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會犯“粗心”的毛病,追其原因到底是什麼?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小學的學生,比較常見的問題主要是幾個:孩子沒興趣、粗心、磨蹭、理解力差、毛

躁、計算能力差、走神、不上心、坐不住、招惹同學、插話等等。

今天,我們主要針對“粗心”來談談,“粗心”到底是什麼回事,如何改變孩子的“粗心”問題。


例如,一位家長給我發來的消息:

翼翔老師,我的孩子 ta 不是不會,就是老粗心,每次都要錯一到兩個,最讓我

惱火的是,錯的還都是簡單的。該教育也教育了,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可怎麼

就是改不過來呢?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辦了。這一次考試,又是一個小錯誤,得

了 98 分,班裡面滿分的有 6 個。我都快要被 ta 氣死了!孩子這粗心的毛病能

改過來嗎?

這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家長很焦慮。

可以這麼說,只要你願意改變,那麼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可以轉變的!

粗心這個問題,當然也不例外!


一、粗心是人們在生活學習中的一種常見現象

這不僅孩子身上存在這種毛病,在我們

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

回想一下,作為家長的你,平時是不是也容易出現一些粗心的事情呢?比如:

煮菜的時候多放或者忘記放鹽?

出門忘記帶鑰匙?

購物的時候忘了帶錢包了?


之所以我們關注孩子的粗心的問題,是因為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現得更明

顯、更突出。同時,因為對比,我們會放大這個粗心問題帶來的後果。比如:一

個會做的簡單的題目出錯,導致考試只得了 98 分,沒有滿分。我們感到惋惜,

感到本來應該得到的成績沒有得到,所以放大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二、你對孩子粗心認識可能存在的三個誤區

誤區一:孩子主觀不努力

最典型的說法就是,他不是不會,就是粗心!平時都會的,考試就是會錯!

誤區二:過度關注學習,忽視生活中做事的條理性

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只要把學習弄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媽來負責。

即便不這麼說,行動上也是如此。家庭的事情不需要孩子參與,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的學習,目標就是100分。

誤區三:簡單單調的重複,形式枯燥,造成孩子心理疲倦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這次100個計算,又錯兩題!再來一張,直到全對為止。

其實,你這是用錯誤的方法來調整孩子的粗心。

有個一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時會抄錯字,媽媽為糾正他的錯誤,規定,抄錯一個字,罰 20 遍。孩子有次錯了 5 個字,被罰寫 100 個字。孩子本來寫字就慢,

再加上寫錯了擦掉重新寫,結果本子也被擦爛了,這時媽媽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

怒火,一陣疾風暴雨式的數落,孩子為了保護脆弱的自尊心,也頂起嘴來,結果

讓媽媽更生氣。

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的?真實的情況很可能是:孩子繼續出錯,而且越來越不願意寫作業,寫作業越來越慢,經常性的走神也出現了。

三、如何解決粗心問題?

方法一:允許孩子有少量錯誤

各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是不一樣的。所謂的檢查,其實就是人的一種自省能力。這個能力需要到了一定階段才能發育,一般三年級之後就可以領會如何檢查。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家長對孩子成績的焦慮,這種焦慮當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學校老師傳遞過來的。大家都認為,會的你就一定要對。大人給孩子的感覺就是,考了98,如果是因為一道簡單的題被扣分,也是不可原諒的!


方法二:多種方式輔導孩子學習

別簡單粗暴的哪裡不會練哪裡。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是計算不會,我就每天給孩子來個幾十題,天天錯,天天寫。

其實,很多時候,這是因為孩子厭倦了,沒法集中心神而導致的出錯。

換一種方式,讓孩子用別樣的方式訓練,往往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

比如:筆算累了,能不能和父母比賽一下心算,每人給對方出10道題,看看誰獲勝?

應用題不理解,能不能改成:用熟悉的事物編幾道題?

能不能把換位思考,讓孩子設計一個易錯題來考考大人?


