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成也萧何败萧何;胯下之辱,国士无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有史记载,有三十多个成语是用来形容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瞬间破三秦,破赵,灭齐,逼死项羽,这是他的不二功绩,连汉高祖刘邦也自叹弗如,然而,这一切也仅仅是一场梦,有的人梦醒了什么都在,有的人,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韩信为大汉王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为什么又会惨遭刘邦的老婆棒杀于钟室,到底是帝王无情,还是吕后自作主张,与或是韩信真有反叛之心?今天,大患就带大家穿越回那个楚汉争霸的时代,一起走进刘邦与韩信的故事,去探寻韩信与刘邦背后的那些不为人所想的秘密。

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说起韩信谁都知道,也能列举出来一两件他的故事,今天我就从头开始说起,先说说韩信其人,韩信这个人出身比较平凡,史记有记载,出身布衣,就是说是个农民,但是这个农民却和别人不一样,他从来不耕地,也不务农,所以一直也没有什么积蓄或是财产,史记记载是不行, 就是说性格比较放荡不羁,不休礼节,这点和刘邦有点相同,但是又有所不同,因为刘邦好歹后来还当了个亭长小官,而他却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以至于连自己的老母亲去世,都没有钱去下葬,但是他却和刘邦一样志存高远,韩信给自己的母亲找了一块高高的山岗,并且暗自立誓要让那个山岗之下能安顿下一万家人,这个意思就是说自己有一天一定要做一名万户候。当时他的这种志向也遇到了欣赏他的人,这个人就是南昌亭长,对方觉得韩信一定是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和能力,并非一般的凡夫俗子,所以时常接济他,甚至带他回家吃饭,这一吃就是几个月,但是毕竟韩信傲气太重,不会逢迎又不会干活,就让亭长的妻子认为他是吃闲饭的,于是就故意不给韩信准备饭食,韩信无奈只有自行离去。离开亭长家的韩信可谓是饥寒交迫,无奈只有去河边喝水,但是河边又洗衣服的妇人,他又害怕别人嘲笑他,于是就假装在钓鱼,但是洗衣服的妇人又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他是个饥寒交迫的人,要不然谁会在深秋时节去钓鱼,一是钓不到,二是又那么冷。妇人心善,虽然知道韩信的窘状,但却并不拆穿,而只是在每次去洗衣服的时候都给韩信带些食物,连续几十天都是这样,如此韩信才得意保命,韩信感激妇人,许下了一定要好好报答的誓言。这中间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淮阴有个屠户,看韩信每日揣着剑却如此窘迫就嘲笑他,并且调戏韩信,说,你要么刺死我证明你是个人物,要么你就从我胯下钻过去。可能换个人已经衣食无望,甚至穷图陌路,又遭此大辱,早就一剑刺出去了,然而韩信偏偏还真的钻出去了,这就留下了胯下之辱这个典故。

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说完韩信的出身和几个小故事,就开始正题,大家都知道,韩信在秦末初期,先是投靠了项羽,项羽给他了一个郎中的职位,这个郎中说白了就是个侍卫或者侍从,基本是在军营中的位置,仅高于普通卫兵,在项羽征战中,韩信是寄希望于得到重用和展现机会的,但是项羽自负,均未采纳,所以韩信可以说是怀才不遇的,但是放眼天下,除了项羽好像只有刘邦才算得上是个好主子,毕竟刘邦和自己一样也是平民出身,能够发展成现在的样子,手下谋士猛将众多,值得投靠,于是就转身去投靠了已经入蜀的刘邦,刘邦这个人,其实是一向看不起书生的,甚至经常当这众人的面大骂儒生,他认为书生那一套所谓计谋兵法都是虚的,所以韩信投靠刘邦以后也仅仅被委任为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而已,但是在军中,经常与萧何聊天,摆出奇门阵法,所以萧何很欣赏韩信,屡次就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刘邦一直都没有重用他。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原来跟随刘邦的很多人都纷纷逃跑了,韩信也觉得刘邦没有深前途加上又不认可自己的才能难以得到重用,于是也逃跑了,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此处划知识点,韩信作为刘邦的属下,在刘邦被排挤赶去汉中的时候,曾经逃跑过。

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萧何追韩信,让刘邦误以为萧何也是逃跑了,很生气但是也很难过,直到萧何追回韩信,才直到原有,萧何以韩信可帮助刘邦重回东方中原为诱惑,让刘邦委韩信为大将,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不仅委任韩信当大将军统领全军,还沐浴斋戒当着全军的面委任,这给足了韩信的面子,也让韩信后来能够私心踏地的跟着他,从此韩信开始了为刘邦争夺天下的丰功伟业,他先和刘邦分析了与项羽之间的差距,给刘邦制定了先攻击三秦的策略,三秦就是秦朝降将,章邯,董翳和司马欣,刘邦听了后觉得嗯,很对,很有道理,觉得和韩信相见恨晚,就着手开始按照韩信的计谋计划东出,韩信让刘邦派人假装维修栈道,栈道在刘邦进入蜀中的时候为了表明自己不在东出以求自保的时候被刘邦一把火烧掉了,如果修栈道要东出的话,会要几年的功夫,这样就麻痹了,周边的三秦,公元前二零六年,韩信一面明修栈道,一面却翻越秦岭,从陈仓偷渡,打了三秦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收复了三秦地区,为刘邦奠定了东出的基础道路。然后韩信率兵一路之下,先手降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可谓是一路绿灯,很快就抵达了与项羽正面交战的前沿,有人可能要问,这都是韩信在做好事,怎么会和刘邦又间隙呢?咱们接着往下说。

