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維度!權威解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態勢

1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大國影響力持續提升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80萬億元,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達到12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在15%左右;經濟增量摺合1.2萬億美元,相當於2016年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

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年度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77%,創5年新高;201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末減少1.1億平方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比上年末下降0.6個百分點。

3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可持續性不斷增強

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增速快於第二產業1.9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工業高端化步伐加快,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最終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6%,高於資本形成總額9.2個百分點。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5.9%。

2017年末,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2.4%;公路里程達477萬公里,增長1.6%;定期航班航線里程達748萬公里,增長17.9%;輸油(氣)管道里程達12萬公里,增長5.9%。

2017年末,全國光纜線路長度達374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23.2%;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達7.8億個,增長9.3%。

5創業創新熱潮湧動,新動能快速成長

2017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1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370萬件,授予專利權184萬件,分別比上年增長6.7%和4.7%。

2017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5%,比上年末提高1.2個百分點。2017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為2.71,比上年降低0.01。

東部引領作用繼續發揮,中西部後發優勢持續顯現,東北地區回穩向好。2017年,中、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0%和7.8%,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1%。

京津冀融合發展步伐加快,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格局不斷完善,發展效益持續提升。2017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比重達到9.7%;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比重為43.7%。

2017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7.8萬億元,重回世界首位;佔世界貿易的比重達11.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佔出口總額比重為54.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佔比為58.4%,提高0.7個百分點。

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1201億美元,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310億美元。

2017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7.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8%;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59個國家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144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12%。

8綠色發展蹄疾步穩,環境質量持續改進

2017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2017年末,水電、風電、太陽能和核電裝機容量合計超過6.7億千瓦,佔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37.8%,比上年末提高2個百分點。

2017年,在監測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佔29.3%,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

2017年末,全國就業人數776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0%,下降0.12個百分點。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7.3%,增速比上年加快1.0個百分點,快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1.0個百分點。

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3%,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所佔比重分別為11.4%和7.9%。

2017年,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為99.9%,與上年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5.7%,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