方法三:親子關係的和諧是最關鍵的

高效率的學習,必須保持一個開放的心。如果孩子內心是封閉的,那麼學習效率肯定低下,粗心的毛病就容易犯了。

作為父母,要適當的寬容(這裡不是從容孩子的錯誤)。積極的面對孩子的錯誤,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改進,效果是最好的。

現實情況是,孩子根本不願意跟父母說話,不願意聽。這裡的根本障礙就是沒有好的親子關係。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原因1:孩子學習品質不足】

理論:首先,粗心不是孩子的錯,是孩子學習品質的不足;學習品質,它包括三個主要的元素:第一個就是學習的態度,解決的是愛不愛學;第二個是學習能力,就是你能不能學、會不會學;那第三個呢,就是學習的行為,你做的是不是正確、對不對。學習品質指的就是能夠反映兒童自己以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的傾向,包括的態度啊、習慣啊、風格呀、行為呀、能力啊,他不是指兒童所要獲得的那些知識和技能本身。而是指的兒童自己怎麼樣去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傾向、風格、態度、習慣等等。所以說粗心只是我們普通人看待學習孩子學習的一些表面現象,故:“粗心”不是孩子的錯!學習能力組成的要素分為兩個因素:第一呢,就是智力因素。第二呢,叫做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還有編碼能力、感知與運動能力、還包括了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這都是學習能力。非智力因素屬於學習品質中學習態度的部分。比如說學習的動機、學習興趣理論、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這叫非智力因素,和聰明不聰明沒關係。

舉例:有的孩子,你看他先天不夠特別聰明,但是因為他動機學習的動機很強,對學習很有興趣,而且學習習慣也好,學習方法也科學啊,有很多幫助學習的先進的工具,那麼他的學習能力有了,他的學習成績也不會差。那麼從心理學上總結:學習能力包括:注意能力、記憶能力、言語能力、想象創造力、應對考試的能力,還有自省的能力,能不能反省,還有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還有合作組織、情緒管理缺一不可。

第一個兒童學習的途徑就是看。你要反覆。為什麼小學生就要反覆寫三個詞,那個字要寫十遍吶,等等等等啊。為什麼呢?就是視覺是通過眼睛把知識傳輸到大腦裡面的,眼睛是視覺器官,用它來接收傳達外界光線的明暗、色彩、形狀,產生對外界的人和物的辨別與記憶的能力。沒有眼睛,你這個學習途徑就會少。他也必須達到一定的能力,你光看見還不行,你看見了你還要用手來把看見的東西再寫一遍,這叫手眼協調,視覺的第1種能力。第2是視覺的廣度,就是你一看是二十個字一行,還是看三個字兒五個字,甚至是指讀、用手指頭指著。你讀一個字,指一個字,指一個字,讀一個字。那麼還有一個就是視覺的記憶,看了就記住了。還有視覺的順序,12345678還是先紅後藍這個是順序就是編碼的能力。那麼還包括視覺的辨識,我們剛才說b、d、p、q這幾個是特別容易混淆的。那麼這個視覺的辨識力,你看到就是一個視覺的能力,他包含了這五種:手眼協調、視覺廣度、視覺記憶、視覺順序和視覺辨識,這是一個很科學的一套學習的理論。需要專業的感統訓練機構才有。

舉例:閱讀同樣一本書,有的時候孩子為什麼看得慢,有的為什麼看的快,別人比如說五個小時看一部中長篇小說,那有的人兩天他也看不完,為什麼呀,就是他的視覺的廣度不夠。把這個視野它只能看一個字,看兩個字,甚至看完了他的視覺記憶還不行,看完了,然後一翻片兒啊,這個考試卷子,然後他就忘了,然後翻過來再看。你看這就影響了你學習的速度和效率了。這些能力通過訓練都可以提高。

第二個兒童學習的途徑就是聽覺。聽覺是人類通過耳朵來學習知識的方式。語言的基本能力是聽。聽語能力是觀察孩子能力的第二方面。特別是文科啊,還有英文啊、漢語等等這個都是。那麼在這個聽覺呢,他又分四種能力,第一個就是聽覺辨識,第二個也是聽覺的廣度,你能夠你看我們成人在做記錄的時候,有的人記錄特別快,為什麼呀,他的聽覺廣度比較寬,他就能聽二十個字,然後它就能記下來,有的人就能只能記四五個字,後面的人就記不下來了,甚至有些成人就會說等一等,再說一遍,或者你慢一點停一下等等。這個就是在早年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力的訓練不足不夠。還有什麼呢,聽覺的順序不能顛倒啊,那這個也是通過訓練來完成的。還包括了聽覺的記憶,這四種能力。

