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儒畫像

溥儒(1896-1963), 其祖父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親王奕 。光緒23年(1897年)還在襁褓中的溥儒,就被賞以頭品頂戴。他4歲時有次隨父親進宮,慈禧太后見他聰明可愛,小小的年紀就出口成章,很是喜愛,囑咐他日後要做個有作為的學者,並當場賜名“溥儒”。此時在旁邊平時難得開口的光緒皇帝意味深長地說:“要做君子儒,可不要做小人儒呀。”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儒4歲學《三字經》,七歲學做五言詩,十歲學做七言詩,十一歲做論文、寫文章。按清朝規矩,凡王公大臣、勳舊子弟,年滿十五歲者都要入學讀書。有人若是不去,查出來家長要受懲罰。皇家子弟讀書都是從理學開始,這是根據先入為主的道理,先樹立一個是非標準。清皇室要求子弟極為嚴格,每天天還未亮諸皇子已打著燈籠去書房讀書了,終年到頭只有春節及父母和自己的生日才放假一天。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漢苑圖》

溥儒七歲時,一次背三字經背不出來,老師可不管他是金枝玉葉,照樣打了他一頓。七歲的孩子滿肚子的委屈,那天早上十點多,他大哥小恭王下朝回來,見到哥哥他放聲大哭,他知道大哥最疼他,一定會來安慰他,那樣一來,老師以後就不會打他了。誰知小恭王問清了緣由,走到書房正前方,衝著老師恭恭敬敬地作了三個揖,揚長而去。這表示自己的弟弟背不出書,氣著了老師,王爺親自賠罪。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秋林茅屋》

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故宮後,清室成員的田產都被收歸國有,溥儒一家移往京西戒臺寺。溥儒在這裡修身養性,陶冶性情,讀書之外,開始練字習畫。戒臺寺內多造型怪異的松樹,他經常臨摹幾株以自遣,同時把他對自然界的感情融會到書法之中。他家藏有唐宋名畫、法帖,他時常觀賞揣摩,室內賞名畫,室外觀風景,一真一假,一實一虛,反覆比較、參悟,終於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儒長期住在戒臺寺,對於佛門的戒規、程儀非常熟悉,簡直到了如數家珍的地步。有時,廟裡做法事,若有和尚缺席,住持都要把他找來,披上袈裟在裡面頂替。什麼金剛經、楞嚴經、大悲咒、十小咒,都難不倒他。 1933年張大千拜訪溥儒,兩人見面並無多話,溥先生打開自己的藏畫箱,讓張大千自己挑選。大千選了一幅沒有背景的駱駝。隨後兩人坐在大書案的兩頭,每人旁邊放著些冊頁紙,各人運筆在手,或一石一樹,或一花一鳥,然後將半成品甩給對方。而對方或添加兩筆,或題跋其上,再拋還過去。兩三個小時,二人合力完成了幾十幅畫作。當時時人評價兩人的畫作,稱“南張北溥”。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1936年偽滿州國成立四週年,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準備送一份賀禮,請四位書畫大家----溥儒、齊白石、陳半丁、俞陛雲,分別畫春夏秋冬四景,合作一幅堂屏送給溥儀。日偽當局起初派漢奸王揖唐、金梁找溥儒,碰了一鼻子灰。於是派遣軍參謀長攜重金親自到西山溥儒家面請,又被他嚴辭拒絕。日本人只好將錢硬留下,拂袖而去。一些朋友為他的安全擔心,他也毫不在乎,後來託王揖唐將此錢退了回去。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秋江泛舟圖》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1938年溥儒在他母親項太夫人逝世一週年時,取自己的舌尖血作佛像,歷時半年完成。該畫長60釐米,寬40釐米,畫中的釋迦牟尼坐於蓮臺之上。2005年此畫再現時,雖歷經67年塵封,顏色依然殷紅。據說取舌血做畫前,須提前半年絕鹽,用這種鹽含量極低的血做畫,色澤殷紅,可長期保存而悄變色。做畫期間,溥儒每天清晨,用針刺舌尖滴血入杯,蘸筆做畫。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羲皇上人圖》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比翼雙棲》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五馬圖》

溥先生從不為錢發悉,因為他的一支筆隨時可以變錢。在大陸時,他的書畫全由榮寶齋經銷,自然他的書畫從來都是脫銷的,都是榮寶齋上門求他做畫。而他要用錢時,不論多少隨時可以向榮寶齋支取,榮寶齋就是他的銀行。 溥儒的片紙隻字都是別人收集的對象。他教的畫稿,隨畫隨丟,他的學生都搶著撿起來留存,溥儒逝世後,這些不起眼的東西都成了價值不菲的寶貝,被人收藏。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先生白天不喜歡別人打擾,晚上希望別人陪他聊天,聊完睡前他會抽一點時間隨手寫寫字畫張畫。他的一位朋友只要有時間,就會晚上來陪他聊天,十幾年來堅持不輟,日子長了,他一到溥先生就知道已經十點半了,後來乾脆稱其為“十點半”。日積月累,其人收藏的溥儒畫作異常可觀。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控馬圖》

溥儒去臺後,張大千移居海外,兩人難得見一面。1954年,張大千由巴西去日本辦畫展,正逢溥儒也在東京,兩人相逢於日本,別有一番感慨。而等到張大千回臺灣定居時,溥儒已去世多年。張大千在繁忙的應酬之餘,特意抽出半天時間去溥家,他面色凝重呆了半晌,說:“給我的老朋友上墳去”,然後前往陽明山溥儒的墓地。站在墓前,張大千久久不願離去。

作品欣賞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溥心畲作品中,營造的空靈、超逸的境界,令人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