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学生都上初中了依然不知道学习,没有责任没有担当,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醒悟吗?

佩弦教育

观点:

作为班主任我发现一个问题,经济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欲望越来越低,缺少责任和担当,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各方面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相比较辛苦的学习,他们更喜欢沉迷游戏娱乐。怎么办?只有让他们认识到父母的艰辛及生活的不易

分析:

1分责任,有担当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当你来到世间后,你就开始扮演一定角色,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了,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而当下不少家庭把学生的定位就是学习,除了学习家里一切都不用管,全部围绕着孩子转, 自己有什么不舒服的也是瞒着孩子。


但孩子如果在家庭中就没有责任意识,不会关心身边的人,你又怎么指望他有担当?这里我建议家长让学生参与家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父母适当显露下软弱:“宝宝,妈妈很累,能不能帮我......”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渐渐他才会有责任感。

2听人言,亲历练

我们班里有个学生平时特别捣蛋,喜欢惹事,并且脾气暴躁。他的家长是个建筑工人,交流时说起自己的孩子也是头疼不已,我注意到他的手和脚有些不一样,他说手上长的是老茧,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茧叠茧原来这样硬,他说脚上有伤,是因为最近上工被钉子扎到,工友一直用板子打出血预防破伤风,所以脚有些疼走路有些不利索。


还有一个门口摆摊的小贩,一次放学后叫她叫住我交流后,我才知道她是我们班✘✘✘的家长。我问怎么没有见她孩子,她说孩子觉得没有面子就先回去了。她家孩子最近很有面子啊,刚刚买了个电话手表,其他学生都羡慕里。

之后我找机会把她和她学生叫一起交流一下,希望他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有面子,后来孩子有时间也会帮助母亲卖会小吃,家长反应孩子之后变得懂事多了。而电话手表我再也没有见,不知道是不是丢了。



3明艰辛,惜不易

见到过太多学生父母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而他们则是对此毫不知情,吃喝玩乐伸手要钱。在他们看来钱来的方式就是动动嘴,有的甚至是父母举债买手机。 这些孩子应该小的时候就让他去看看父母工作的环境,知道工作的辛苦,不要指望他们长大就明白,长大的孩子学会的就是啃老,各位能让啃一辈子吗?知道钱来的艰辛才能珍惜。


佩弦教育语:

很多家长小的时候对孩子就宠溺有加,却想着孩子大了就会自己懂事有担当,结果问题却变得更加严重。家长只有让孩子真正懂得生活的不易,他们才能更理解父母,变得懂事有责任感。


佩弦教育

  孩子上了初中依然不知道学习,责任不在孩子本身,可能有些家长不愿意听这话,心想:我付出的还少吗?你的生活保障还差吗?平时我让你做家务或出去挣钱了吗?就差我求着你学习了吧?你除了玩还是玩儿你咋就不长心呢?等等。

  凡是家长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学业上的,无一不是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善的家规做为管教的依据,其后才是培养孩子做人,做事,完成学业。试问,有多少家庭里有家规(传统中也叫家法)?如果没有,那在一个家庭里的管教秩序是混乱的。而青春期少年恰是秩序感最弱的阶段,在混乱的家庭秩序中,孩子自然找不到生活和学业的目标。 

  先说教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你们是否教孩子学会分辨人?你们是怎样教的?绝大多数家长说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再问,你们打算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回答更是五花八门。但无一都有共同的现象,就是没有明确的标准,更不具体的目标。我给家长几点建议:一是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如学习做饭和卫生清洁,家庭理财,家庭事务决策,照顾家人。二是要明确给孩子表明态度,爸爸和妈妈通过辛苦打拼积攒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你必须要完成学业,成人后自己出去打拼,从零开始。三是不要拿上不上学来威胁我们,你是在为自己读书,我们不求着你上学。四是如果你感觉学习苦和累,甚至索然无趣,那就趁早离开学校,但家里不会养活你,只要你离开学校就必须离开家学会独立生存。五是如果你感觉翅膀不硬,那就听爸爸和妈妈的管教,按着要求把各项事做好,我们遵从一个原则——不劳者,不得食!