第三個兒童學習的途徑就是動作。動作是通過運動把感知的世界傳入大腦的過程,所謂動作發展就是指身體的大肌肉,通過肩膀、關節、軀幹、四肢、膝蓋等部位表現出的爬坐走跑跳等大運動的能力。大運動的能力,孩子特別小的時候基本都是靠大運動,而上了學、上了幼兒園開始就有一些精細的小肌肉的動作。那麼這些動作呢,是幫助我們完成學習任務的很重要的一個能力。有的人書寫能力差,他為什麼寫的慢啊,他不是他拖沓也不是他不怎麼愛學,和態度沒關係,而是他能力達不到啊。比如說感統能力啊,不夠協調或者小肌肉的控制能力不足,別人寫的很流利寫的很快,他就會寫得很慢,因為他這方面的能力不夠平衡。那麼這個動作的能力就更多了,比如說速度、變化、鬆懈、肌力、平衡、方向、協調、韻律等等等等。

舉例:比如說熟練的廚師,比如說那個一根面的拉麵哥。他在那個拉麵的時候,就像舞蹈一樣。有些大師傅端著炒勺炒菜那個平衡就像音樂一樣啊,你比如說打燒餅那些師傅,那麼他的動作達到了非常完美的那種協調。這個更是通過訓練實現這個感統能力的提升呢,

方法:一個是通過跳繩,再一個就是游泳,還有一個就是爬樹啊這幾個最好的感統能力的訓練,那麼孩子學習成長,以後他要通過什麼樣完成一些精細的動作,比如扣扣子啊、穿珠子呀等等。這些來訓練孩子小肌肉的控制能力,這樣他的握筆書寫的速度就會好很多。

總之,優秀是練出來的,孩子只有能力上去了,學什麼東西也就快了,也不會粗心了,也就更專注了。


【原因2:前庭覺失調】

例如: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頻繁地改變注意對象;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等等。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把收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會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感覺統和前庭覺失調的孩子注意力都不集中,大多數在走路前沒有充分爬過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習中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的協調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取有用的信息,許多感官信息未能傳遞到大腦,從而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


【原因3:態度不認真,責任心意識不強】

有些孩子對學習本身缺乏責任心,潛意識裡沒有把學習當作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敷衍了事的態度聽課,因而對知識的理解囫圇吞棗。做作業時敷衍塞責,馬馬虎虎湊合著做完,對於做錯的題目,也覺得沒所謂。這種情況通常是早期家庭教育中沒有培養孩子正確面對學習的態度,沒有建立孩子在學生時代對學習知識的責任心意識。


【原因4:思維能力造成的粗心】

比如:孩子計算420÷42=10、630÷63=10這些口算題後,接著計算440-44時,由於思維定勢孩子往往會把減法錯算成除法,即440÷44=10。再如整數加法的法則是“數位對齊,個位算起”。孩子在計算小數加法時卻習慣性的將末位對齊,導致出錯。還有一種情況,有的孩子思維單一,逆向思維能力弱,在做文字題的時候,45除以5加上21乘以6的積,和是多少?會列式:45÷5+21×6,但是如果給孩子式子,讓他反過來列成文字題時,就會遇到困難。


【原因5:心理負擔過重導致】

一考試就錯,這種就是典型的由於對考試的心理負擔過重,過分緊張造成的粗心出錯。我們常說考試發揮失常,也指這種情況。由於孩子的心理素質較差,面對諸如期末考試這種比較重要的情況,孩子很容易產生慌張、憂慮等不良情緒,甚至生理不適,導致不能專心處理題目。


【原因6:不良習慣導致】

學習是一項龐大、複雜、精細的工程,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從對生活習慣的培養做起,你會發現很多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在生活中也是邋邋遢遢、丟三落四的。因此,家長要多關注孩子面對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耐心的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


朱老師說育兒

一看到“孩子粗心”四個字,很多家長就會立即警惕,畢竟考試時因為粗心,本來會做的題出錯丟分,真讓家長們乾著急!

在您擔心孩子“粗心”之前,請先想想,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粗心的問題?

比如,出門鑰匙忘帶啦,傘了?工作中重要的事忘記通知啦?

忘記給朋友回覆消息啦?忘記……

是的,我們大人也會粗心,當然,我們比孩子做得好的是:會“長記性”!

那麼,請再回想:你是怎麼長記性的?

是不是出門前會仔細檢查一遍?是不是會把重要的事記下來?或者給自己定鬧鐘提醒?


其實,我們大人克服“粗心”的辦法就是——藉助固定的行為習慣來要求自己,從行為上去改變。

所以,孩子改變“粗心”毛病的方法也是——從行為習慣上著手更有效。


下面我們來具體舉例說說:怎麼塑造孩子細心、細緻的行為?

