最高成就,他們從深度心理學的不同視角解析抑鬱症,擴展和深化了我們對於抑鬱症的理解。

  •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抑鬱者對自己的憤怒與攻擊本質上是對客體的憤怒與攻擊,那麼我們可以幫助患者識別自己的憤怒起源,扭轉抑鬱的病理性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