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纪晓岚

文/历史滚轮

历史上,梁武帝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贪财如命的人,不会有政治野心,真正有政治野心的,是散财买动人心者”

其实,这句话用在清朝官员和珅的身上也同样适用,不过他是守财者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一提到和珅,都认为他是个大贪官,权倾朝野无人能及

贪的这一点,那是真叫贪呀,后来抄和珅府邸的时候

所有财物折合白银10-12亿两,相当于当时大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其中包括做生意挣得)

权倾朝野,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只要乾隆皇帝一下令,和珅立马可以办的妥妥的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纪晓岚

想想也是,即使是放到现在,和珅也是个香饽饽,关系硬,办事还很妥当

不是有这样一个学说嘛,世界是平面的,只要你顶出小米粒的高度,你就是世界上的珠穆朗玛

和珅在当时就是这样呀,有能力,又有权力,你不当扛把子谁敢挡呀

那么问题来了,和珅权力那么大,怎么就在乾隆死后不到15天,嘉庆就把和珅给办了呢?

对呀,这也是权力所带来的危害呀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

自古以来,皇权易主,势必代表权力基础也要改变,既然乾隆死了,嘉庆为什么还要看你脸色行事呢?

还有就是,乾隆是当了三年太上皇的,也就意味着嘉庆已经执掌皇位三年了,但在这三年内,和珅又是怎么做的呢?

“皇帝(乾隆)若有咳唾之时,和珅以溺器进之,伺高宗喜怒,所言必听

虽诸皇子亦惮畏之。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

这样的画面感,想都能想出来吧,晚年的乾隆的确是有些昏聩,有些做法明明非常不对,但你和珅还是马首是瞻,笑脸相迎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上吊

这个时候,作为皇权的继承人,他又会怎么想呢?

慢慢的,在这三年内,朝廷形成了一种局面,总结一下八个字:

“只知和珅,不知嘉庆”

而这一点,又是最高统治者受不了的,现在你这么流弊,是不是要抢我家的位置呀

留着你,我的威信是建立不起来的,既然不能压制你,那就清除出去吧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将和珅罢官,剥夺和珅所有职务,其家人全部致仕(辞职)

想当年处置北宋狄青一样,留他一命呢?

事实上,也是不行的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

虽然后来嘉庆皇帝用了20条啼笑是非的罪状把和珅处置了,也抄了家,按理说,他也翻不出多大的浪了

但嘉庆的点却不在这,而是在,

杀你一个和珅,就是表明我清除内部腐败的决心

嘉庆皇帝本人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乾隆执政了60年,有些明明看上去很荒谬的旨意

却被和珅极力尽善尽美的执行,他的心里是不爽的呀,但碍于老爹的面子,他没法说

反正老爹也活不几年了,何苦趁这个时候去惹老爹不高兴呢?别一个弄不好,再把自己扒拉下来了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

等到自己执政的时候,那就可以按着自己的思想规划天下了

嘉庆皇帝想:你和珅是个大头头,是路上的拦路石,既然我想要把这个天下治理的漂亮,那就必须要把你搬到并杀掉

一方面表明我的决心,一方面也可以给那些内心有鬼的臣子们看看(说白了,就是杀鸡儆猴)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在狱中

但嘉庆也担心,自己这样一做,会寒了全体朝臣的心,特意下发了一道旨意:

“所为止一和珅耳,(和珅)今已伏法,诸事不究。”

一方面表达自己很宽容大度,和珅不是东西,但和你们没有关系哦

即使之前有什么猫腻,我也不追究了,和当年曹操烧书信有些类似

另一方面,果然没有直接为难和珅的家人,儿子丰绅殷德和公主依然过得好好的

乾隆刚驾崩嘉庆就赐令和珅自尽,和钱没关系,八个字说明了原因

图:和珅纪晓岚乾隆

感叹一下:

厉害皇帝执政期间,首先考虑自己权利能否完全把握,确认这一点才可以谈经济

除去和珅,已经不是他巨贪,权倾朝野的问题了

而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衡利弊后,不得不舍弃的一枚棋子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