首先,必須承認在粗心的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

首先看看,平常我們如何判斷“粗心”對做錯題的影響?

1.“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很多時候,就是熟練度不夠!

2.“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考察一下,這個題包涵的基本概念孩子全都清楚嗎?

3.“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那就留意平常做題的準確率,平常做題爭取一遍作對嗎?

其實,以上三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都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解題習慣。

比如,掌握新知識的方法,如何幫助孩子熟練調用學習到的新知識?

如何幫助孩子從掌握概念開始學習新知識?

如何幫助孩子慢下來,爭取每一次都能把會做的題做對?

我們具體說:

1、本來會,不熟練,一著急就做錯了:

剛學會的新知識不能熟練運用,這個時候,要多練一些類型相似的題目,先讓孩子不斷能作對,積累運用新知識的成就感。在孩子掌握後,可以進行知識的延伸變化訓練,然後激發他自己找方法,總結新知識的解題方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激發他的創新力和成就感。


2、孩子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孩子認為自己本來是會做的,而且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Ta 只看過1-2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麼?並未深究。在題型、考察點變化的時候,在考場有壓力時,本能的運用最先想到的知識,而沒法靈活運用知識。

這時候,請孩子試著來講解題目,確保孩子確實理解了題目。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不斷髮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教是最好的學,有時候為了講明白,孩子們必須把每個知識點都吃透,能幫助深化知識。


3、其實,最冤枉的是審題,

跳讀、審題錯誤很大程度上要關乎“注意力集中、閱讀細節”,最好能刻意練習“逐字逐句”的閱讀。

其實,對孩子行為的訓練,習慣的養成,不只是在學習中,而是融入到生活中。

所以,如果在學習上練習集中注意力、逐字逐句的閱讀有困難,在生活中其他喜歡的事情上來鍛鍊,是最好的。

生活中,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給他們創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在學習上;當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情上的時候,家長不要刻意打擾,讓他們在無形中學會集中注意力。還有,通過孩子對愛好的事能長時間專注來引導和鼓勵孩子,這樣沉浸式體驗也能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刻意練習是學會一個方法、技能、思維最好的辦法!養成細心、細緻的習慣同樣也需要刻意練習,希望家長在孩子的行為養成上給予更多陪伴和鼓勵。


嘟小熊讀童書

謝謝!“粗心”這個毛病並不是孩子獨有的,成人也會粗心。總結我們生活中常範的粗心表現:

1、忘記。比如忘記帶鑰匙、忘記帶水杯、忘記關煤氣,筆記本想不起來放哪裡了、眼鏡找不到放哪裡了等等;

2、錯別字太多。如果是孩子,表現為作業抄錯題、計算錯誤、如果是成人,表現為工作出錯、信息錄入錯誤;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減少粗心毛病的發生呢?

1、休息好,不熬夜。孩子學習太晚,睡眠不足,自然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成人也一樣;

2、學習、工作養成習慣不好,沒有養成勤檢查的習慣。在我剛剛工作時,有次把”申請資金撥付”打印成了“申請獎金撥付”,領導看後幽默的說:“工資還發不下來呢,還想獎金?”,可以說錯了一個字,差之千里。

檢查也是有方法的,一定要每寫或者錄入完一句話、一個短語就去檢查,不要等整個作業或者文稿完成後才去檢查;

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擔心自己遺漏細小的事情,可以找個小本子、便籤本隨時記錄下來。比如早上的時間比較緊張,如果擔心自己忘記關煤氣,忘記拿鑰匙,可以用標籤紙貼在門上:出門檢查煤氣、帶鑰匙!!!這樣每天出門時都看到提醒,自然不會忘記。

4、不要把事情安排的太滿,顧彼失此,自然目不暇接,忙中出亂。一定要做好計劃安排,一件事完成之後,再去做另外一件事,不要同時開始好幾件事,或者經常被打斷,中途開始新的任務。

改掉粗心的毛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耐心,多做總結,堅持不懈。千萬不要對自己的大腦有謎一般的自信,因為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最後祝孩子身體健康,學習愉快!


