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購畫”組織方被訴侵權,還是因為慈善不專業|新京報快評

文 |江德斌

“一元購畫”公益活動去年非常火爆,依靠獨特的籌款方式,加上社交媒體病毒式傳播效應,獲得大量網友的關注,短短7個小時就籌集到1500萬元,堪稱現象級公益項目。

從報道可知,畫家曹流雖然是成年人,但出生時因意外導致腦癱,缺乏行為能力,需要監護人照顧、維權。而報道顯示,此次藝途公益基金會在舉辦活動之前,曾與曹流本人簽署相關協議,但其監護人以自己不知情為由,拒絕承認該協議。

可見,對於曹流這種情況,基金會需要與其監護人協商、簽約,才符合法律程序,方能達到維護曹流合法權益的目的。

“一元購畫”組織方被訴侵權,還是因為慈善不專業|新京報快評

▲ “一元購畫”活動中的作品《冬之蘊涵》(局部)。 圖/新京報網

另外,曹流一家與藝途公益對籌款的用途也存在分歧。“據說項目籌到1500萬元,但一分錢也沒有給我們,就說是為了做公益。”曹流的母親表示,自己並不是反對做公益,但應該事先經過溝通。

事實上,自活動啟動之後,很多網友和畫家監護人都對善款用途產生歧義,認為購畫款乃是捐贈給畫家個人,而非捐給基金會或他人,這也說明基金會在這方面做得不到位,忽視了善款用途乃是最關鍵的環節,每一分錢的去向,都應該明明白白。

我國慈善事業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公益組織雨後春筍般湧現。如今民眾已經普遍樹立起慈善意識,認識到捐助他人的社會意義,同時對慈善組織的要求愈來愈高,期待它們更加專業化、規範化,做到賬目透明公開,管理科學嚴謹,將每一分善款都用到位,不要辜負了公眾的愛心。

□江德斌(職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