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戰鋼鋸嶺》電影中,日軍爲什麼不割斷美軍的繩梯?

皇家老鼠不怕貓


縱橫大概也可以算一枚歷史軍迷,在學生時代就很喜歡看二戰時候的記錄片,尤其是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海戰都是我所喜歡關注的內容。

昨晚我也是熬夜看了《血戰鋼鋸嶺》,對沖繩島戰役應該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今天打開問答又發現這個問題,必須答一波啊!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其實就需要思考兩點,就是日軍有沒有能力割斷美軍的繩梯,以及繩梯是不是決定戰役的關鍵。

日軍有沒有能力割斷美軍的繩梯

在影片中可能有幾個鏡頭,讓我們誤認為割斷繩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至少在影片中,美軍打上陣地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在多斯的連隊上去之前,上一個連隊和日本進行了6次陣地爭奪,被打殘了才換下來。

也就是說,美軍想要獲得斷崖下,以及斷崖這一側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而日本則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在多斯的連隊上去之前,海軍進行一輪火力打擊,所有存在戰場上露頭的人基本都得死,也就是一開始美軍看不到人是正常的,因為日軍都在地道里面,或者極為隱蔽的掩體裡,不然,早就死在海軍的強大炮火下。

所以,日本很可能根本就阻攔不了美軍上來,因為一旦日軍靠近涯邊,將是美軍的火力打擊範圍之內。

而真正的歷史中,日軍在美軍接連打擊下,早就已經筋疲力盡,根本就沒有精力組織作戰小組前去摧毀繩梯,而懸崖上可能還存在美軍構築的工事,也就是美軍衝不過去,日軍也不可能衝過來。

我們都知道在戰爭中,不管是冷兵器戰爭時代還是現代戰爭,都是易守難攻,如果日軍執意要割斷繩梯,很可能是要面臨一次對美軍陣地的衝鋒,與其這樣不如防禦,尋求阻擊美軍多划算。

繩梯是不是決定戰役的關鍵

最要命的是,這樣的繩梯,美軍並沒有佈置一條,而是佈置了很多條,美軍的進攻也並不是只有這一個連隊,而是多個連隊,所以,割斷繩梯沒有必要。

在二戰中,美軍的工兵能力絕對是超一流,據說在韓戰中,日軍短時間內可以構築一個車輛可以通過的橋,儘管我軍想多次擊垮,但是依然沒能擋住美軍工兵的多次構建,所以在鋼鋸嶺上搭幾個繩梯這樣的事情,對美軍來說就是小兒科。

只有不割斷繩梯才有可能和美軍進行正面廝殺,不然只有挨炮的事,所以,繩梯是日軍放美軍進入戰場的希望,對這個陣地,縱橫認為完全可以不用打,海軍包圍後,堅壁清野,把日軍增援的飛機打掉,這島上的日軍也只有餓死的分。

實際上在太平洋戰役中,美軍應該很多次採取了這樣的措施來對待日本留守在小島上的士兵,據說很多島上的士兵,因為被切斷了和日本本土的聯繫,連日本戰敗了都不知道。

放到大的戰略理念裡面,美軍對沖繩島其實也是可以打可以不打,火力封鎖與包圍其實才是最省錢的打法,而日本對沖繩島賦予的戰略目的,是儘可能的拖住美軍,以留出更多的時間給日本本土進行防禦作戰。

換句話說,美軍對日本本土也是可打可不打,不打的話可以直接封鎖日本本島,日本堅持不了幾天,或者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跟日本的一億玉碎計劃拼一下子。

結果美國是扔了原子彈,以不太光彩的方式結束了戰鬥。

所以說,鋼鋸嶺戰役是沖繩島戰役的縮寫,也是在日本本土作戰的縮寫,一旦對美軍來說看到登陸作戰付出犧牲,美軍會採用更先進武力進行打擊。

相對於武器來說,日本更喜歡用意志和卑鄙來進行戰鬥,在鋼鋸嶺上,繩梯可以讓人上來,但是不能讓坦克和重火炮上來,美軍根本就不佔優勢,也正因為如此,在整個沖繩島戰役中,美軍傷亡人數和日軍死亡人數幾乎差不多。