  最后说学业问题,当家长让孩子明确生活目标后,也建立起生活节奏来,并且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前提下,才能和孩子谈学业目标,围绕初中各学科的特点培养孩子学习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激励孩子将自己的聪明发挥到极致。如果家长没有这个能力,你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来辅助你完成啊。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明明不具备引导和辅助孩子提高学业的能力,还在那指手划脚斥责孩子不努力,不要说孩子了,连我都感觉到愤怒。

  说实的,关于初中生学习态度消极,甚至有厌学现象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两者紧密合作才能解决的。放在这里来解答,真的很难给你面面具到将做法罗列出来,只能给你一些面上的建议。我曾经写过很多这方面的文章,不妨网络上搜索一下,看看对您是否有帮助。


韩国成老师

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没有责任感,不知道主动学习,在压力(甚至棍棒下)都在逃避学习,这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很重要的关联。

很多父母管教孩子学习的方式是: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好工作。或者是悲情的说教:你没看到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吗?难道眼睛瞎了吗?难道你愿意一辈子和我们过一样的生活吗?

诸如此类的根本不会让孩子主动的学习,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在孩子还处于上学阶段就拿未来来“吓唬”孩子,才不会起到好的效果。

另外,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和父母捆绑在一起,那么家长生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就不够单纯。

要想孩子主动学习,除了多年持续的帮助孩子建设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帮助孩子们持续的获得在学习上得来的成就感。

每个孩子对成就感的理解不一样,有的孩子认为获得高分是成就感,有的孩子认为进步是成就感,有的孩子认为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成就感,有的孩子认为老师的赞美是成就感。

只有孩子不断的获得成就感,孩子才能主动的学习,才会主动的想要进步。家长在学习中要不断的帮孩子找到成就感。

最近数学听说进步了,老师夸奖你上课更认真了,你的同学说你最近变的更努力了……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每一点的进步都看在眼里,让孩子在小圈子中获得成就感,被关注,被认可,孩子就会激发出无限的学习动力。而家长要努力的是让孩子不断的获得小进步,和他们一起解决困难。

时间上不要想着短平快,用一年半载的时间去改变和教化才行。


九斗学生心理

孩子不知道学习,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感觉不到压力与需求,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很好,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成为一群被宠坏而吃不了苦了的孩子。

家长发现了这样的状况后,就要立马开始改变自己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作风,不可以再继续下去,那样只会害了孩子一生。

如果一时改不了,就可以花钱先将孩子送到相对比较严格的寄宿学校或夏令营,然后同步的调整自己,否则自己不调整,送到哪里都没用,孩子心理上永远没有办法真正独立。

也就是说,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是在家长身上,如果真心为了孩子好,就应该要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该严格要求的一定要要求。

至于知识技能方面的成绩,家长全心交给学校即可,自己只要专心在于价值观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千万不要混淆了自己的任务,否则会把自己搞得很辛苦,然后还容易出现反效果。

例如家庭作业,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但,问题来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都没学到,只学到了偷懒,因为他什么都交给父母了,完成不好只会抱怨父母。

其实,无论完成的再糟糕,只要孩子能亲手作,多少都能学到什么,都会有些成长改变。但许多家长却自以为为孩子好,急躁的帮孩子完成,于是孩子该有的压力没了,学会了懒惰、卸责。

但是如果家长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该帮孩子的例如学杂费,或作业所需的材料费等,这是家长应该解决的,但除此之外,千万不可害孩子,要保持旁观者的立场,可以鼓励或给予建议,但千万不可帮他作。

千万记住,我们的任务是要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害孩子无法成长。

所以请将焦点放在如何让孩子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上,其他的事情,都要尽可能的少管,尽可能的扮演好旁观者的角色,尽可能的置身事外。

这样孩子得以顺利的学习成长,自己也轻松。就是一开始心中会不安,这样到底好不好、对不对?肯定告诉您,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孩子需要挫折,需要您在他受挫时在一旁鼓励呵护,但绝对不需要您帮他完成作业。

