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对自己父母不满意?

国字号白酒专家

焦建萍,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
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堂”,送您华大心理精品微课。


相信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都会说养育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也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说他们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愿意给孩子最好的饮食、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教育等等等等,但是说起父母的养育,总有很多人会讲起父母的很多不是,更有近日热传的“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12年不归”。难怪有人惊呼“中国式爹妈,倾其所有,培养仇人!”且慢,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吗?非也,我们还知道乔布斯至死没有跟父母和解,马斯洛选择不参加母亲的葬礼


难道大多数的为人子女者都是“白眼狼”?

我们先来看一看养育孩子的四种类型:


1、权威型:这类父母对孩子即接受又控制,既能坚守原则,又能做到以温和的态度来坚守原则。孩子会发展出较高的自尊和自我控制及较高的道德成熟性。


2、专断型:这类父母对孩子即拒绝又控制,坚守自己的管教原则,但态度不会温和。他们定有严格的规矩,要求孩子完全遵照,而且不屑解释,孩子会感觉焦虑,退缩,不幸福感;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自我调整和适应较差。


3、放纵型:这类父母即接受又容许,对孩子固然很慈爱很温和,但是,却不能做到坚持原则。他们把孩子照顾得很周到,却也偏于纵容。他们往往不愿意跟孩子发生对峙冲突,因此也往往推行不了家里制定的规则。孩子可能表现得冲动,不服从,叛逆;苛求且依赖成人;缺乏毅力,且易产生不良行为。


4、溺爱型:这类父母即拒绝又容许,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 因此亲子间的互动很少。导致孩子在依赖、认知、游戏、情绪和社会技巧方面都可能存在缺陷;成年后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自我控制差。

很多将要为人父母者可能会暗下决心:“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像父母对我那样对待我的孩子”,而更多的已经为人父母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又不知不觉中使用了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在对待孩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自己孩子的,但有太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为人父母,所以武志红说,“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终身难以摆脱的命运”。


那么,作为成年人,我们如何理解父母,改变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呢?

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说:发现自己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其实已经好了。因为看到即是改变,一旦你看到了问题所在,就会做出不一样的行动。


其次,对此需要有一个哀伤的过程,正如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沿袭父母的方式一样,每一个为人父母者也都是沿袭了他们的父母,他们也是在发现了对父母养育方式的不满后,做出了很大的改变,用自已认为最好的方式在对待我们。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

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欢迎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父母生养了儿女是大恩,做儿女的本应孝敬父母,可是,却有不少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很不满意,还大打出手,不孝不教不养又虐待,为何会这样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因是多种多样,也千差万别的,一言又难概述之,但有几点是很有普遍性的:父母太偏心,儿女太自私,教育不得法,溺爱娇纵过甚,有代沟,思想观点,性格修为,价值取向大不同等等而导致。


我说说我的父母吧,我对我的父母也有很大意见而不满,认为父母太偏心而造成,但我始终认为父母生我养我是最大恩情,不可对父母不孝不敬不亲不爱不养,所以妻子老说父母不好时,我都对妻子不满,并不准妻与父母争吵,不准在儿女面前说太多父母的不是,更不允许妻子在戚友或外人面前说太多父母的是非对错,咸咸淡淡,特别父母进入八十高龄后,更应显示团结和睦,少计较多顺从,让父母乐享幸福晚年。