縱橫就是認為美國太小氣,不多造幾顆原子彈扔上去。


史論縱橫


《血戰鋼鋸嶺》是以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故事的發生地就在鋼鋸嶺,鋼鋸嶺是一個400英尺高近乎垂直的懸崖,位於日本沖繩島上,既然美軍可以由此登上鋼鋸嶺,說明美軍對於這個懸崖有了絕對的控制,而日軍想要割斷繩梯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日軍先頭部隊功到懸崖邊,若要割斷繩梯需要一部分士兵進行掩護,因為懸崖下面的美軍會不斷攻擊懸崖上的士兵,低處打高處可以用迫擊炮等武器進行轟炸,那麼,懸崖上的日落將受到猛烈的攻擊,損失定會比較慘重,割斷繩梯也不能在懸崖上多停留!

當日軍一旦離開懸崖上部,美軍又可以再架上一條繩梯,而日軍也不能一直守在懸崖邊,那無異於白白承受美軍迫擊炮的轟炸,所以鋼鋸嶺的懸崖的繩梯美軍是怎麼都能架上的,日軍最好的防守方式就是在距離鋼鋸嶺懸崖不遠的地方佈置兵力,阻擊登上鋼鋸嶺的美軍!

這樣的方式是最合理的,隱藏在距離鋼鋸嶺不遠的戰壕裡攻擊剛剛爬上懸崖的美軍要比隔斷繩梯效果好的多,而這個距離也要掌握好,因為美軍不會直接爬上鋼鋸嶺,跪在炮火的掩護下爬上鋼鋸嶺,所以日軍的埋伏位置要在懸崖下美軍的炮火範圍之外!

所以《血戰鋼鋸嶺》裡出現的劇情是非常合理的,日軍埋伏在離懸崖一段距離處,美軍架設繩梯在炮火掩護下往上爬,最終爬上去的美軍和日軍進行陸地戰,日軍處於平底,兵力可以源源不斷地支援,而美軍兵力志願就不會那麼迅速,這也是為何鋼鋸嶺不好攻打的原因!

最終,正如《血戰鋼鋸嶺》中飾演的那樣,美軍在軍醫道斯的鼓舞下振奮了軍心,最後一舉拿下了鋼鋸嶺!可見人類的信念和軍心多麼重要!


草根說電影


這事得倒過來想,更容易找到答案。相對於作業難度來說,是假設繩梯容易,還是破壞繩梯容易呢?

1.非戰爭狀態下,肯定是破壞容易,沒必要動刀子,澆桶汽油就夠了。

2.戰爭狀態下,那就兩說了。

第一,美軍能夠架設繩梯,說明取得了崖前陣地表面的絕對控制權,日軍根本難以接近,只能躲在工事裡阻擊上崖的美軍。

如果美軍步兵攻擊時,日軍貿然出擊崖前陣地破壞繩梯,迎接他們的會是劈頭蓋臉的炮彈。這買賣,一點都不划算。

第二,就算日軍藉助夜幕掩護,破壞了繩梯,也只是給美軍工兵們出了道加法題,白天到來後,又會恢復原樣。畢竟這樣的繩梯,花費不了幾個美金。

既然白天搞破壞太危險,晚上搞破壞沒太大意義,架設成本低於破壞成本,日軍何必多此一舉呢。




有文化氣息的歷史號,有軍事氣質的文化號,歡迎關注頭條號軍緣鑫播客。

軍緣鑫播客


《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電影說的是一位“良心拒服兵役者”多斯的故事,故事的高潮是沖繩戰役中的鋼鋸嶺戰鬥,但鋼鋸嶺戰鬥只是背景,並不是故事本身。不知道鋼鋸嶺戰鬥的經過才會有這個疑問。正好本人對太平洋戰史較為熟悉,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美軍在沖繩的灘頭陣地)