秦凌

粗心,很明顯就是不細心。考試的時候,明明自己會做,可能多加了一個零,或者少寫了幾個字,結果卻不理想。

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毛病,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與性格有關。



樂嘉老師把人的性格分為紅黃藍綠四種,一般紅孩子都是屬於大大咧咧粗心大意沒心沒肺丟三落四的這種,不但作業寫的一塌糊塗,就連考試也不仔細讀題,字往往寫得也不認真,甚至丟課本丟作業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和家長應該從學習習慣抓起, 比如固定的時間,每天必須練30分鐘的字;每天寫完作業以後把書包收拾好;寫完作業或考試的時候至少要檢查一遍……

二.視覺感統失調。

剖腹產的孩子沒有經過產道擠壓, 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觸覺和本體感的體驗和學習,容易導致感統失調。

視覺感統失調是感統失調的一種,表現在學習上就容易產生讀寫障礙,比如讀書常會出現跳行、翻書頁碼不對、抄錯題目等視覺上的錯誤,並易產生疲勞,寫錯字、算錯數和看書串行等。這在大人看來就是粗心大意,孩子其實不是故意的。



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最好的訓練就是爬行。爬行訓練可以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開發兒童的潛能。有的早教機構說,孩子一生爬行的時間應該達到800個小時,最少不能低於500小時。這就要求孩子在6到8個月的時候,儘量的讓孩子多多爬行,不要用學步車學步帶干涉他正常的生長髮育過程。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可能就要用更多的時間去彌補。

如果瞭解了孩子“粗心”背後的真實原因,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沒那麼生氣了。幫助孩子變得越來越好,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有書蝸牛媽媽育兒

孩子總犯粗心的毛病,追其原因主要還是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學習的時候,沒有為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生自己學習底子也不紮實,粗心說白了就是沒有吸收消化知識而拿“粗心”做藉口。


怎樣改善孩子粗心的毛病

一般“粗心的孩子”性格都比較急躁,那麼首先家長需要分析孩子的性格,然後針對性格制定一些相關親子游戲或者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鍛鍊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每次孩子粗心時候,家長不要打罵或者兇孩子,而是通過和善幽默的口氣跟孩子指出來,讓孩子真心實意的接受。

如此幾次以後,孩子真心接受並認可到自己粗心的缺點,那麼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交流並一起改善。家長切忌嘮叨嘮叨,不但無法改善孩子粗心的毛病,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孩子就會遠離粗心。因為每一件事都是由孩子自己完成,而家長協助監督,在此期間家長可以與孩子形成朋友關係,通過溝通交流養成良好的獨立自主能力,遠離粗心。


親子閱讀和書籍有很多關於粗心的繪本和故事,家長可以買來與孩子共同閱讀,並通過生活中的事例設計一次因粗心而造成嚴重後果的場景,以此和孩子共同面對粗心的毛病,並協助孩子改善。

豆媽親子閱讀

粗心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現象,很多大人的身上也會存在,但是粗心在孩子們的身上體現的更加明顯,更加突出。

孩子的粗心有很多種表現,在生活中表現為丟三落四,比如玩具買回家後,過段時間零件都不齊了,上學經常忘帶書包,書或者筆袋,放學後,忘了把書拿回來,或者老師發的卷子不見了,放學後是家長群最熱鬧的時候,經常有家長在群裡找書,找卷子,可見,粗心是大多數孩子的毛病。

孩子粗心表現在學習上就是錯誤率高,特別是一些簡單題目經常因看錯題,看錯數而出錯,甚至部分孩子漏題嚴重,在低年級階段,孩子粗心造成的錯誤,是成績出現差距的主要原因。

針對孩子粗心在生活和學習上的表現,我們來分析下粗心的原因並改掉這個壞習慣。

粗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注意力不集中。特別是7歲以下的孩子,很容易被外界所幹擾,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被其他信息干擾後,就會出現錯題、漏題現象,長時間發展就變成了粗心的習慣。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對孩子進行專門的注意力訓練,比如靜坐,要求孩子靜坐20分鐘;而是做作業規定完成時間,讓孩子有緊迫意識,這些都能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對於特別好動的孩子,還可以學下圍棋,對提高注意力集中很有幫助。

二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對知識點認知不清,不同知識點之間容易混淆,在做題的時候就會出現錯誤,看似粗心,實際上是基礎不紮實造成的。

針對這個問題,要加強基本功的練習,把每個知識點都學紮實,查漏補缺。

三是家長和老師們的暗示。有些家長會無意的說,我家孩子粗心,在面對孩子,別的家長的時候都這樣說,有事可能老師也會這樣說。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得到這樣一個心理暗示,覺得家長和老師給他貼了粗心大意的標籤,自己氣餒的同時,也自暴自棄不想改正了。

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和老師都要注意說法的方式,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過多負面的話,要對從正面進行激勵。

