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斬子

戚繼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出身將門之家,從小就立志保家衛國。


戚继光斩子​25歲時擔任署都指揮僉事,負責山東沿海防守、抵抗倭寇的重任。戚繼光斬子的故事一直在福建、浙江一帶廣為流傳。閩劇《戚繼光斬子》,以藝術的形式在民間流傳至今。

戚继光斩子​故事發生在浙江台州地區,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抗擊倭寇,幾次戰役打得倭寇魂飛喪膽,談戚色變。有一次,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臺州地區圍剿一股倭寇,一場激烈的戰鬥後,倭寇大敗,潰散而逃。有一股殘寇想繞道城北的大石退守仙居。為了徹底消滅這股敵人,戚繼光命令自己的兒子戚印為先鋒,率領部分隊伍抄近路伏擊。臨行前戚繼光一再交代戚印,與倭寇交戰時要佯裝失敗,把倭寇引到城外再進行反擊,迫使城內的倭寇出來增援,一舉殲滅,違反軍令要軍法嚴懲。

戚继光斩子​戚印帶領部隊埋伏在山路兩旁的樹叢中。這時,那股逃竄的倭寇正沿著山道走來,隊伍的前面還押著一群搶來的婦女和一些牛羊等。戚印看到倭寇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把臨走前父親的再三囑託忘得一乾二淨,立刻下令部隊開始進攻,霎時間箭雨紛飛,喊聲震天,戚家軍的戰士就像猛虎下山,衝向倭寇。戚印一馬當先奮勇殺敵,不一會兒工夫,這夥流寇就全被消滅得乾乾淨淨。
戚继光斩子​戚繼光得到了消息勃然大怒,斥責戚印違反軍紀,不服從軍令,下令將他綁出轅門外正法。諸將雖然苦苦求情,戚繼光定斬不饒。最終戚印還是被處斬了,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戚印,在常風嶺上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據說這座大殿的殘跡至今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