“沖繩戰役”的規模相當大,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到6月中旬才結束,為期82天,幾乎3個月。雙方的兵力開始是日軍12萬,美軍18萬人,後來美軍大規模增兵到55萬。八萬餘日軍戰死,幾乎數目相同的島民捲入戰火成為犧牲品,美軍的死傷也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大的,接近7萬人,而且美軍總司令巴格納中將也在6月18日戰死,成為二戰中戰死的最高軍銜的軍官。

(死前的巴格納中將,雖然帶了士兵鋼盔,但還是被日軍炮兵認了出來,一陣150榴彈炮集中狂轟,死在了日軍司令官牛島滿之前)

戰鬥是4月5日開始,美軍在島中部的嘉手納海岸登陸,把島分為南北兩半,再小心翼翼地花了5天時間終於南下推進到了日軍的主陣地。這時才開始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

沖繩戰役中日本第32軍高級參謀八原博通大佐是陸大41期軍刀組,他在缺少了原來答應給他的第9師團和第84師團的情況下,僅靠第24和第62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44旅團進行了很充分的準備。

沖繩的日軍並沒有指望勝利,從一開始他們的作戰方針就是儘可能地拖延抵抗從而為本土爭取準備決戰的時間。巴格納中將的指揮是有問題的,連陸軍的麥克阿瑟都表示沒有必要和日本人一寸一寸土地的爭奪,只要把日本人封閉起來,有地方作為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就行了。

(美軍在這張圖上是從北往南打,前田是必經之路)

“血戰鋼鋸嶺”在日文中是“前田高地戰鬥”,這個地方是前往日本第32軍司令部坐在地首裡城的必經之路。雖然這個地方的地形對防守很有利,1000米左右的寬度上坦克能夠機動的不到130米,其餘的地方連步兵都要搭梯子才能通過,但是在八原博通的防禦計劃中這裡是倉庫,沒有構築防禦戰斗的陣地。而且這裡也沒有專職防守部隊,是從前線被打退下來的第62師團的三個大隊(營)殘兵,每個大隊滿員有1233人,但是到了前田高地的這三個大隊全部加起來也就只有一個大隊左右了。

(戰地一覽,紅圈內是電影展開的地方)

進攻的美軍是96師的381和383兩個團。

4月25日開始分別從左右兩方進攻前田高地,25日僅僅是狂轟濫炸,光381團就打出了1616發炮彈,空軍投放凝固汽油彈清楚樹林障礙。

4月26日0600開始集中炮擊,1000開始正面進攻,到1300時分有美軍坦克衝過了日軍陣地開始進攻日軍側翼,日軍在26日夜晚由第24師團派出了第32聯隊,大約3千人不到前往增援。

4月27日美軍還是從0600開始上班,但是日軍援軍已經趕到了。美軍用火焰噴射器一點一點把壕溝裡的日軍燒出來佔領,但是美軍自己也被交叉火力完全壓制,到最後美軍在一天裡幾乎沒有進展。

晚上日軍32聯隊第2大隊準備夜襲美軍,但是走錯了方向到了一塊開闊地被美軍發現,立即遭到了迫擊炮的集中打擊,損失慘重。

4月28日美軍按時上班,但是日軍還是在頑強抵抗,381團K連和日軍打在了一起,到最後只剩下24人和I連合並,也就只剩下了70人。

到了晚上,那個被美軍迫擊炮困住的第2大隊的剩餘人員又回來了,日軍對美軍進行了夜襲,直到天明美軍噴火坦克出現才撤退。

4月29日是日軍進行逆襲,383團有一個排30人只剩下了9個人。但日軍在這一天的損失高達400餘人。

4月30日整天激戰,前田高地仍然在日軍手裡。美軍96師的381,383兩個團被77師的306,307兩個團換了下來。其中381團戰鬥力已經降低到了40%,不能繼續戰鬥了,換句話說已經被打殘了,連走都走不動了,都是扶到車上才撤下去的。但日軍更累,而且無法輪換,只是在這天晚上又來了一個大隊的援軍。

