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化學顏料的秦代,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是怎麼挑出來的


在沒有化學顏料的秦代,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是怎麼挑出來的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4260平方米的一號坑如今佇立著1000多件兵馬俑,軍陣整體向東,呈現出厚重的灰黑色。這符合很多人對秦朝歷史的認知,也是很多人通過照片看到的兵馬俑色彩。但其實兵馬俑是彩繪的,那麼兵馬俑身上的其他顏色去哪兒了?兵馬俑顏色謎團直到2009年開始的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才得以揭開。這次挖掘,讓兵馬俑從此打破了“灰頭土臉”的形象,顏值提升的同時,更有一種顏色發現並命名為“中國紫”。這種神秘的紫色顏料目前在自然界中尚未發現,而秦俑是現在知道的,有確切出土地點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實物。


在沒有化學顏料的秦代,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是怎麼挑出來的


1據歷史文獻記載,我國古代工匠曾調出了兩種特殊的色彩,“中國藍”和“中國紫”,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中國藍”和“中國紫”究竟是個什麼顏色,卻一直無人知曉。1979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鏟子、刷子和棉籤打開已塵封兩千多年的黃土,一個震驚世界的神秘地下軍陣在陝西臨潼重現世界。威名赫赫的秦帝國就這樣露出了它絢爛的冰山一角:硃紅、紫紅、粉紅、粉綠、粉紫、粉藍、桔黃、黑、白、赭……一尊尊神態各異的兵馬俑軍陣儼然,彷彿仍在守護著大秦帝國。然而,這些兩千多年前的“中國色彩”卻只維持了短短几分鐘,甚至只有15秒——須臾之間,顏料紛紛脫水、起翹、剝落。1988年,兵馬俑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的學術報告——《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出版,其中多處提到了兵馬俑為彩繪這一事實。1979年7月11日,考古工作者在仔細發掘清理陶俑


在沒有化學顏料的秦代,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是怎麼挑出來的


2對中國考古工作者來說,兵馬俑的發掘和保護成為千古難題。其中,顏色脫落和土遺址的損毀問題最難攻克。環境變化是導致兵馬俑迅速褪色的主要原因,而隨後的保護還面臨微生物和可溶鹽帶來的破壞。在電子顯微鏡下,一簇簇白色的“花朵”在文物表面綻放。這是廣泛存在於空氣、土壤中的黴菌孢子,當溫度溼度等達到生長條件後,就會飛速生長。有些黴菌的生長會分泌色素和產生酸鹼等有害物質,沉積在文物表面,影響文物的外觀並造成損害。陶質彩繪文物表面會凝結一層白霜般的可溶鹽,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溫度溼度稍有變化,可溶鹽就會反覆結晶和溶解,導致文物胎體和彩繪空隙變大、強度降低。哪怕是輕輕地觸碰,也會讓文物表面如同酥脆餅乾一般剝落。環境變化、微生物、可溶鹽,是使兵馬俑褪色的三大“敵人”。地下的溼度和溫度不同,文物的顏色如同有了保護體,被挖掘出來之後表面很快失水,漆面迅速捲曲剝落,令人惋惜。在發現兵馬俑之初,當時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能力保護兵馬俑絢麗的色彩。2014年9月22日拍攝的保護修復後的綠臉俑2016年10月31日拍攝的保護修復後的彩繪御手俑


在沒有化學顏料的秦代,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是怎麼挑出來的

3為了彌補兵馬俑迅速褪色這個遺憾,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外科學家開展了長達多年的研究與合作,並有了令人意外的發現。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弗利爾研究所的顏料科學家伊麗莎白·菲茲胡等人第一次從漢代陶器、青銅器彩繪及顏料中分析出一種在自然界中未曾發現的獨特物質——硅酸銅鋇,並命名為漢紫、漢藍,也稱“中國紫”“中國藍”。中國古代早期的顏料多取自礦物質和植物,完全由人工合成的顏料因其製作方法複雜而顯得彌足珍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一項長期合作研究結果顯示,首次在兵馬俑的彩繪中發現了這種人工合成的硅酸銅鋇,將中國人工合成顏料的歷史推前了許多年。漢紫:又名硅酸銅鋇化學式——BaCuSi2O6不易溶於水,是當今利用最新科學技術才能合成的一種物質。也是中國古人從礦晶石中提煉而來的一種具有吸附性的染料。漢紫採用純天然全新淨化技術配方,將漢紫礦晶石和海泡石,凹凸棒土等礦物晶體精製而成具有礦晶分子結構的顆粒,其孔多,孔隙大,呈晶體排列,吸附能力是普通活性炭的5000倍以上。


在沒有化學顏料的秦代,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是怎麼挑出來的

4製作鉛鋇玻璃有可能為漢紫顏料提供技術支持。迄今為止最早出土的漢紫顏料,源自寶雞茹家莊西周魚伯之妻墓出土的西周上釉裝飾品。由於漢紫中的銅鍵為金屬鍵,很難存在於天然礦物裡。也由於鋇礦的稀缺和較高的穩定性,限制了合成漢紫的出現,漢紫的不穩定容易導致高溫分解成漢藍,所以高純度的漢紫很難獲取。漢紫的來源與鉛鋇玻璃酸鹽很有淵源。我國商周時期,製備青銅時已有應用鉛礦的經驗,通常用它們來作為玻璃的助溶劑,而原始瓷也出現在這個時期。中原地區最早的古玻璃(鹼鈣硅酸鹽玻璃)製備技術,可能從原始瓷釉技術演變而來。戰國中晚期發展出了成分特殊的鉛鋇玻璃酸鹽,秦俑漢紫有可能就是這個時期被人們偶然發現並作為顏料使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