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外樓》導演蘇舟接受專訪 飲食文化也有家國情懷

蘇舟導演的新劇《樓外樓》一經播出就取得穩居第一的收視及極高的口碑,劇中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佳餚以及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讓觀眾欲罷不能,稱讚其為史詩劇版“舌尖上的中國”:“被宋嫂魚羹、西湖醋魚勾起了美食回憶,又被扣人心絃的劇情吸引了注意力。”導演蘇舟表示:“這部劇裡請了樓外樓的專業大廚,力求將飲食文化拍得色香味俱全、有質感,讓觀眾能有味覺感。”

該劇以杭州餐飲名店樓外樓為故事著力點,圍繞洪家寶、洪家柱兄弟蛻變的成長曆程,講述了他們在軍閥混戰年代如何將樓外樓經營妥善,又是如何肩負起家與國的責任的史詩年代劇,展現了中國商人修身、齊家、立業、報國的風骨,弘揚了中華兒女堅韌不拔的精神。該劇將江南的飲食文化全方位地展現出來,通過一座百年名店的浮沉數載,見證了中國歷史變遷,也將其烙印上中國商人的家國情懷。

《樓外樓》導演蘇舟接受專訪 飲食文化也有家國情懷

發展中人物講述發展中故事

優秀的影視作品離不開精彩的故事。蘇導一直強調:“影視劇能吸引觀眾的只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樓外樓》的劇本經歷了兩年錘鍊,只為給觀眾呈現一部劇情緊湊、不含水分的《樓外樓》。”劇中,洪家寶、洪家柱兄弟在動盪年代裡一面要經營酒樓,一面還要在各方勢力鬥爭中巧妙應對,商戰的元素增加了劇情的緊張感,而特定時代下的局勢更是讓劇情多了點不可預測的神秘感。用蘇導的話說,就是“一切都是曲折發展的”。

《樓外樓》裡的人物去除了臉譜化弊端,刻畫出三維立體的人物形象,比如主角洪家寶,甫一登場是個不務正業的二公子模樣,風趣幽默有急智,然而卻不夠穩重,被觀眾認為是“不讓人省心的少爺”。對於這個角色,蘇導表現得十分喜歡:“洪家寶是一個一直都會有性格瑕疵的角色,但瑕不掩瑜,他身上的華商風骨與家國情懷令人非常動容,他的成長相信會引起觀眾的共鳴。人很複雜,不能片面地刻畫。雖然我會通過服裝、造型等一些小細節的點綴將人物的特徵表現給觀眾,但每個人物都是發展狀的,只有發展中的人物才能推動劇情發展,而劇情的發展又反向推動人物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樓外樓》導演蘇舟接受專訪 飲食文化也有家國情懷

華商風骨凝聚民族自信

蘇導將《樓外樓》定義為年代商戰劇。曾經執導過《白銀谷》、《中國商人》等收視口碑皆佳的商戰劇,蘇導表示,“商戰”的最終走向都是“商和”,《樓外樓》也不例外。在蘇導眼中,自古以來的大商人都具備高遠境界,他們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之一。該劇中,無論是對手的強勢打壓,還是軍閥混戰下權勢更迭,樓外樓如何屹立不倒牽動著觀眾的心絃。

正如故事內容對於影視劇至關重要,掌權者對於家族企業的安危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洪家寶在樓外樓遭遇巨大危機時毅然肩負起振興餐館的重任。他具備商人的智慧與風骨,多次將樓外樓化險為夷。蘇導強調好作品需要表現出人物的風骨,傳達出故事的溫度:“這樣才能促發觀眾的共情感。現在的年輕人為實現自我價值,沒有丟失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這與洪家寶身上的華商風骨大同小異,我相信這部劇能讓年輕觀眾引起共鳴。正是無數個像洪家寶這樣的有志青年一代代的拼搏造就了今天的中國,無形中也增長了國人的民族自信。”

“以人為本”累積成功之石

在蘇導看來,樓外樓揚名天下,且屹立百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直到今天所提供的絕大多數菜餚都面向基層百姓,它傳承著‘果腹即美食’的概念,如此才能在風雨飄搖的年代屹立不倒、蒸蒸日上。《樓外樓》在創作過程中也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百姓的審美負責,才能贏得百姓的口碑。”

“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著中華五千年的人文精神,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魅力。《樓外樓》正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創作要求,才能經受住觀眾的考驗,觀眾直贊:“每一集都能感受到劇情張力,是每集都要追下去的節奏。”《樓外樓》在細節處都經過主創人員的反覆推敲,秉承“尊重歷史,尊重觀眾”的原則,蘇導表示:“在前期準備中,我們對《樓外樓》時代背景所處的年代做了詳細的解讀,具體到細枝末節,比如劇中出現的行政機構,對於它的名稱、佈局等我們都做了非常詳細的研究,包括劇中出現的歷史人物都真實可查。所以,《樓外樓》是一部很紮實的劇,可以經得起歷史及觀眾的推敲。”

《樓外樓》正在央視一套每週一至週四晚黃金檔8點熱播。該劇由中央電視臺、拉風傳媒、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出品,蘇舟執導,張鐸、秦海璐、葉璇、蔣毅、奚美娟、丁勇岱領銜主演,劇中演員的精彩演繹也讓觀眾大呼過癮:“太喜歡老戲骨之間的飈戲了,十分帶感。”而出品公司拉風傳媒旗下藝人也有著不俗的表現,王靖雲還原了洪家秀的古靈精怪,也不失大家閨秀的秀外慧中,是個思想進步,敢愛敢恨的人。於洋飾演的阿幹則是不太“討喜”的角色,但他用精湛的演技將阿幹豐富的心理層次演繹得十分得當。正如蘇導所說,每個人物都在曲折發展中,他們將成長為怎樣的人物,還要到劇中一看究竟。

《樓外樓》導演蘇舟接受專訪 飲食文化也有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