很多家长就是搞不清楚这些,才把自己搞得很累,然后得到孩子最后被宠坏的结果。


李霁之

确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家长无奈,老师没法,看着孩子挥霍青春而无能为力,确实心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弟子规》中有这样几句话: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古人教育孩子更注重品行和道德的培养,而把学业的教育置于其后。也就是先要教会孩子做人,人做好了,再做事,做学问。现代社会,恰恰相反,我们都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分数论英雄”,孩子成绩好了,一切都好,孩子成绩不好,其他免谈。孩子的世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会体恤他人,不懂生活的艰辛,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小学阶段,孩子比较听话,成绩可能还不错,到了初中,一部分孩子的成绩不升反降,厌学情绪严重。其实,追根溯源,还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家长从小溺爱、骄纵孩子,有求必应,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没有觉得生活的不易,哪来的孩子责任心和担当。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可能毁了人的一生。培养孩子应该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首先: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做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不要包办代替,有的父母为了孩子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久而久之,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可能会毁了孩子。

其次: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积蓄力量。而不是为父母或者老师学习。

第三: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多鼓励孩子,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也不要批评,指责,而应找原因,想对策,慢慢提高孩子的学习。要知道,被肯定,被关注,被赞美,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一种动力。


做父母实在不易。有句话说得好: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教育好孩子需要父母的智慧。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教导,多点耐心,慢养孩子,静等花开!!!


静等花开2579

我想从多个方面来说说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第一,这样的孩子多吗?先看看我教班级的情况。我现在在初二,是从初一教过来的。这个学校是按照片区入学。进入初中之后绝大多数孩子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新的目标。他们更加努力学习。责任感有了显著地增强。那些依然不知道学习的孩子在50多人的班里仅占6--7人。并且这6-7个学生里还有因为自己是体育考生而不重视文化课学习的。

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发现孩子进入初中之后的积极向上的变化,对学习的兴趣的变化和学习内容方法的变化,更多的要了解孩子新的目标和理想。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家长要改变自己的一些固有的思维方式,要更高的水平来和已经是中学生的孩子交流和沟通。

第二,怎样让升入初中的孩子对学习更有动力?更加努力?更加有责任感和担当?我的观点是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好好沟通,听听孩子的说法,再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告诉孩子。要从读书对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来讨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家国情怀,也是孩子学习的更大的动力。

其次,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在哪个方面比较有优势。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优势让孩子更加自信和获得成功的体验。

还有,父亲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重视孩子的学习,过问孩子的学习,当孩子取得进步要鼓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问题要共同面对,分析和解决。同时,作为父亲一定要保持和孩子讨论国家大事的习惯,讨论当今发生的热点问题的习惯。讨论热点时一定要做足功课,给孩子正面引导。

再次,孩子阅读或者学习所需的书籍一定要保证,让孩子自己去购买自己喜欢或者老师推荐或者家长推荐或者社会学者推荐的书。家庭的这部分开支一定要保证超额支出。

另外,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让孩子接触高级知识分子和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的人。可以带孩子去大学感受大学生的生活和读书的气氛,可以让孩子更多了解读书人良好的素养。

最后,利用周末和假期家庭郊游或者几天的外地旅游,享受家庭的幸福和快乐,使得亲子关系比较良好。


童话老师的作业本

大家看到他们的名字荣耀地登在光荣榜时,大家眼里满含羡慕,口中都戏称那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是间接性地看着他们长大,他们从小就在我这里购买文具,对于他们的努力,我也是从他们母亲的口中获知,他们的优秀不是于生俱来,他们的优秀是他们的父母,费尽心思高质量的陪伴与坚持循循善诱的结果。

自小学入学起,他们的父母就严阵以待,认真地对待每一天。

一、二年级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爱好,三、四年级学校学生在学习方面两极分化,他们做孩子的助力器,时刻关注孩子学习,帮助孩子变得优秀,让孩子处在班级及学校优异的位置,让孩子在心里上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加入优秀的队伍,优秀的同学与老师的关注又成了另一大助推器。

五、六年级,他们的父母深感课堂知识喂不饱孩子,他们带孩子到处访名师,听讲座,获取优质教育,从不吝啬用钱去买知识,让儿女用成绩获取优质中学的教育机会。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外放任自由时,他们的孩子在书桌前、在辅导班,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睡懒觉时,他们陪着孩子风里来雨里去,风吹日晒,在黙默坚持着。

小学时的自信与好习惯,让他们到了好的初中,遇到好的老师与成绩优秀的同学,更让他们如鱼得水,再加上他们的父母与老师互动的勤,问候得多,成绩与成就让他们的儿女越学越感到前途一片光明,越学越有动力,从父母开始压迫式地要他们去学,变成了他们自己要学,与自己想学。

