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稻田裡養它,一水兩收,年賺二十萬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生態農業逐漸取代傳統農業,不僅僅是生態農業產生的經濟效益更高,更重要的是生態農業產品更健康,更符合現代人對健康食品的追求。而稻田裡養殖小龍蝦,作為一種新型種養模式,越來越受農民朋友歡迎,東黃村的楊進就採用稻田小龍蝦共生,一水兩收,年賺二十多萬元。

農民在稻田裡養它,一水兩收,年賺二十萬

楊進今年五十二歲了,一直就靠種植水稻為生,最近這幾年小龍蝦火爆,所以有了養殖小龍蝦的想法,經過了解看到了稻田裡養殖小龍蝦這種新型種養模式。為了搞好稻蝦共生這種新型種養模式,從來沒有出過省的楊進還專門跑到了浙江學習了一個多月的養殖技術。

農民在稻田裡養它,一水兩收,年賺二十萬

有了技術自然就能種好稻穀養殖好龍蝦,楊進常說,稻田裡有了這個小龍蝦也就意味著稻田裡有了管家。因為小龍蝦在稻田裡能夠消滅害蟲,覓食活動又有助於稻田鬆土、活水、通氣,增加水溶氧量,它的排洩物則是很好的肥料,促進水稻的生長,稻蝦共生不僅稻田不用噴灑農藥,而且也不用給小龍蝦餵食,這樣無論是小龍蝦還是水稻都是真正生態健康。

農民在稻田裡養它,一水兩收,年賺二十萬

雖然楊進的稻蝦共生基地離城裡較遠,但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通過短短6年的發展,他的生態小龍蝦就供不應求。他告訴我們,他採用的是“一稻兩蝦”養殖模式,也就是一片稻田養春、秋兩季蝦,春季生長快,50天就可以出售,而為了防止近親繁殖,每年夏季都會重新投放蝦種,這樣就能保證秋季有個不錯的收益。同時,楊進也給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一畝田可以收穫生態稻1000斤,每斤2.5元,水稻產值25000元;兩季收蝦1200斤左右,每斤15元,產值18000元,綜合下來,一畝田可以產生2萬元的產值。這幾年,楊進通過稻蝦共生的種養模式,年收入達二十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