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谷绘就壮美画卷

美人谷绘就壮美画卷

美人谷绘就壮美画卷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地处高原腹地大渡河畔的丹巴县,以交通快速提升、经济全面发展、民生极大改善生动展现出改革开放40年来高原藏区波澜壮阔重大巨变。

◎张黎萍

老支部书记 我们和全国都连通了

丹巴县科尔金村,离该县县城约15公里,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上。2008年和2016年初,当地党委政府分别启动修建了4.6公里的毛坯路和水泥硬化路建设,极大的方便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路通了,我们和全国人民都连通了!”说起这条通村公路,已经66岁的老村支部书记罗光富感慨万千,“都是共产党好啊,国家政策好啊!你看,现在路通了,我们村里面的基础设施、农网改造、安全饮水,还有风貌改造,样样都搞完了。原来我们走小路到县城至少4个小时,毛坯路修好后1个小时,水泥路修好后最多40分钟。”

“很多年前,这里没有路,我们下山去上学都要绕道岳水坪,早上6点出发,单边要走一个半小时,迟到了就不让进教室,遇到下雨天是最恼火的,在岳水坪那个涨水点,只有搭两根木棒走过去,很多娃娃都掉下去过,掉下午只有靠自己爬起来,继续走。”罗光福老人一讲起往事就滔滔不绝。

村里路通了,生财致富之路也通了。据科尔金村村长罗朝强介绍,目前,全村150亩土地已流转给了县农牧局引进的专业公司发展甜樱桃产业,前三年按每亩每年500元补贴给村民,后每年按100元递增。村委会在该项目上每年还有7至8万的集体收益,村民们在公司里打工,男工90元/天,女工70元/天。

如今的科尔金村,已然换上了“新装”,家门口就能挣钱了;孩子们上学不用绕路了,崎岖小路变大道,小轿车再也不是城里人的专属代步工具,村里已然见惯不惊;再也不用吃馍馍充饥了,老百姓家里蔬菜、水果啥都有了;也不用排队担水喝了,自来水管安到了家家户户院子里;生病更不用担心不能及时就医了,村里就有卫生所;现代发达的通讯网络代替了过去的手摇式座机、BB机、传呼机,村民通过网络便可以遨游世界了。

“十一五”期至今,先后实施了“交通三年攻坚战”和“交通先行战略”逐年实现了交通建设的提档升级,仅在该县农村公路建设上就投资6亿多元,相继实施了6条96公里通乡通畅工程,建设通村通达172个村1401公里、通村通畅144个村963.28公里,新修桥梁26座;建设县级客运站1个、乡镇客运站点7个、村招呼站164个,开通了城市公交;甲居藏寨旅游环线、聂呷-巴旺环线公路建成使用;近三年来,该县完成了省道211线瓦丹路丹巴自建段改造,省道303线升级为G350线、省道211线刷丹路升级为G248线,改变了丹巴县没有国道历史。

旅游接待户 生活跟城里人一样了

5月的丹巴,正是旅游旺季,五湖四海的游客们纷至沓来,可忙坏了搞旅游接待的村民们。“益西初,今天的房间还有没有房间可以订出去?游客些都下午到吗?晚饭的菜准备了没有?今天晚上有七八桌哦,喊厨师弄(准备)得了。”聂呷乡甲居一村姐妹藏家庄里一片繁忙,老板桂花催促着服务员。

桂花是甲居一村的村支部书记,还是全国劳模,她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走上了靠乡村旅游致富的道路。据了解,姐妹藏家庄于2000年开始营业,从最初的年接待量几百人,到如今年接待几千人,年收入从1000多元到增长到50至60万元。桂花对此深有感触:“我们都是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老百姓,从没有想过可以靠旅游接待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房子、车子都有了,吃的穿的都不愁了,感谢政府把旅游产业搞起来了,让我们的生活就跟城里人一样富裕了!”

同样,位于该县中路乡的东坡藏家庄从2002年开始从事旅游接待,当年的年接待量也只有几百人,如今已然翻番至几千人,年收入从1万余元到今天的20余万元.....

在中路乡,还有一家乡村酒店名叫“香香藏家乡村精品酒店”。女老板徐顺香介绍:“过去因为路不好走,好多种的水果成熟了卖不出去,都烂到地头,喂猪都不吃,还有农产品也是,放久了就生虫了根本卖不出去了。那个时候可能一年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吧。”

“但现在,道路好了,县上帮我们打造升级,环境也越来越好,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像每年的黄金周,我们家的客房每天爆满,平时再卖点农副产品,真的是坐在家里面就可以挣钱了,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搞旅游接待以后,儿子女儿都供到大学毕业了,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徐老板娘笑言。

“香香藏家菜好吃,游客都爱去,他们家一年下来,起码也要挣个七八万嘛。”热心的邻居爆料。

近年来,丹巴县委、政府在旅游相关项目上的投资上亿元,各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服务、各类景区景点打造等日趋完善。相继编制完成《丹巴县旅游发展规划(2014-2025年)等旅游规划,并相继投资1.5亿,创建了全县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甲居藏寨景区。同时,已包装策划投资达11个亿的10个景区业态提升项目。结合交通+旅游完成了G248、G350丹巴段道路沿途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完成了瓦丹路、小丹路等沿线公路旅游标示牌、观景台、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最美景观大道丹巴段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公路沿线节点打造项目。

截至目前,全县宾馆68家,乡村民居接待挂牌户89户,旅游民居接待户数达160余户,总床位达5000余个,因旅游而让生活富裕起来的老百姓数不胜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