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素:回孃家!出嫁女兒的傲嬌!

年元素:回孃家!出嫁女兒的傲嬌!​回孃家,是已婚婦女過年的重要活動。每年的大年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孃家的習俗。這一天,已婚婦女攜夫帶娃,備上糖果餅乾、米粽、一隻,早早就往孃家趕。雞籠上會貼有一張方形的紅紙,寓意禽畜興旺。帶去的雞通常不會吃完,而是吃一半留一半給女兒帶回家。

年元素:回孃家!出嫁女兒的傲嬌!

小時候,過年和媽媽回外婆家是我們兄妹期盼的一天,儘管外婆家就在隔壁村,但在我未記事時就已搬到小鎮上居住,所以陪媽媽回孃家需要翻過一座山、走兩個小時的上路才能到達。

年元素:回孃家!出嫁女兒的傲嬌!​沒有便捷交通工具和水泥路的年代,即便直線距離不遠,但回一次孃家沒有現在想象的那麼容易,需要我們天矇矇亮就啟程,才能在天黑之前趕回小鎮。

外婆家就在山腰處,每當我們翻過山,在山頂隱約看到小村寨時,哥哥就拉著嗓子喊:外公——我們回來了啦!或許是大山太寧靜,亦或是聲音在山間迴繞,沒過多久,就能聽到外公略帶沙啞的聲音:哎——外甥,快點回來啊!

然後,我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地往山下衝。回到外婆家,孩兒們是不需要幫忙的,給外公外婆拜過年,我們就和老表們去爬樹摘果、窯紅薯了。每次都是聽到外公“外甥仔,吃飯啦!”的呼叫聲才跑回來吃飯。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通常我和哥哥會在外婆家小住幾天,而爸爸媽媽則先回小鎮。那會兒不知道回孃家的意義,就知道過年回外婆家樂趣多。

然而,越長大,這種樂趣卻越平淡。直到自己出嫁,才能體會到回孃家的意義。因為婆家和孃家相距遙遠,回了婆家就沒法在大年初二這天真真正正地走一次孃家。所以這一天,看到別人歡天喜地地回孃家,自己難免心生愧疚和失落。

或許,爸媽也盼望著我攜夫帶娃回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