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零售領域的應用(一):幫助商家掌握消費者核心需求

人工智能應用的範圍很廣,包括:計算機科學、金融、零售、醫藥、診斷、重工業、運輸、遠程通訊、在線和電話服務、法律、科學發現、玩具和遊戲、音樂等諸多方面。

其中,在零售業方面,能夠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幫助零售行業獲取多個維度的用戶數據,讓商家更瞭解顧客的需求:

1. 用戶畫像、消費行為分析

人工智能在零售領域的應用(一):幫助商家掌握消費者核心需求

通過在在線下零售場景中佈局攝像頭等智能傳感裝置,幫助商家獲取全息的消費者畫像,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種族、衣著等屬性分析;以及基於人群的客流分析,如精確的門店客流、區域人數/熱度、收銀臺排隊時長、櫥窗展櫃客戶瀏覽量、試衣間使用次數等。同時,智能攝像頭也能捕捉並識別出顧客的消費行為及手勢,如坐凳試鞋,觸摸商品等。

2. 會員識別

人工智能在零售領域的應用(一):幫助商家掌握消費者核心需求

商家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建立會員註冊系統或通過智能採集終端為線下顧客進行身份信息登記和會員權限設置,當會員進行消費或二次到店的時候,智能零售系統便能快速地識別出來並提醒商家。

3. 精準營銷

人工智能在零售領域的應用(一):幫助商家掌握消費者核心需求

有了準確、可靠的用戶畫像,零售商家便可以清晰地掌握現有和潛在的顧客特徵,並根據這些特徵為需求不同的用戶實現個性化推薦,如優惠券、打折信息的推送,或差別商品的推薦。

4. 會員管理、社群運營

同樣,基於用戶識別的智能互聯會員體系,商家也可以建立以用戶數據為中心的用戶社群和智能商圈,讓用戶對社群逐漸產生認同感和依賴感,從而激活市場活力增加用戶粘性。

5. 智能零售終端

未來,隨著技術和行業的變化和升級,即買即付或將成為新的主流零售形態,人臉識別技術能夠為智能零售終端擴展識別的能力,是智能機具集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零售的未來離不開智能化,而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智能互聯、物聯網技術則能夠成為零售商家掌握消費者核心需求的第一抓手。由數據驅動的新零售時代撲面而來,面臨零售場所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傳統零售體或將整合重組為由實體門店、電子商務、大數據雲平臺、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構成的、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或許那時,再渺小的個體、再個性的需求都能夠被滿足。

無論你想或是不想,新零售的大門已經打開,當不能改變趨勢的時候,就要學會改變自己。關注靈友,關注零售業展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