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繩梯就是在這天晚上由剛換上來的307團一營架設起來的,共有五處繩梯和4臺15米高的梯子。

(左邊攝於1945年5月4日,有人說頂上站的就是多斯本人,右邊是現在以幾乎同樣角度拍的,頂上已經被削去了不少)

5月1日一早,307團A連和B連分別從東西兩側攀繩梯上斷崖,但是傷亡慘重,無法前進,雖然白天控制了斷崖,但是晚上被日軍的夜襲趕了下來,但是因為日軍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307團3營穿過了前田高地。

5月2日還是由307團A連和B連上斷崖,但還是無法前進。

5月3日307團1營全部上了斷崖,但因為地方太小,反而成了日本兵手榴彈和迫擊炮的靶子,損失很大。

5月4日,一營對日軍坑道的爆破成功,這才把日軍封了起來。

最後完全結束戰鬥是5月6日。佔領了前田高地的77師和陸戰一師合流,佔領了首裡城。

從上面可以看到,多斯在斷崖上是5月1日到3日,此時日軍已經極度疲憊,除了阻止美軍前進以及發動夜襲騷擾美軍之外,已經無法進行像割斷繩梯這樣的大規模行動了。

看了幾個回答都以為“日軍有機會割斷繩梯”,那是對戰鬥過程和地形以及雙方兵力和火力對比的無知。

割繩梯可不是割褲帶,需要專門工具。另外要知道繩梯共有五架,而且日軍也不知道美軍是如何架設這些繩梯的,在美軍火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連偵察都不可能,日軍能把美軍趕下斷崖已經都已經是超發揮了,再也沒有能力去想其他了。在沒有了美軍的斷崖逗留是極為危險的,美軍的壓制炮火隨時就來了,日軍完全沒有機會割繩梯。

前田高地還不算最激烈的,再往南,靠近首裡城有一個“安裡52高地”,美軍稱為糖塔山(sugar loaf),在美軍陸戰六師和日軍第44獨立混成旅團之間一天之內10次易主。美軍一個原本250人的陸戰連打得只活下來8人。精銳的陸戰6師僅在52高地就死傷3000人,還有1300人打得精神失常。沖繩戰役中美軍的精神失常率達到7.8%,遠高於歐洲戰場的5.8%和整個太平洋戰場的4.8%。

(安裡52高地)

所以杜魯門總統在能夠使用原子彈的時候沒有了良心的障礙,因為如果照硫磺島和沖繩來仿真的話,美軍在日本本土登陸弄得不好能出幾百萬人的死傷。

(廣島,1945年8月6日0816分)


冰冷雨天


我是軍林縱橫!我來回答!

事實上,看完《血戰鋼鋸嶺》,許多人都有這個疑惑,費那麼大勁來回拼殺,日軍既然一開始佔據主動,割斷美軍攀登繩豈不乾脆?要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日軍也是有苦說不出,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電影“血戰鋼鋸嶺”實際上是以沖繩戰役為背景拍攝的。

熟知軍史的人們清楚,沖繩戰役歷時3個多月,美軍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

真正的英雄

為什麼必須拿下衝繩?這緣於其地緣的極端重要性。沖繩群島上,日軍建有那霸、嘉手納、讀谷和與那原四個機場,是日本在本土西南方向的重要海空基地。沖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為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沖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

狂轟濫炸

拿下衝繩島,美軍就可以建立機場,其轟炸直徑直接到日本本土。對於美軍來說,沖繩島必須要拿下。

正因此,戰事之慘烈無與倫比。此戰被丘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軍官很稱職

日軍有很多機會將繩梯弄斷,延緩美軍攻勢,為何沒那麼做呢?

