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声明回应六六剧情反转,自媒体时代“大V”如何维权?

女作家六六再次开炮,替朋友出面维权,控诉京东全球购第三方商家“售假”,并将京东也作为作为主要打击对象给予特别“关照”,引发了朋友圈一波刷屏潮。

这场消费者通过自媒体“维权”的剧情至此出现了反转,六六极有可能因此遭到法律起诉。

京东声明回应六六剧情反转,自媒体时代“大V”如何维权?

相比此次事件本身,社长更愿意以六六为案例,从自媒体时代“大V”如何维权的角度进行解读,希望在未来的维权中,双方都可以理性的在法律范畴内进行沟通。

六六作为作家、编剧,其参与的诸如《蜗居》等电视剧曾备受关注,加上其善于通过网络与外界沟通,以及其鲜明的话语风格,使其成为知名“大V”。此次通过自媒体发布的文章阅读量已超过100000+,影响力不可小觑。而这也不是其第一次公开怒怼京东,此前就因水果问题开撕过;并且还控诉过滴滴。

毫无疑问,消费者维权是其合法权益,但这必须建立在合理合法基础上。尤其像六六这样的大V来说,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常理上,在公开维权时更应该慎重,更多基于事实层面进行维权,而减少甚至不用情绪化的语言。

另一方面,在那篇维权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情绪化表述,甚至用“无赖京东”这样的标题。从网络传播角度而言,标题党更容易吸引眼球,但是对于严肃的消费维权,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的行为,这样的表述极易招来麻烦。诸如“京东最大的问题就是出了问题,不解决问题。无论你在京东消费多少次,你没有信用体系,你消费不受保护,你反馈无门”。并且,六六特意加入了京东与阿里的纷争中,“京东一边指着淘宝鼻子骂淘宝卖假货,一边花大量人力物力,努力建设新型假货市场,透支人与人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业信任关系。”这极容易引发大家往相反的方向思考。

我们仅从大V角度而言,一旦出现如此维权怪象,轻则失去信任和影响力,重则遭遇法律诉讼,进而信任度和影响力受损。所谓“大V”正是基于网友们对其信任,而在这个信任比黄金还贵的时代,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基础,不要被不断的非常规行为所破坏。

在很多时候,品牌商其实是畏惧大V的,很多企业选择“惹不起还躲不起”的策略。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中,这绝对是不正常的。在网络维权频发的当下,我们是时候应该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

拔高一点讲,公众人物作为能够影响大众舆论的重要意见领袖,实际上担负着相当重的责任,不管是形象还是言论,实际都很难再用“个人”这样的说法来逃避。公众人物的舆论谁来监管,没有事实依据的论断是否会裹挟舆论,如果公众人物的言论本身就掺杂着“假货”,那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