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說中國的房子還遠遠不夠住,真的是這樣嗎?

任志強說中國的房子還遠遠不夠住,真的是這樣嗎?

選房過程不能超過2分鐘,否則視為放棄。聯名購買的人數不得超過4人,先交500萬誠意金,才能參與項目搖號……

如此苛刻的條件,出現在深圳招商地產某豪宅項目銷售方案中。

據瞭解,該項目於5月26日發佈了銷售方案,5月30日將正式搖號開盤。

500萬的誠意金,其實不算啥。因為該項目房源最小的也是205平米,最大的為422平米,均價121262元/平米,總價在1672萬-6559萬之間。而搖號開盤和2分鐘選房時間,更是說明了開發商前期蓄客工作已經相當充分。

1豪宅也得搖號

粗略看了一下,這個項目的二手房均價也在12-15萬之間,基本沒什麼倒掛。人們之所以瘋搶,只是因為這類單位實在是賣一棟少一棟。

南山區本來就屬於深圳房價最貴的區域,南山科技園科技CBD已成為深圳的科創中心,中國的硅谷。據估計,這裡將有100萬左右的高薪白領,

如果與這些房源的數量相比,高收入人群真的挺多的。

當然深圳高收入人群還不止這些。前幾天,筆者同事的朋友,供職於北京某大型保險公司,在深圳有老房子,剛動遷完成,分到了6套房和一大筆動遷款,上週末剛趕回深圳去買房了。

在深圳,有相當多的土著,他們不是房主,而是“樓主”,手握整棟整棟的房。這些房子雖然沒有正式名分,但基本都不會拆,而是委託給專業機構改造出租。

這些房子的成本是比較低的,幾年租金即可收回成本,以後全是淨利潤。

這是之前的套路,現在又變了。

5月17日,深圳推出了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最新意見。根據該意見,今後的老舊住宅改造項目,應當全部用作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以租為主,租購併舉,統一由人才住房專營機構運營管理。

這意味著,以後這些區域都不會有商品房對外銷售了。

《深圳市住房建設規劃(2016-2020)》顯示,到2015年末,深圳常住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僅有34%,預計2020年末將達到40%。深圳差不多是全國住房自有率最低的城市了。當然,這是深圳特殊歷史原因所致。

深圳要提高住房自有率,辦法只有一個,加大中小戶型住房的投放。該規劃也顯示,深圳將嚴格執行“90/70”,確保90平米以下戶型新建商品房佔比不低於70%。

但是,隨著最新的棚改模式出爐,要提高住房自有率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所以,深圳的豪宅會越來越稀缺。有錢人想住好房子,自然要搶了。

其他城市豪宅也非常搶手。

以上海為例,4月份,上海推出的總價千萬以上的豪宅,基本上都是日光的狀態,認購和房源的比例普遍高於2:1。

比如中環的金茂府,382套房子,總價在1000-2000萬之間,超過750組客戶認購,半天售罄,另外,中糧某豪宅項目推出437套房,誠意金100萬並提供285萬資金證明,最終有超過3000組客戶認購,中籤率不到14%。

2普通人買房太難了

在北京,普通人買房倒是有點好消息。

北京市住建委發佈《關於加強限價項目銷售管理的通知》,要求開發商不得暗箱操作,不得通過捆綁精裝修等方式變相漲價,不得拒絕公積金貸款等。

開發商會因此捂盤嗎?

大概不會。因為時間一長,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差一旦超過15%,項目就要轉為共有產權房銷售。如果真的轉了,那項目肯定要虧本。

今年前5個月,北京只供應了660餘套商品房,但從6月份開始,限價商品房供應量將大幅增加。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北京今年接下來要入市的限價房總量達到4.5萬套,估計短期入市房源有望超過2萬套。

對於剛需來說,限價商品房自然比共有產權房要好得多,類似這樣的機會並不多了。

但是在其他城市,剛需購房形勢依然嚴峻。

比如武漢臨空港青年城給大學生準備的8折安居房,幾百套房僅有26名大學生遞交材料。

一方面,地段是偏差的,另一方面,這些房子是不能上市交易的,只能由政府回購。條件差又添加了條條框框,遇冷是必然的。

好點的房子也有,但是你可能搶不到。比如西安某項目曝出搖號關係戶,好的便宜的,早被別人內定了。進入公開搖號階段,中籤率又是出奇的低。

目前上海、南京、杭州、西安、成都、長沙等二線城市全都實施搖號買房。雖然設置了首套房優先,但搖號如同抽獎,難度直線上升。

不過,當所有的項目都得搖號的時候,那些著急買房的人,在經歷多次鎩羽而歸之後,必然考慮去周邊非限購區域買房,到時候,這些溢出的購房需求,又會推動外圍樓市逐漸變熱,房價也難以穩定。比如深圳和惠州。深圳穩住了房價,但惠州這邊的購房者八成都是深圳客,房價漲了不少,惠州本地人買房壓力巨大。

供需矛盾如此之大,搖號已成標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想方設法增加中籤率,比如南京某98歲老太太排隊搖號,中老年購房者比例的擴大,本質上是為了多增加一張房票。沒有多餘房票的人只能自認倒黴了。

3中國的房子仍然不夠

給一個任志強近期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給出的判斷:中國的房子仍然是不夠的。

按戶籍計算,戶均的確有1.1套房,但按戶籍計算存在較大誤差。任志強舉例說,

很多家庭戶主名義下有兩套房甚至更多,但因為銀行按揭貸款額度等問題,有不少房子只是登記在戶主名下,實際卻由戶主的子女是單獨居住

中國的獨居戶大概有7500萬戶,每年增速在30%左右,這些都被掩蓋在3億多城鎮戶口之下。所以住房總量看上去不少,但城市裡可供交易的商品房,還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去租房。

未來的租房市場,無論是分散式私人住宅,還是集中式長租公寓,都會接入集中式運營機構,租房市場由傳統的C2C(即房東-房客),轉變為C2B2C(房東-運營機構-房客)。

運營機構的加入,租房信貸和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一切都依託房租這個現金流,所以它也便宜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