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傅作义:经历曲折的爱国者

傅作义(1895—1974),山西省临猗县人,1918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阎锡山部。1927年傅作义随晋军参加北伐,率部奇袭奉军腹地涿州,一举而下。而且在一无给养、二无援军的情况下,

固守涿州三个月,因此一举成名。

傅作义:经历曲折的爱国者

涿州位置十分关键

1931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35军军长、绥远省主席,并率部进绥,主政绥远15年,对绥远的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曲折的爱国者

傅作义是中外闻名的抗日爱国名将,抗战中,他率领广大官兵,指挥并参加了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太原守城等战役。尤其1939年末至1940年夏,在河套地区发动了包头、绥西、五原三战役,战果辉煌,扬国威而丧敌胆,使敌人直到投降未敢进犯绥西。

令人惋惜的是,傅作义也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指挥了华北地区的内战。然而他本着对国家民族的无限忠诚,能顺乎时代潮流,基于为国家为民族为历史负责的大义,于1949年1月举行了北平和平起义,使这座文化古都完好地回归人民,为加速全国的解放起了积极作用。随后,他又亲去绥远,帮助董其武将军排除种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九•一九”和平起义。

1949年10月19日,傅作义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傅作义对新的工作表现出一片赤诚,不辞辛苦,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对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74年病逝,终年七十九岁。

傅作义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一直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绥远省


傅作义:经历曲折的爱国者

绥远省

绥远省大致相当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从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主要包括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14年1月成立了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国民党政府统一中国后,随即便把蒋作宾提出的绥远、热河、察哈尔三特别区改为行省的建议列入议事日程,于1928年8月29日作出热察绥三特别行政区一律改为行省的决定。徐永昌为政府主席。徐永昌于1929年8月24日离任。接任者为李培基,到1931年8月18日由傅作义接替,幵始了他长达15年的绥远省主席的生涯。

解放后,1952年6月,内蒙古人民政府由张家口迁到归绥。按照中央决定,绥远省人民政府受华北行政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双重领导。1953年11月绥远省人民政府和内蒙古人民政府正式合署办公。1954年1月,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归绥举行,会议通过了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议。1

月28日,政务院第204次政务会议一致同意批准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将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撤销绥远省建制。

傅作义与绥远

1930年,把持南京国民党政府大权的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为首的反蒋联盟爆发了中原大战。结果以阎锡山和冯玉祥的失败而告终。蒋介石把黄河以北的军政大权交给张学良,并让张学良收编晋军。因为在琢洲之战时,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尽管当时是敌对的双方,但通过战争彼此了解,张学良和傅作义成为挚友。因而在张学良将晋军由14个军改编为4个军时,于1931年1月16日,提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傅作义为35军军长。

傅作义:经历曲折的爱国者

同年8月1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0次国务会议,任命傅作义代理绥远省主席。在这样的背景下,傅作义率部进绥,坐镇塞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开始主政绥远。

一是彻底肃清匪患

当时绥远比较有名的土匪首领有王英、苏雨生、苏美龙、赵有禄等。这些土匪反对傅作义主政绥远,曾经勾结当地的一些土豪劣绅,提出“以绥远人治理绥远”的口号。

面对这种情况,傅作义对当时剿匪任务进行部署,对影响大危害深的土匪予以严剿,而对一些小股土匪,如能改恶从善,则予以收编或遣散,瓦解土匪阵营。

1932年春,重点清剿王英等大股土匪。4月,以重兵向盘踞在河套的王英发动进攻,王英在土匪杨耀峰掩护东窜时在安北卓资山遭到孙兰峰团和董其武团的伏击,他带的3000多人,多半溃散。

王英逃出后套后,苏雨生接受了赵承绶的收编。官兵、马匹由包头装上火车,在开往大同途中,陷入傅部伏兵包围圈,全部被缴械投降,仅苏雨生少数人逃出。当时盘踞在固阳的陈得胜匪部,经孙兰峰从大青山后驱赶到集宁附近,被董其武部消灭,陈被击毙。

经过长期治理,基本上肃清了危害多年的匪患。

二是加强乡村建设

傅作义到绥后,从一个单纯的带兵将领到一个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地方党政要员,抱有自己的理想,想励精图治做一番事业。

傅作义的主政思想中,农村工作是基础,是根本。当时在中国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和晏阳初的“县政建设”理论,深深地吸引了傅作义的视线。

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问.题”,他的结论是“中国根本问题不是对谁革命,而是改造文化。为此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搞“乡村建设”,即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设‘‘乡村文明”。

