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家風故事館 ︳寧縣姑娘王海娟與父母齊拒“天價彩禮”

沒房沒車、沒有鑽戒,也沒有“三金”,更沒有當地農村盛行的“天價彩禮”,她對愛情的執著也感動了父母,老兩口決定彩禮分文不收,還將3萬元積蓄全部拿出來支持女兒創業,在親人和朋友的祝福下,她收穫了幸福的婚姻,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她,就是寧縣金村鄉姑娘王海娟。今年5月4日,被評為“寧縣傑出青年”,受到表彰。

慶陽家風故事館 ︳寧縣姑娘王海娟與父母齊拒“天價彩禮”

婚禮,我做主

在寧縣農村,彩禮是當地青年男女談婚論嫁的“資本”,尤其這幾年的行情水漲船高,動輒十幾、二十萬元的“天價彩禮”,已非一般農村家庭所能承受。據瞭解,2014年,當地農村的彩禮普遍超過10萬元,而如今在一些地方,彩禮已經超過15萬元。為了操辦好一樁婚事,很多農村家庭舉家借貸,負債累累,只為小兩口能辦一個“體面”的婚禮。

慶陽家風故事館 ︳寧縣姑娘王海娟與父母齊拒“天價彩禮”

為了節省經營成本,王海娟只有在婚紗攝影旺季到來的幾個月才僱幾名兼職員工,平日裡她既是老闆也是員工,化妝、造型、拍照,裡裡外外都是一個人在打理。

慶陽家風故事館 ︳寧縣姑娘王海娟與父母齊拒“天價彩禮”

王海娟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他的父親在放牛、放羊時兩次摔下山崖,落下終身殘疾,母親患有大骨節病,手和腿關節嚴重變形且長期疼痛。

為養家餬口,王海娟的父親一直拖著病腿在外面打零工。因為父母身有殘疾,家境貧困,王海娟初中沒有畢業就外出打工。

父愛如山

“我家裡條件實在不好,沒能把書唸完,我爸一直心存愧疚,他總說,如果當初他在家的話,肯定不會讓我跟人家出去打工。我從小身體不好,吃藥看病都需要花錢,村裡人都說,女娃娃將就著看一下就行了,等嫁出去就是人家的媳婦。可我爸說,自己家的孩子不好好給治病,還能指望別人。”在王海娟看來,父親雖然沒有文化,但他的想法總和別人不一樣,不管她想做什麼,父親都很“想得開”,也很支持。

慶陽家風故事館 ︳寧縣姑娘王海娟與父母齊拒“天價彩禮”

2006年,王海娟從外面回來參加姐姐的婚禮,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到婚紗攝影。“看了化妝、造型、拍照之後我就特別感興趣,也很想學習,在外面打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不如趁著年輕學點手藝。”但是,三年的學徒生活不僅沒有收入,還要自己負擔全部的生活費。“家裡人都說供女娃學啥呢,出去打幾年工找個人家一嫁就對了,可我爸說,男娃女娃不都得學點本事才能養活自己。”

在父親的支持下,王海娟省吃儉用,一門心思學手藝。2008年,在她當學徒的店裡,老闆為她爭取到去西安一所培訓學校繼續深造的機會,學習期半年,學費全免,生活費需要自己負擔。“那時候,我爸在山裡給人家放羊,知道我要去西安學習,他腿腳不好,還是走了幾里山路到鄉鎮上,然後拜託別人幫忙,給我打了500塊錢。”

說到這裡,王海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從小落下了風溼病,嚴重的時候都覺得無藥可救了,可是我爸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出了學徒,王海娟開始在婚紗攝影店打工,工資也從最初的300元、500元、800元,一直漲到3000多元。除了留下自己看病的錢,其餘的她都交給父母補貼家用。

負債,去創業

2014年,王海娟一直工作的婚紗攝影店要轉讓,她考慮再三,決定接過來經營,自己當老闆。也是在這一年,她決定和陳立結婚,兩人一邊準備著結婚的事情,一邊到處籌錢接手店鋪。當時的彩禮不低於12萬元,於是,王海娟主動說服父母不收彩禮,而是支持自己創業。“我們倆積蓄不多,從銀行貸了些款,親戚朋友借了些,負債35萬元才接手這家店,我爸不僅將3萬元積蓄全部拿了出來,還把婚禮上收的7200元禮金全部給了我。”

慶陽家風故事館 ︳寧縣姑娘王海娟與父母齊拒“天價彩禮”

有了家人的支持和愛人的陪伴,王海娟把自己的店經營得有聲有色,今年她被評為“寧縣傑出青年”。她說,頒獎那天,最高興的人就是她的父親,在她的記憶裡,父親幾乎沒有休息過,可是那天他特地穿上新衣服,坐車來看她。王海娟始終記著結婚時,父親對她說過的話:“把你自己的日子過好,我心裡就踏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