我父算是老革命,九0是教师离休,我父中年也很坎坷,三十岁就从小学校长任上含冤入狱,离职达二十年之久,当年姐六岁我三岁,从此一家进入苦难深渊,在那腥风血雨岁月,亲历者都有感受,我之所受欺凌苦难尤多,受父亲影响牵连,我经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侮辱及苦难,连升学的权利也活生生的被剥夺,七九八0年评反冤假错案,父亲被留尾巴复出工作,受条件所限,当时农转非,先转姐姐,后又转弟妹,就是不转我,当时能农转非,就意味着什么,过来人是明白的。因性格及认识价值观取向,我常与父母相左,令父母总对我有意见,在我的婚姻上,我也不尽听父母言,而使父母对妻子有偏见,如此积怨越来越深,父亲落难时我跟着受难,而父亲复出工作后,我却凭不上福,既不帮我带小孩,也不在经济上给了我帮助,总说弟妹小要照顾,重心偏向弟妹,在极艰难时问借也不得,父复出工作至今近四十年了,我却享不到父母的福,现在,我渡过了最艰难期,儿女也长大成人有了工作,而父母已老态聋钟,就知道要大儿孝顺了,他们长期不与我住,却有上小问题就找我,与老亲戚往来都只让我代替,什么都偏向溺爱弟弟,要是我没有胸襟肚量境界,早吵翻天了,我也与父谈到郑伯克段于鄢,做父母的不可太偏心,否则家庭诸多不幸就来了,对父母不满意事小,造成兄弟不和,家庭悲剧事就大,父母也反思了,对我的态度有所改变,而事实有许多证明我是对的,父母是有做得不妥的。我曾对父母轻轻说,我过去受父亲事影响,受尽苦难,而现在我却享不父母的福荫,几十年,不给经济支持,也帮我带孩子,什么都偏向弟妹,我不是亲生?时到今日,连在老家也没有给我半间房住,今领几千元一月离休金哪去了?我没工资领,连父母也不给支持,我却要在市里生活,养三个儿女,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我还要买地建楼,当年我为弟出力不少,可今日我说什么没有!您做父母,我们也做父母,但做父母思想有偏,对儿女有偏私不公,往往会几方不付好,甚至弄出大悲剧来,我妻对您俩不满,我还能应付,可今日弟媳开始埋怨您们了,弟能把控得了么?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爱儿女的,儿女也应孝顺爱敬父母的,但为何天下还有那么多父母对儿女不满,儿女对父母不满呢?原因很多,各自反省检点吧!


树德汉硕


xianghonghong_ygv

1 在现代的社会当中,我们的认同和肯定都是基于对方的价值和功劳来评判的。这句话简单来讲,就是你对我越有价值,对我越有功劳,我就认为你是好的,你是善的,你是有能力的,我就可以尊重你,甚至我崇拜你。

2 因为我们受到了这些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眼光下来看自己的父母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有价值吗?可以给我提供更多的钱,更多的方便,更多的路吗?父母对我们有功劳吗?如果没有,当然就对父母不满意。

3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适者生存,强者为王。你越有能力,越值得尊重,越有权威。你越没有能力,你就没有价值,也不值得尊重,说话没有分量。对父母也是如此。

4 这是把人当作功能性来看待。但是人不是机器人。人有独特性,人有价值性,人有唯一性。

换句话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你。重要的是你是谁,而不是你做了什么。父母也是如此。

5 非常有趣的是,如果从功能性来看父母,可能还可以引起人的反思。但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别人的时候都是这么看的。这个人工作能力是不是很强啊?人际关系是不是很厉害呀?是不是很有背景和靠山呢等等。

但愿我们教导孩子的时候,是教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我是阿土婆,与你分享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阿土婆

其实,就像父母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好。孩子也容易看到别人父母身上的好,忽略了自己父母身上的优点。即使没有忽略父母的优点,也是对于父母有更高的期盼,就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也一直抱有更高的期望值。其实孩子心中懂得父母的各种好,但还是希望父母能以更好的方式对待自己。

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不会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好。孩子开始不满意父母的时候,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意识之后。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好,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理解。但其实,这种好的方式孩子接受不了,孩子更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而不是像小时候那样只是被动地全盘接受父母的说教。

说到底,并不是父母对孩子不好,是两代人出现了代沟。父母对于孩子舍不得放手,总喜欢干涉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子女不喜欢这种干涉,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所以往往忍受不了父母的行为。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对于父母,子女会感恩,会孝敬,但这并不代表会完全接受他们的行为和做法。


应作如是观

分很多很多种情况吧:

1. 儿女觉得父母穷/没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嫌弃父母没有给他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呵呵,你的小命都是父母给的,要求不要太多哦!