还记得那女孩上小学时,我曾问过她妈妈,以后希望她女儿考那所大学,她妈妈告诉我,她希望她女儿大学能上北大。原来这就是原因,一切因为她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母亲就为孩子树立了目标,为着那目标她们才能不烦日子锁碎,才能不惧风雨一直向前。

为孩子树立目标,就是为自己树立目标,他们很会理性的思考问题,也能坚持去做,这就是不平凡的地方。

做父母的首先要确定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坚定了目标,就必需要为之准备与努力还有坚持,去深入思考那样做是对,那样的是错,只有在父母的带动与影响下,孩子才能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优秀孩子。

我的回答,希望能启发你的思想。


晨光祁祁店希望之光

现状及原因简析

初中学生,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按理讲,学习对自己的意义,以及自己该担当些什么责任等道理,是应该明白的。但事实真的让家长和老师失望。

现在,许多初中学生不想学习,对学习几乎丧失了兴趣,没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校混日子。对家人、对学校和老师,甚至对自己,似乎毫无关系,缺乏责任担当。家长和老师拿他们也没什么良策。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庭方面,家庭条件变好,家长长期惯宠等。二是学校方面,过度追求升学率等观念作祟,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等。三是社会方面,"读书无用"的社会现实,依旧普遍等。

对待初中孩子"不想学习,不愿担责”现状的几点建议:

1、家校联合,加强对孩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教育。家长和老师应以大量的社会实际案例,向孩子长期贯输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孩子明白,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将寸步难移。

2、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应体现公平性,不能歧视任何学生。应将学生的发展进步当作教育的目标,而非仅仅升学率。

3、家长应给孩子确定一个学习目标,但必须符合孩子实际,切忌过高要求。对于不想学习的孩子,发给他各科的学习制定一个相对较低的目标,使他稍加努力便可达到,然后逐步提高。并要对他每点小进步及时予以表扬与肯定。

4、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对成长有益的爱好和兴趣,并予鼓励与支持。不想学习的孩子,一般有他自感兴趣的爱好或特长,只要是正当的、有益的,家长应给予支持,并以这个兴趣爱好的发展带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对这种不想学习的孩子,家长不必再人为加重其学习压力和负担,如参加校外辅导班等。只需要求他在学校能安心学习足够了。


三味聊心屋

应邀回答。孩子要从小就树立学习的目标!养成学习的好习惯!这样孩子就会从小认真学习,成为好学生。并且,不管在小学、初中、高中任何阶段他都是好学生是爱学习的孩子。



从题主的问题里看出,题主不是一个很负责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空白,不然不会说:“孩子上了初中依然没有责任没有担当……”这样的话。



题主作为家长,从小没有给孩子指明方向,给孩子培养学习的好习惯。指望孩子长大自己能懂得学习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家长你是很失职的!你

给孩子的所谓责任和担当是什么?你让孩子知道了吗?你也真心大!想让时间替你告诉孩子啊!



从题主的问题里,还知道了这样一个信息。题主一直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学习,只是指望孩子大了就会懂的学习是为了父母给他的责任还有他自己的担当。可结果是时间没有让孩子变成题主想要的那样。



题主把教育孩子当守株待兔,想一劳永逸,其结果让题主很失望。那我告诉你,是你把孩子变成这样了!神仙也救不了了!谁人也不能替你让孩子醒悟!因为现在“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据我所知,好学生永远都会自主地完成作业,不用父母跟在屁股后面催。到了初中还不知道学习的孩子,大都是学习不好或自知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所以放任自流。


这个冬季很漫长

孩子上初中了还不知道学习,无点任感无担当,这样的家长就要反思一下,以前你对孩子是如何教育的,是不是,孩子,你的事就是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你越想让孩子专注学习,孩子越不用心,并且变得无责任感无担当,是你不让孩子担当的,怎样让孩子学会有担当呢?那就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你可以把孩子带到你的工地上,让他体验一下你的工作,或者你每天劳累让孩子给你捶捶背,洗洗脚,或者你故意弄个什么伤展现给孩子,让孩子知道你挣钱不容易。



另外一个就是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可能一开始他不愿意干,那是你惯的,你可以给他点简直的家务活,干完多夸几句,千万不要给什么奖励,孩子听到夸奖就有了兴致,
慢慢地再给他固定的家务活,让他每天干,时间长了他就有责任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