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浩气长存》之:傅作义在绥远(28)

原创:《浩气长存》之:傅作义在绥远(28)

傅作义字宜生,1895年6月27日生于山西省荣河县安昌村。幼年丧母,由继母王氏抚养。傅家世代务农,靠耕种黄河滩地为生,其父傅庆泰,在劳作之余长年在黄河岸边摆渡,逢水浅时,靠背客登岸,挣些脚力钱。后借债租船,贩运煤炭于禹门口至西安之间,日子逐渐有所好转。作为次子,傅作义自幼放荡,喜爱骑马和到黄河游泳。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避难西安,这年冬季特别寒冷,皇室所需取暖用煤骤增,官买民用,煤价飞涨。傅庆泰往返于西安、潼关之间,靠运送煤炭,得利甚厚,家境从此殷实,渐成荣河县有名的富户。

1905年,傅作义由私塾考入荣河县立小学堂,之后考入运城河东中学,1912年,由太原陆军小学保送进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除学习军事课程外,对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城皋之战、孙曹赤壁之战等,产生浓厚兴趣。

因远离家乡,耗费太大,傅作义又不注意节俭,有一次寒假回家时,向人借二十两银子。回到家,父亲没有责备,而是带他到黄河边,让他脱掉鞋袜,父子一同跳入冰凉的水中,冻得他浑身打颤,傅庆泰这才说:“我的钱是这样挣来的。”傅作义听后,深感内疚,自此一生崇尚简朴,人称“布衣将军”。

1918年,傅作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到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晋军。初任独立炮兵第十团见习官,不久,转任排长、连长。1922年,升任少校团附兼团技术队队长,负责全团技术训练。由于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体操、射击、劈刺、投弹在全军技术比赛中名列第一,继而升任营长。

1924年8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阎锡山配合直系,率晋军攻战石家庄。傅作义营担任警戒任务,因表现出色,得到晋军前敌总指挥张培梅的嘉许,力保其升任第四旅第八团团长。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等发动北京政变,所部改组为国民军。1927年 1月,直奉联合晋军进攻国民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国民军往西北撤退。而平绥铁路线上的天镇,乃是国民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晋军派傅作义第八团驻守天镇阻截。国民军宋哲元部历时三个月的攻城,都未能将天镇攻取,由此显露了傅作义守城的才能,被擢升为第四旅旅长,旋即升任第四师中将师长。

原创:《浩气长存》之:傅作义在绥远(28)

当国民革命军在河南临颖大战中击溃奉军主力,胜利北上时,阎锡山放弃了与奉系张作霖的联合,接受南京政府的委任,担任“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将晋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开始“北伐”奉张,一路沿京汉铁路北进,一路沿京绥铁路东进。傅作义率四师奔袭涿州,一举攻取,造成对奉军的致命威胁。但因晋军各主力部队迭告失利,纷纷撤离京汉、京绥两铁路线,涿州成为孤悬于奉军包围中的唯一据点。但傅作义采取固守待援之策,任凭奉军进攻,死守百日,陷于弹尽粮绝之中。在各界劝和声里,阎锡山授意傅作义停战议和,傅作义这才接受了奉军改编。

涿州战后,傅作义在保定被张学良软禁,后经友人帮助,潜逃天津。

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傅作义被任命为晋绥军第三集团军第十军军长,负责津浦线北段战事。中原大战以蒋介石胜利宣告结束,张学良得以接管华北,节制了晋绥军。傅作义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陆军第七军军长兼第十师师长,率部移防绥远,不久改任第三十五军军长兼七十三师师长,并于年底任绥远省主席。鉴于连年动乱,土匪遍地,民不聊生,他在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移民、实边、发展生产、巩固国防”方案,得到会议认可,经过励精图治,整军经武,消解匪患,整顿税收、金融,疏浚河渠,发展工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间,绥远面貌大为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