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老闆,都把捷徑走到了極致!

聰明的老闆,都把捷徑走到了極致!​曾經,日本有一家化妝品公司,他們遇到客戶投訴,客戶去買香皂,但是盒子裡竟然是空的。這種情況不只在發生在一個客戶身上,有許多客戶都開始像他們反映這個問題。

管理人員注意到了這些投訴,他們意識到了這是生產線存在問題,但是問題也不是非常大,遠遠沒有到把整個生產線都換掉的地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家公司找了一名非常有名氣的工程師來解決,工程師給出的方案是使用X光照射,將那些沒有裝進去香皂的盒子識別出來,這樣就避免了這個問題。

這家公司付了好大一筆錢給工程師,他們也感覺到終於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另一家日用品製造企業上,他們使用的也是同樣的生產線,這家公司並沒有去找什麼工程師來解決問題,他們只是購買了一臺風力較強的電風扇,把風扇放在裝配生產線對面,這樣,空的盒子就自動被風扇吹了出去。解決的辦法就這麼簡單。
聰明的老闆,都把捷徑走到了極致!​兩家公司,同一個問題,但是第二家公司卻輕輕鬆鬆,用最簡單、也是最巧妙的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沒有浪費公司的經營成本,這就是聰明老闆“走捷徑”的智慧。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是很懂得“走捷徑”,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會選擇用笨方法去解決本來並不困難的問題,因為他們被固有的思維所束縛。

傳統思維上,只有腳踏實地,在一件事情上苦下功夫才是能把事情做好的正確方法。

然而,這種思維將人們的思想複雜化,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拼了命的認為問題很複雜,又卯足了勁去想出最複雜的解決辦法來應對,最後卻收效甚微。

就連在當代,各大媒體也經常抨擊“走捷徑”的行為,他們經常把不道德的行為和“走捷徑”這種思維混為一談,告誡人們要踏踏實實做事,千萬不要有什麼多餘的想法。

在傳統思維和各大媒體的影響下,人們的思維逐漸形成定式。在單位做事,形式做的越複雜就代表越認真;在管理上,流程走的越多,步驟越是繁瑣,就代表著越是精細化。反而,把工作快速完成的人好像變成了偷懶的人。

但在生意場上卻不是如此,做生意腦子要活絡,所以那些懂得“走捷徑”的老闆,往往搶佔了先機。


聰明的老闆,都把捷徑走到了極致!​而那些用笨方法做事的老闆,往往浪費了不少成本,也錯失了不少良機。在數學上有個最簡單的定論就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很多人卻將好好的直線路徑走成了彎路。他們不去找最簡單的路線,反而在曲折的道路上糾纏,並且沾沾自喜。

走曲折複雜的道路,不僅容易讓人迷失其中,而且也是對問題沒有準備的表現。

而懂得“走捷徑”的老闆,則是一開始就能透過事物的本質看問題,在解決生意場上的問題時大大提高了效率。

懂得“走捷徑”的老闆,都是實幹家和突破者,不會困於理論之中,而是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想辦法把問題又快又好的解決。

說到底,商道即人道,人道又與之做事方法息息相關,生意場上能懂得尋找捷徑將會省下不少力氣和成本,把握好了方法,就能更容易的走好商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