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新兴“政治海啸”

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历史性大选结果?马来西亚将何去何从?

改革!希望联盟!

五月十日晚,也就是此次历史性大选后仅一天,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举着这些标语,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国家皇宫周围游行。马哈蒂尔·默罕默德将于这里宣誓就职,成为马来西亚第七任首相。在残酷的竞选时期,反对派喊出的口号像是充满痛苦的呐喊。而如今,人们的呼声中充满着喜悦与对这个国家的美好未来的憧憬。

马来西亚的新兴“政治海啸”

马哈蒂尔·默罕默德在吉隆坡庆祝大选胜利。

不只是在国家皇宫,首都吉隆坡到处可见人们或是挥舞着反对派的旗子,或是鸣笛,来庆祝马来西亚历史上政府第一次以民主的方式更换执政党。这真是自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最具历史意义的事,因为六十年来,这个国家始终受到唯一的政党——“国民阵线”的统治。

“国民阵线”的“政治海啸"

回顾过去,2008年与2013年的大选已经预示着“希望联盟”今年的胜利。自2008年以来,“国民阵线”的衰败愈发明显。支持他们的人占总人数的比重已小于三分之二,而这是修改宪法所需支持人数的下限。此外,在各州政府方面,尽管今年大选前反对派(希望联盟)只掌控着一个州政府,但是“国民阵线”已经失去了对各州政府的掌控。这被认为是一场“政治海啸”,因为“国民阵线”失去的州政府远比预计中的要多。

在2013年的大选中,尽管“国民阵线”仍维持着国会多数席位,但他们的席位还在持续减少。同时,“希望联盟”在普选中获胜。

面对普选的失利,“国民阵线”只好通过一些专制的方式,例如私自改划选区和操控媒体来维持他们的统治。

马来西亚的新兴“政治海啸”

“国民阵线”领导人、马来西亚前首相纳吉布•拉扎克

除了“国民阵线”专制的统治,马来人对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MNO)——“国民阵线”执政联盟的核心党派——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国民阵线”的统治。“国民阵线”由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马来西亚华人协会(MCA)、马来西亚印度国会(MIC)以及沙巴州和沙拉越州的当地党派等十余支政党组成。尽管“国民阵线”应当代表这些少数人口的利益,但是他们所出台的政策明显偏袒马来本土居民。这也是许多观察者认为马来西亚的政治是“种族政治”的原因。尽管马来人,尤其是非城镇地区的马来人似乎仍忠于“国民阵线”,但是非马来人,尤其是华裔和印裔开始持反对立场,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这一年发生了这场“政治海啸”。

基于这些趋势以,反对派联盟的建立也在意料之中。然而,“国民阵线”的垮台仍令人出乎意料。这一惊人的选举结果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是什么让“希望联盟”在如此不平等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选的胜利?

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详细的分析,但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在于马来人,包括那些非城镇居民的转变。“国民阵线”在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的诞生地以及忠实支持地——佛柔州的选举出人意料的失利,暗示了这一趋势。事实上,“国民阵线”失去了佛柔州,在国会仅留下19个席位,而“希望联盟”赢得了36个席位。在各州政府层面,即使是在马来人占多数的选区居多的州,“国民阵线”也仅能在玻璃市州和彭亨州维护他们的多数席位。

“马哈蒂尔效应”

马哈蒂尔·默罕默德曾是马来西亚首相、“国民阵线”1981年至2003年的领导人。他以“希望联盟领导人”的身份重返政坛,并批判由纳吉布·拉扎克领导的政府。一度退休,今年即将93岁的马哈蒂尔被称作“现代马来西亚之父”并仍然广受爱戴,尤其是在马来人中。他作为领导人,对“希望联盟”的支持影响了尤其是非城镇地区的马来选民,这些人原本是支持“国民阵线”的。

当马哈蒂尔在吉打州兰卡威到竞选时,一些选民在公投两天前便表达了对马哈蒂尔和“希望联盟”的支持。一名长期支持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和“国民阵线”的选民表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支持反对派。因为我尊重马哈蒂尔。他不仅为这个岛的发展,而且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马来西亚的新兴“政治海啸”

支持马哈蒂尔的集会

类似的呼声也出现在其他地方。在雪兰莪州吉隆坡外城的一个选区,一名马来选民表达了他对纳吉和一些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骨干的不满,并表示对马哈蒂尔的侮辱是不可接受的。他还表示,“国民阵线”反对马哈蒂尔的政治运动使得他决定支持“希望联盟”。除了丑闻缠身的纳吉以及上升的生活成本,这一

“马哈蒂尔效应”似乎的确对选举结果有很大影响。

新政府与新政策

既然马哈蒂尔已经宣誓就职并开始组建内阁,这届新政府会有什么新政呢?尽管新政府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是除马哈蒂尔之外,一些“希望联盟”的核心成员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执政经历。例如2015年被纳吉政府解雇的前副首相穆希丁·雅辛。同时,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DAP)和人民正义党(PKR)——“希望联盟”的核心政党---分别统治过槟城和雪兰莪州。因此,新政府的运行实力也是十分雄厚的。

话虽如此,但协调“希望联盟”中代表不同利益的政党会带来一些挑战,这包括任命曾入狱的著名反对派人士安瓦尔·易卜拉欣做首相。马哈蒂尔曾承诺饶恕安瓦尔来为他取得政府最高领导权铺平道路。纵观“希望联盟”在选举运动中的政策,例如:取消商品服务税(GST),重启燃油补助金以及引进一套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措施,这些显然会增加财政负担。

同时,新政府如果不能兑现承诺,便会激起公众愤怒,这会成为政治危机的隐患。人们对新政府愈发强烈的呼声使得新挑战更加复杂、困难。

马来西亚政坛将天翻地覆

长期来看,我们会看到马来西亚政治上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东马来西亚,一般指沙巴州和沙拉越州,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国民阵线的固定资产”,并且是“国民阵线”的重要支持地。马来半岛也是如此。然而,此次选举中,“国民阵线”在这两州都丧失了席位。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政党可能会加强与“希望联盟”的关系,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与联邦政府保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他们没有理由以反对派的身份留在“国民阵线”中。此外,“国民阵线”也面临着严酷的未来,因为少数人口政党,尤其是马来西亚华人协会(MCA)、马来西亚印度国会(MIC)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民众支持。马来西亚华人协会领导人廖中莱的失败,明显意味着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作为“国民阵线”的核心政党可能会拉拢泛马来西亚伊斯兰党(PAS)因为他们的穆斯林支持者有一部分也是该党的支持者。然而在后者看来,与没有权力的“国民阵线”和马来民族统一机构联合却没有什么意义。

正如所提到的,此次大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它象征着“种族政治”的终结,这一直以来是马来西亚政治的特征。在此次反对“种族政治”的运动中,甚至是在大选之前,少数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在槟城佐治顿“希望联盟”选举大型集会上,群众们甚至冒雨来到公园以表达对“希望联盟”的支持。他们中间不止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华裔少数民族,还有共同站在“希望联盟”标语下的马来人和印裔少数民族。

同样,正如文章开始所提到的,在这次国家皇宫周围自发的集会中,人们忽视种族的差异,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一名跟随母亲和姐姐而来的印裔男孩举着写有“我爱马来西亚—我们都是马来西亚人”的标语。这一标语受到了其他人的好评。

通过这次大选,马来西亚已进入了一个全所未有的时期,他们的确需要面对一些新的挑战。

【作者】

Michio Ueda

翻译/穆伯扬

排版/董一

校对/季天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