傅作义十分欣赏梁漱溟和晏阳初的理论。1933年,傅先派普通文官考试合格的梁建一、刘美斋、马映光等人去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研究院”学习,然后又请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河南镇平别庭芳等支援人才。1934年到邹平县学习的人结业回来,邀请的人才也陆续到达。于是傅作义开始大张旗鼓的开展乡村工作。在梁、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绥远的实际,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绥远乡村建设作法。

首先建立完善的三级组织机构。省政府设立乡村建设委员会,在县一级将县政观察研究委员会改为县政研究委员会。乡村一级设指导员。在这三级组织结构中,乡村指导员最为重要。

乡指导员不仅要兼任乡镇公所书记,而且还要兼任乡村小学校长和劳动服务团团长。乡训所于1935年春天开始举办。共举办四期,每期大约有学员300人。傅每期都要给学员讲四、五次话。而且对学员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既要懂军事,又要懂滅育、农业、工业。

乡训所集中了当时绥远一批优秀人材,经过严格的培训,被派到最基层开展工作。傅作义在《训练乡村工作人员的目的》的讲演中,明确指出:

“训练乡村工作人员的目的,就是为的救济和复兴凋弊的农村,进而由农村之复兴,达到国家之复兴。”

绥远省乡村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理乡村财政,减轻了农民负担。如在归绥县乡导员代表工作报告书中提到,己往乡镇每年幵支多者达四、五千元,少者八九百元。经过乡导员整理后,每年开支多者不过二千元.,少者仅四五百元。在包头县乡导员则取缔私帐,公布乡款收支概况。丰镇县乡导员“亲笔记帐,所有款中一切浮滥侵吞,拒绝登帐。虽招坏人反对,但对减轻民负,具有相当效果。”

二是大大推进了乡村教育。绥远省乡村教育十分薄弱,也是乡村工作的中心。因此乡导员亲自兼任学校校长或教员,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如丰镇县强迫儿童入学,学校学生较以前均大为增加。

三为抗战储备了军事力量。傅作义推行乡村工作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只是时间问题。因而乡村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卫”就是为抵御侵略者积蓄武装力量。

这些自卫队后改为国民兵,在抗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秋,日本占领大同后,紧接着沿平绥路北犯,发生了丰镇和集宁战役。驻丰镇的国民兵马逢辰团和集宁的王赞臣团,虽是初次参战,但取得了出色的战绩。

四是促进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谓乡村工作,发展乡村经济是应有之义。在乡村工作中,紧紧围绕着办合作社,开渠、打井、种树及改良农业畜牧等开展工作。同时,废除了13种苛捐杂税,使农村的面貌有所改观。

三是发展工商业

绥远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皮毛等产量丰富,开发绥远受到了全国的重视。傅作义主政绥远时,同样把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他根据绥远盛产皮毛的有利条件,跟天津人冯欣农合作在归绥创建了“绥远毛织厂”,由地方士绅于存灏担任厂长,聘用留法学习染织的山东人邢国衡为工程师。1934年6月动工兴建,1935年3月投产,结束了绥远地区不能生产毛料的历史。每年能生产粗毛毯一万多条,粗毛昵一万多码,总产值20万元左右。

傅作义:经历曲折的爱国者

绥远毛织厂

1932年,傅作义建起“绥远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五塔牌面粉,外销天津。品质优于当时享有盛誉的无锡“兵船牌”面粉。年产面粉约12万袋。由于面粉含面筋质多,劲气大,每袋份量足,水份少,销路很好。除满足本地销售外,每月运二到三车皮销售天津。

同时,为了推进铉远地区工业的发展,傅作义还主张从提倡国货入手,在绥远地区倡导形成了一种用国货促进地方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1932年10月,归绥开始架设乡村电话,1933年8月,绥远至新疆委办汽车邮路,第一次班车运送邮件由归绥至迪化。1934年,归绥电报局设无线电台与天津、兰州、榆林、张家口通无线电报。傅作义还积极支持成立新绥长途汽车公司。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傅作义又率兵参加长城抗战,浴血怀柔。由于战争的爆发,人们对局势的忧虑,1932年长城抗战结束不久,平市官钱局发行的平市票又发生了挤兑的风潮。=

四是发展教育文化。傅作义在1933年亲自兼任教育厅厅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1933年制定了《绥远省教育厅实施短期义务教育计划》,绥远省的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到1933年10月,绥远省立小学即发展到八所,学生达到1610名。县级小学达到635所,学生数达到23775人。省立中学二所,男师范2所,女师范丨所,中山学院1所,私立正风中学]巧,共有学生1千多人。私塾数达到1020所,学生17529人。

综上

傅作义作为一位军事家、伟大的爱国者,作为一位有着系统政治、经济、教育思想的建设者,自1931年就任绥远省主席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面对复杂的局势,一手抓军队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对绥远的治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