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有的转为公务员,有的转为企业,还有一类……

关注事业单位招聘的小伙伴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今年上半年,尤其是3月份之后,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尤其少!是的,你的感觉没有错,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事业单位招聘的公告的确少了很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今年事业单位招聘有所缩减呢?一起来看看~

事业单位改革:有的转为公务员,有的转为企业,还有一类……

众所周知,2018年3月,中央机构改革合并重组了几十个部门。为响应机构改革的号召,事业单位改革也随之而来。

近日,中央编办副主任牛占华在《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牛占华副主任的说法,2018年,这三类事业单位将会有重大的改革变化!

一、行政类事业单位全部转为公务员

之前,在部分事业单位中,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关系比较模糊,为进一步区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关系,依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本次改革中指出要将行政类事业单位重新回归行政机构。通俗的讲,就是要把行政类事业单位转为公务员管理!

二、经营活动类事业单位转为企业

从事经营活动类的事业单位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大多是招待所、宾馆、咨询中心等竞争性领域的机构,戴着事业单位的“帽子”开展经营活动,享受事业和企业两种体制的便利,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

为了平衡市场竞争,此次事业单位改革会把从事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进行管理,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从之前的改革时间线来看,预计在2018年部分实现改革,,2020年,从事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全部转为企业!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公益类是事业单位的大头,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类事业单位的情况复杂,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不同,改革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上综合了行政类、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所有特点,既要去行政化,推进管办分离,又要去营利性,强化公益属性。减少行政机关对公益类单位的干预,落实事业单位自主权,要让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回归本位。

201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最关键的一年,行政类单位转为公务员、从事生产经营类单位转为企业,公益类强化管理,这些对3000多万事业单位正式员工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大家做好准备迎接事业单位的这次大改革吧!

走出逻辑填空题误区

误区一:重复做真题

问题描述:这类考生重复做真题,但没有丝毫收获。事实上重复做真题是很好的方法。可是,往往有很多会犯一个错误——不自觉的回忆答案。不管做多少遍的真题,两三遍之后,再做的时候,就不会去回想这个词的意思,而是去回忆这个题的答案是哪一个?这样无疑是徒劳的。

应对办法:将真题打乱顺序做。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用一些可靠的出版社或者机构出版的模拟题。适当的模拟题,有助于考生在备考阶段更好的掌握考试的趋势。

误区二:题海战术

问题描述:这是大部分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大量的做题,不论是真题还是模拟,只要是题都要写一写。但不管做多少题总是对不了多少,或者正确率和刚开始做题时差不多。

应对办法:出现这类问题时,考生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再做新题;其次要整理之前做过的题;最后要归纳总结。这里详细要说的是整理和最后一步的归纳总结。

整理:整理的顺序为先真题再模拟题;真题顺序为要参考的考试种类优先;时间为先整理近五年的,其次再往前整理。同时近三年的试卷重点整理,精确到每一个词的意思,以及和其他误选(自己做题时选错的选项)进行辨析。模拟题不做重点整理对象,但需要整理常见的成语的用法。

归纳总结:将整理好的试题中出现的词语,按照成语,实词来进行归纳。成语要注明释义,实词需要注明词性。

一、几何特性基础理论

1.若将一个图形尺度扩大N倍,则:对应角度不变;对应周长变为原来的N倍;面积变为原来的N的平方倍;体积变为原来的N的立方倍。

2.几何最值理论:

平面图形中,若周长一定,越接近于圆,面积越大;

平面图形中,若面积一定,越接近于圆,周长越小;

立体图形中,若表面积一定,越接近于球,体积越大;

立体图形中,若体积一定,越接近于球,表面积越小。

3.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真题链接

1.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cm、2cm,则周长为多少?( )

A. 12 B. 9 C. 12或9 D. 无法确定

【解析】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三角形的腰只能是5cm,因此周长为5+5+2=12cm,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矩形的一边增加了10%,与它相邻的一边减少了10%,那么矩形的面积( )

A. 增加10% B. 减少10% C. 不变 D. 减少1%

【解析】 D。 原矩形面积S=ab,现矩形面积S=1.1a*0.9b=0.99ab,比原来减少了0.01ab,即减少了1%。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三、模拟演练

【例题】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后,它的面积增加百分之几?( )

A. 10% B. 11% C. 21% D. 26%

【解析】C。几何特性问题。该图形的尺寸增加10%,则该图形的尺寸变为原来的110%,则面积变为原来的110%的平方倍,即121%,因此增加了21%,故选择C选项。

NO.1 “硬实力”

“硬实力”即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程度,这包括一个考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等因素。没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很好地应用知识。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丰富知识内容,提高积累的量,扩大知识面和知识的广度。使你的知识连贯不断,成一完整有逻辑性的体系。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硬实力”是基础,是内功。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只有在掌握大量的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培养语言的敏感性。数量关系部分在掌握大量数学运算公式的基础上,才可能快速而准确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事物间量化关系和数量关系问题。

NO.2“软实力”

“软实力”即考生的心理状态。考场上考生思维清晰,记忆敏捷是一种心理流畅的心理状态。流畅心理状态是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当考生在考试中做到得心应手、聚精会神时,头脑中想的全部是与考试有关的事情,他就处于流畅状态。在流畅状态中,考生感受到的是,参加考试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体验,参与考试是一种最好的奖励。

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考场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其次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考试的具体运作过程,而不去多考虑考试的结果。第三要注意多用正确和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在出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而少用否定性词语,如“别紧张!别慌!可千万别出错!”等词。最后,考前合理安排生活,考试时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带上平日喜爱而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用具等,这些虽属细节问题,却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可能出现的“克拉克现象”。

心理暗示是很个体化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式各样的心理暗示方法,如音乐暗示、语言暗示、情景暗示、放松练习等方法。大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能够让自己产生愉悦感觉的一种模式,而且要不断地练习。懂和会之间需要有个桥梁,就是练习。以上所讲的这些方法,大家要通过自己的尝试去摸索,最后能够把某些方法结合起来,成为考试心态调节的一个有效手段。

NO.3“巧实力”

“巧实力”即一个考生的考试技术,这包括考试技巧、考试信息、考试经验等因素。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巧实力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上一个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测验,有些题做不完是正常的,做不对也是正常的,做题时先易后难,最后全部做完。通过练习历年的真题掌握命题的规律和重点,透视正确选项和迷惑项的设计规律,掌握做题的套路和方法,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在三者关系中,首先要硬实力到位,硬实力不到位则无从谈考试的超常发挥,没有平时的知识积累,那完全是空手道;其次要心理调适到位,心理调适不到位则无法把握考试中的心态变化,那样再怎么复习也都可能是徒劳无益的。最后巧实力要到位,巧实力不到位则无法在考试中避免出现种种不该出的错误和漏洞;由此,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三者的关系犹如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底层是硬实力,中层是巧实力,顶层是软实力。有些考生的这三种状态是分离的。比如硬实力到位,巧实力不到位;巧实力到位,软实力又不到位。这就使大家在考试当中做了很投入的准备,可是最后却考得不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