難道是守嶺日軍將領也如同《亮劍》中的山崎,另有考慮嗎?對李雲龍指揮的李家坡戰鬥,書中這樣描述,“畢業於帝國陸軍大學的山崎是個出色的戰術家,他指揮構築的野戰工事很是別出心裁。李家坡高地頂端是平面圓臺,按常規,守備一方的工事位置應構築在山坡平臺的稜線部,這樣可以對進攻一方的動態一覽無餘,也便於居高臨下發揚火力。可山崎偏偏把環形工事構築在高地的平面圓臺中心位置,攻擊部隊在坡下看不見守軍,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擊炮之類的曲射火力又極少。攻擊部隊剛剛衝上陡坡,只要一露頭,馬上就被日軍的狙擊手打倒。戰鬥打了整整一天,山坡下躺滿了八路軍士兵的屍體,最先參加攻擊的幾個主力團都傷亡過半失去攻擊能力。”

炮火硝煙

其實,換個思路,燒了繩梯,無關大局。假如燒掉繩梯,龜縮回坑道,以美軍的保障能力,很快就可以再造一個。

而留著繩梯,要美軍上來,短兵相接,反倒避免了日軍長時期暴露在美軍炮火下。

美軍源源不斷

在懸崖上,美軍陣型展不開,引誘步兵上來,步兵無法展開又沒有後援,然後利用碉堡坑道密集衝鋒,一撥撥上來,被一批批幹掉,不是最好的辦法?

“玉碎”作戰使然。日軍守島人數固然不少,有十萬多人。但與美軍比,人數上和軍事裝備居劣勢,日軍知道也守不住。而當時,日本已經換了內閣,提出“玉碎一億”的口號。守島日軍都知道這是場沒法取勝的戰爭,其戰術就是拖時間,消耗敵人,要給美軍巨大殺傷,所以他們就讓美軍深入防禦地帶,給美軍巨大的殺傷和消耗。

勇氣何其難得

事實上,當時日軍的反撲是瘋狂的。日本海軍開始“菊水”行動,“神風特工隊”自殺飛機及其自殺魚雷艇給外圍的美國海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和巨大心理震撼。海軍面臨嚴重的消耗,但為了支持地面部隊進攻和給養,還不能撤退。

當時登島的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就是在最後已經幾乎攻破最南端,在觀察戰鬥時,一顆日軍炮彈擊中他身邊的岩石,尖利的岩石碎片扎入他的胸膛,幾分鐘後他停止了呼吸。這也是美軍在二戰犧牲的最高將領。

苦戰

可見日軍誘敵深入戰術的奏效,避免美軍火力優勢和集團坦克的優勢,讓美軍陷入艱苦地面爭奪戰。


軍林縱橫


戰爭的打到沖繩時,日軍都知道這是場沒法取勝的戰爭,已是窮途末路,唯一還能做的就是困獸鬥。而電影鋼鋸嶺中的日軍不割斷繩梯的目的,首先,其戰術目的:在土質適合修築工事的地方修建坑道、暗堡、藉助守方優勢將崖邊開闊地帶當成美軍的墳墓。在敵重火力無法覆蓋和視線不佳的地方設置分散的機槍小組、擲彈筒、狙擊手、迫擊炮小組,無限殺傷敵方在開闊地帶無法藏身的步兵,以少換多。等敵方步兵千辛萬苦在沒有火力支援的情況下攻入我軍腹地,無數的坑道等著他們鑽暗堡等著他們走掩體等著他們攻,美軍會絕望,因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拖時間,消耗敵人,要給美軍巨大殺傷。

其次,戰略目的:想通過讓美軍巨大的傷亡而迫使美國放棄日本本土,當時日和內閣已經制定出了“玉碎一億”的方案,目的也就是為了讓美國考慮到進攻日本本土所要付出的傷亡代價。後面美國也是考慮到傷亡代價,沒有直接進攻日本本土,而是使用了原子彈後的威懾從而與之談判,迫使其投降。但小日本的戰略目的也算實現了。