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刘邦与项羽有本质区别,项羽手下楚军久经战场,而刘邦的手下全是从四处收来的杂牌,所以一和项羽交手就被击败,幸亏韩信收集残兵,才抵挡住了项羽的攻势,这个时候魏王豹反叛,刘邦派韩信击败了魏王豹,然后听从了韩信的建议,先攻击赵国,赵国是个大地方,刘邦一方面要应付正面的项羽,一方面又听从韩信的建议要开辟另一战场,于是,就分兵给韩信,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刘邦很大方的把大部队交给了韩信,任命韩信和张耳为将去降服赵国,这也为两人之间的猜疑埋下了祸根,韩信与张耳不出十天就降服了赵国,但是韩信却做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向刘邦申请封张耳为赵王,刘邦这边正在被项羽压迫,而韩信却提出了这种已经逾越君臣之礼的要求,你想,封张耳为王,这是你韩信能操心的事情吗?但是刘邦无奈只有如此,其实,两人的间隙也从此开始,刘邦一方面任命张耳为王,然后要求韩信张耳发兵,一方面又让自己的好朋友纪信假装自己吸引项羽,然后自己假装成使者,直入赵国,在韩信和张耳没有睡醒的时候,就直接多了韩信和张耳的印信,此处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刘邦已经不再信任二人,其实这事换谁谁都不能忍,刘邦也是兵行险着,如果韩信真有谋反之意,肯定不会这样,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为韩信鸣冤,但我觉得此时的韩信是左右摇摆的,之所以没有反,应该是充分掂量了自己的力量,就算是此刻刘邦落败,但是自己一旦拥兵自立,自己也是最弱的肯定活不到最后,早晚会被清算。所以没有反叛,但是刘邦怎么会相信韩信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不来帮忙,还逾越位置要求任命张耳为赵王的韩信呢?特别是自己的好朋友纪信为了掩护自己而被项羽活活烧死。所以这个怨恨从这一刻起就记下了。

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刘邦在多了韩信的兵权之后还是有所思量的,韩信的能力在这放着,还是要用的,于是又任命韩信为将去攻打齐国,表面上是去攻打齐国,其实有赵国的前车之鉴和燕国的臣服,齐国已经决定投降,刘邦派去的郦食其已经和齐国说好了投降的事情,但是韩信却认为刘邦没有给自己下命令停止攻齐国,所以就趁着齐国准备投降不做抵抗的时候一举攻下了齐国,这一下可算是完了,虽然攻下齐国,但毕竟损失了兵马,另一方面刘邦最信任的郦食其也因为韩信的攻齐而被齐人烹杀,刘邦应该是这时候才觉得韩信这个人是真的靠不住的,不仅仅如此,韩信又再次派人向刘邦申请任命自己为假齐王,刘邦没被气吐血是身体好,这个韩信上次在自己被围的时候按兵不动还将张耳任命为赵王,老子这么信任他让他去攻齐,已经安排好郦食其当说客,不费兵卒就可以得到齐国,你竟然擅自进攻,不仅害死了我的一名人才,现在竟然还要当齐王,但是没有办法,毕竟此刻刘邦最危险,无可奈何,只有任命韩信为齐王,但这个时候的刘邦,应该是已经对韩信不再有一丁点感情了。而韩信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也一举击败了项羽的二十万大军,并且斩杀了项羽的把兄弟,首席大将龙且。

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公元前二零二年,刘邦和项羽定了历史上所有人知道的楚河汉界,但是转身又撕毁盟约攻击项羽,并且与韩信约好共同攻击项羽,但是没想到韩信竟然没有赴约,结果导致了项羽转身再次将刘邦击败,陷其于危险境地,刘邦这次是真的动怒了,但是仍然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把淮阳以东划给了韩信,这才得以让韩信出兵,攻打项羽,而这才有了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项羽被灭以后,各路封王共同推举刘邦做了帝王,但是各路封王都是手握兵马的,所以刘邦仍不安心,第一个就收了韩信的兵权,然后将韩信改为楚王,恰好项羽的手下钟离昧投奔韩信,刘邦听说以后就更加怀疑当初自己被项羽围攻韩信见死不救是和项羽有勾结,而韩信十面埋伏一定要杀死项羽实则是打算借刀杀人,然后和刘邦对抗,所以刘邦以巡视楚地为由,一到楚国就抓住了韩信,然后贬韩信为淮阴侯。

韩信究竟做了多少对不起刘邦的事,才会让刘邦这样对他?

这中间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是刘邦认为韩信不再具有威胁,与韩信聊天讨论谁能掌兵,韩信说刘邦可带兵十万,而自己却能多多益善。这也让刘邦心生不满,其次,后来反叛刘邦的锯鹿郡守陈豨在临行前又刚好和韩信见过面,这也就加重了刘邦的怀疑之心,而刘邦前去讨伐陈豨的时候,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诏入宫中,将韩信绑在麻袋中乱棍打死,一代兵仙就此消失于世间。韩信的一生可谓是坎坷光辉的,一方面他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另一方面他的犹豫不决也导致了自己最悲惨的命运。后世的司马光曾这样评价韩信:始汉与楚相拒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 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 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则信复何恃哉! 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 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所以,韩信用在市井之中做生意的手段和刘邦这种人谈条件,自然就该有此下场。

下期文章:靠各路诸侯打下的汉朝天下,为什么刘邦却要立下异姓称王天下共击之的规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