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人駕駛為最終目標的車聯網 它的商用進展如何了

記得以前,每次停車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找車位就很頭疼;其次,每次還都要想辦法記住自己的車停在了哪裡;另外,在離開的時候,還要提前準備好現金交停車費。

但之所以我說只是“一定的解決”,是因為很多智能停車場的車位引導和尋車設備並不總是能夠正常工作;而用app吧,每換一家商場或者酒店,可能都得換用一個經營者的app,而路邊停車也可能得用當地政府的停車app...

很多人可能都曾經想過,既然車牌可以作為車輛的身份標識,那什麼時候才能直接掃描車牌就能完成支付呢?

事實上,要想實現上面的這種想法, 就需要車聯網的全面商用。

所謂車聯網,是指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具體地,可以分為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三個部分。

以無人駕駛為最終目標的車聯網 它的商用進展如何了

其中車內網主要包括車載顯示器、車載傳感器與控制器、以及車載資訊中心等汽車內部的網絡通信。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OBD,以及互聯網汽車比較喜歡的NFC開車門應用等等。

車載移動互聯網,則是指利用車載4G(包括將來的5G),實現汽車同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的互聯互通。

而車際網則是為了解決車與車、車與路、車與網、車與人等的互聯互通,也被稱為V2X(Vehicle to X)。

V2X的發展,一方面需要整車廠商,另一方面,則需要智慧城市的配合。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看,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已經從概念轉為了實際應用。

差不多同時,高通、5G汽車聯盟(5GAA)攜手奧迪、福特,也於近日實現了全球首次跨不同汽車製造商車型的蜂窩車聯網(C-V2X)直接通信技術演示。

以無人駕駛為最終目標的車聯網 它的商用進展如何了

據瞭解,這次演示基於的全球統一的5.9GHz智能交通系統(ITS)頻譜的C-V2X實時直接通信,主要用於避免車輛碰撞和改善道路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並不需要依賴任何移動運營商網絡。

此次演示主要包括了當駕駛員的視線受到阻擋,或者在非視距的情況下需要左轉或緊急制動時,車輛可以通過V2V(Vehicle to Vehicle)通信向周圍車輛提供警告這樣的典型場景;以及致力於保護弱勢道路使用者的V2P(Vehicle to Pedestrian)通信用例和通過直接與交通信號燈控制器的通信,在複雜十字路口和車流密集環境中優化交通效率並減少碳排放量的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通信技術。

以無人駕駛為最終目標的車聯網 它的商用進展如何了

此次演示結果顯示,與802.11p無線技術相比,C-V2X直接通信技術的覆蓋範圍和可靠性相比後者有超過兩倍的提升。

此外,當前階段的Rel-14 C-V2X技術還擁有向基於5G新空口的C-V2X的演進路徑,可通過補充型及全新功能增強Rel-14,同時保持後向兼容。演進之後,基於5G新空口的C-V2X技術將擁有高吞吐量、寬帶載波支持、超低時延和高可靠性等特點,可以為傳感器分享、意圖分享和3D高清地圖更新等自動駕駛場景提供技術基礎。

高通表示,這套系統已經獲得了C-V2X已經獲得了包括奧迪、福特汽車、標誌雪鐵龍集團和上汽集團以及5G汽車聯盟在內的廣泛汽車生態系統的支持,有望最早於2019年實現在汽車中的量產,並於2020年開始進行部署。

在智慧城市方面,建成全國首個NB-IoT窄帶物聯網商用網絡的無錫已經開始試點基於窄帶物聯網的“智慧停車”項目。

根據“無錫發佈”官方介紹,該系統包含車位查詢、車位導航、無感支付、反向尋車等功能,今後還可實現車位預定。

在停車時,車主只需在停車後打開“AI 停車”APP並輸入車位線上所標的6位數泊車碼,系統就開始對停車位計時。車輛駛離後,計時也將停止並扣費。

此外,這套“智慧停車”系統還包含有視頻識別、超聲波檢測、陀螺儀傳感等技術,可以提升車位導流的效率。

以無人駕駛為最終目標的車聯網 它的商用進展如何了

該市還準備於今年9月前,建成全球首個城市級車路協同平臺。根據《無錫日報》的報道,該項目是一個涵蓋建成覆蓋全市211個路口和5條高架,服務10萬輛社會車輛的車聯網平臺。

本期項目建成後,將實現相關道路區域的紅綠燈信息推送、車速引導、救護車優先通行提醒、道路事件情況提醒、潮汐車道等典型應用場景,充分體現車聯網平臺的全局調度能力,優化城市交通系統,提升市民出行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