總結起來主要是這三點,要根據孩子的情況認真分析原因,區別對待,用心糾正,粗心這個毛病就一定能改正過來。


浩媽雜談

看似簡單的“粗心”其實也分很多種,要分析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1.單純的注意力問題。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天生的大馬虎。其實注意力是可以訓練和培養的,注意從小培養尤為重要。孩子在專心玩玩具的時候,不要總去打擾,問孩子關於玩具的問題,給孩子吃小零嘴,這些都屬於打擾。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做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譬如練書法就是一種很好的注意力訓練,能夠靜心。


2.沒有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馬虎犯錯這種事情人人都可能發生,即使大人也會,除了訓練注意力,我們還應該養成自我檢查的好習慣,從行為上避免,及時發現並改正錯誤。怎麼樣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呢?還是要從平時做練習做作業的時候入手,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才能有效地運用起來。首先,做作業不能拖拉,在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儘量提高速度,這樣能在考試的時候留出時間來檢查。其次,平時作業讓孩子自己做檢查。有些家長總喜歡包辦檢查工作,不給孩子鍛鍊的機會。還有些家長在孩子旁邊陪著作業,做一題說一題,一有做錯馬上說,這些都是不對的,非常不利於孩子自己發現錯誤。


3.注意力缺陷造成,這就不是單純的注意力問題了。這些孩子有閱讀障礙,比如把5看成3,心裡想的是乘號,寫出來是加號,這是由於孩子的視知覺發育出現了問題。對待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以安撫為主,不應該經常責備,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有嚴重讀寫障礙的孩子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在獲得一定的幫助下完成學習。


工科生媽媽大不同


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考試太粗心,明明會做的題卻做錯了,粗心是很多孩子會犯的錯誤,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粗心的毛病呢?

第一個原因是孩子性格焦躁,無論做什麼事只求快而不在意質量;第二個原因是孩子學習焦慮導致考試過度緊張,因而疏忽大意了;第三個原因是孩子的知識學得不紮實,有些題看似會做其實掌握得並不牢靠。那麼,怎麼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呢?

教孩子學會審題

有些題看似簡單卻很容易出錯,那是因為沒有看清楚題幹中隱藏的題意,所以教孩子學會審題是關鍵,做題時先別急著動筆,一定要先審題,弄清楚題意再答題可以大大減少出錯的幾率。

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作業

現在的孩子做完作業都是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這樣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認為檢查作業是家長的事兒,在考試的時候做完題孩子就不知道怎麼檢查,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作業,發現錯誤並加以改正,家長如果不放心可以再給孩子檢查一遍,如果發現有不對的地方,不要告訴孩子哪道題錯了,而要讓孩子自己再檢查一遍,這樣長期堅持孩子會逐漸變得細心起來,也學會了做完題就檢查的好習慣。

給孩子準備錯題本

家長要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讓孩子把出錯的題都記錄在錯題本上,並寫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出錯,寫得越詳細越好,再進行糾錯,經常看看這些錯題,考試前期重點複習錯題本上的題,查漏補缺,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也不要太過於在意孩子的成績,而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鼓勵能使孩子更優秀。


虎媽貓爸萌娃

孩子答題,家長一看,哎呀,這麼簡單的題也能錯?跟孩子指出來,孩子一看,呀,加號看成減號了!家長嘆口氣,嘮叨著:明明會做的,怎麼就這麼粗心?

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孩子做錯了題,家長檢查發現了,接著修改答案,交給老師。整個過程中,焦慮的人是家長,著急的人是家長,孩子呢?孩子只是簡單地改了答案,完全沒往心裡去。

這這不起眼的錯誤,孩子不承受任何損失,可能連不好意思的感覺都沒有。

“怎麼沒有損失?考試的時候一粗心,成績就上不去了啊!”

表面上看,成績上有些損失。可孩子真覺得損失了成績嗎。

不一定。

因為孩子多半會聽到家長這麼說:你看你,明明會做的,這麼粗心,錯了吧!

孩子往往會聽見前半句“會做的”,忽略掉後半句“錯了吧”。

看,對孩子而言,粗心是沒有損失的,因為自己完全是“會做的”嘛。

這就是貼標籤的作用。

給孩子貼上“粗心”的標籤,家長和孩子都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補償。家長覺得情況沒那麼糟糕,孩子覺得所謂的粗心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若真想讓孩子別那麼粗心,那就不要強調粗心這個理由,錯了就是錯了,就是學的不夠好,沒有別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