他奶奶個腿的小日本不得不說還是有相對的能力。


生活168998


這種問題是多餘的。因為割斷沒有多少意義。

美軍當年無論裝備還是數量都遠高於島上駐守的日軍。島上的日軍也明白,它們就是神風特工隊一樣的存在,戰敗戰死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目標是儘可能拖慢美軍進攻本島的速度。

並且日軍當時也不可能知道繩網附近的駐守狀況。否則主角也沒有空間救那麼多的人。與其浪費不知道多少兵力去割繩網,(美軍很快就能修復)。還不如駐守本方陣地搞突擊,埋伏來的划算。也更有殺傷力。爭取拖延更多時間。日軍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會主動冒出來的。

日軍的幾次玉碎衝鋒,其實都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的。比如一個碉堡,守軍最可靠的殺傷點,將要被美軍突破了。才會進行這種殊死一搏的衝鋒。軍官就切腹了。一來守軍不允許撤退,二來其實也退無可退。只能拼命。

所以你是日本指揮官,你會去割往嗎?


thomasfang1027


看過美國大片《血戰鋼鋸嶺》後,很多人始終想不明白,日軍為什麼不割斷繩梯,從而達到阻止美軍進攻的目的呢?經本人觀後有感,發表一點個人看法,當美軍首輪進攻失敗後,日軍完全有時間割斷繩梯的,但是,日軍卻沒有這麼做的目的,那就是,日軍兵力有限,完全做好了人在陣地在的死守準備,利用有限的有生力量,更大限度地殺死敵人,為此對於繩梯來說,斷了,美軍還會再架,美軍為了掩護架設繩梯人員的安全,會發動更為猛烈的炮火打擊。對於日軍來說,既要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又要利用這些有生力量,去最大限度地殺死美軍,生死早已置於度外,更何必在乎一架繩梯?再說,日軍派出兵力去割繩梯,美軍肯定會炮火打擊,這樣就增加了有生力量被消滅的危險,再之,日軍想,反正是一死,還不如省點力氣,好好休息一下更好呢!


笑裡神補刀


說實話這個意義並不大,甚至有可能在去破壞這些繩子的時候所付出的損失會更大。

當時日本整齊之前就已經節節敗退,沖繩在當時是日本最重要的一個軍事要地。被成為日本的國門。

這美軍總進攻之前進行了幾天的炮火覆蓋,基本把整個島都翻了一遍。

即便是日本提出一億玉碎的的口號和打法,如果把整個陣地放在地面上面基本不等到美軍登錄,就已經沒得打了。

而且,把美軍放上來之後,在美軍上來之後在與美軍打肉搏,還可以避免美軍的炮火覆蓋,同時在己方擺好陣型的時候是有很大優勢的。畢竟他們當時沒想過能擋住美軍,想得也不過是拖一下時間,來準備總攻的時間。


春光乍洩噢




畢業於帝國陸軍大學的牛島滿中將是個出色的戰術家,他指揮構築的工事很是別出心裁。鋼鋸嶺高地頂端是平面圓臺,按常規,守備一方的工事位置應構築在山坡平臺的稜線部,這樣可以對進攻一方的動態一覽無餘,也便於居高臨下發揚火力。可牛島滿偏偏把環形工事構築在高地的平面圓臺中心位置,


【攻擊部隊在崖下看不見守軍,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攻擊部隊剛剛衝上,馬上就受到日軍的攻擊,崖上躺滿了屍體,最先參加攻擊的幾隻部隊都傷亡過半失去攻擊能力。


日本人清楚,沖繩島是守不住的,戰役的終極目的就是儘可能大量殺傷美軍人員,讓美國人流血流到不敢貿然進攻日本本土,繼而爭取一個有利的停戰協定。

再重複一下,舉例說明,看完再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