2. 观念、价值观冲突。这个就是没法避免的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旧的传统与思想都会被淘汰。但是老年人一般都比较保守守旧的,所以。。。其实我觉得,老年人嘛,想开点,如果大部分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就随他们去了,毕竟,再过十几年,他们都是时代主流了,也没你啥事了。

3. 生活习惯冲突。这个。。比如养生,比如泡枸杞,比如保温杯,比如每天洗澡。。时代在改变,年轻人会接触更多的知识,所以不愿听从老年人的建议。

4. 知识/阶层不同。普及教育做的还是很棒的,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比老子文化程度高了。文化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还是会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习惯,以及很多方面。

5. 双方都是暴脾气。这个不用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没法处。

6. 缺乏沟通。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是权威型的,比如“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小孩懂什么”,小孩虽然是家庭的中心,但是从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参与权。这种教育的弊端,就是小孩长大以后,很难跟父母交心。哎。

7. 年轻人眼高手低。讲自己父母最爽了,父母并不会打你啥的。等你自己做了父母。。个中心酸,自己体会去吧。

8. 孩子在等着父母道歉,父母在等着孩子感谢。这就是……一个没法说的事实……真的很可怕……大部分出现问题的家庭里,都是这样的现状。大部分父母,养孩子都是费了很大心血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只有一次养育的经验,难免犯错。而孩子呢,这一代因为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慢慢大家都来重视家庭教育了。就出现很多“我靠这个我爸对我做过”这样的发现,但是几十年前呢,没有人说这个。。。比如说,打小孩对孩子心理不好,但是几十年前有这种说法吗?没有,人人都在打。如果父母知道打小孩对孩子不好,还会打吗?我相信,至少有一半的父母不会。

与其等待道歉与感谢,不如自我提升与和解。

这就是我的观点。

以上。


兜妈爱叨叨

为什么对自己父母不满?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从小的教育!

有些父母真的很不称职只管生不管养,识孩子为包袱是自己的拖油瓶。

我一个朋友谈起他父母就没什么好脸色,每次看到别人家和和睦睦而他逢年过节都不想回家!还好现在成了家自己有一家人,在哪漫长的几十年里他都是苦苦熬过来的。

他父亲年轻时是个混混,母亲是某厂的员工,具体怎么认识的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他母亲是奉子成婚,因为拍拖怀孕,最后没办法见双方家长,那个时候算是比较丢人的,男方没啥正经工作,女方打心眼里不想自己女儿嫁给对方,但是自己女儿也不知道怎么搞得就是对他死心塌地,酒席都没办就领了结婚证。

我那朋友就这样在没有双方的祝福下出生了,由于有一个混混父亲他从小经常挨打!

那说出来就是一部血泪史,他从小就是父亲的出气筒,打牌输了回家打小孩、外面受气了回家打小孩、喝酒多了继续打小孩、丧心病狂的是万一碰到喜事高兴了回家也要踹两脚!

他母亲是没啥指望了~~软弱、胆小、还纵容自己丈夫所以各位看官可以想象我这朋友能活到现在也算是奇迹了。

我朋友读书那可是一等一,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年级前三...我经常在想那样的环境下长大成绩居然还这么好?真是奇迹中的奇迹啊!

后来考上大学,父母不让他读了..本来高中就打算让他不读,理由是养了这么大应该出去赚钱了,读书没啥用。早点赚点钱给我花才是王道~~~

摊上这么个父母也没啥可以说了~~

后来出门打工,每个月的钱大部分寄回家..如果厂里加班少工资少..他父亲还会骂他..问他工资去哪里?

打工第二年我朋友终于发现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不用靠别人!

每个月还是会寄钱回家,但是自己会留一部分存起来,存起来的钱报了自考本科,学了会计专业。

由于钱少了他父亲打电话来骂他,不过这时候骂已经没用了.....

我朋友说从小到大没怎么用过家里的钱,他要把这些年他们养他的钱,还给他们!然后过自己的生活。。。

我想这样的父母绝对不是个例!肯定还要很多不负责任的父母。。

只管生不管养,真是没人爱也没人疼!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能爱父母那就真的神奇了!


草根大熊



导读:首先我对自己的父母非常满意,至于很多人就不知道怎么得来的数字了。对自己父母的不满意根本上是对自己的不满意,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自己不能通权达变,没把事情看透看明白而已而导致的怨言。

说起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事关系,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国自古的孝。孝是子孙对长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女对父母并不是绝对服从关系,而是以礼相待,长辈和晚辈之间,都是独立的人、平等的人。

修身齐家

对自己父母的不满意根本上是对自己的不满意,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自己不能通权达变,没把事情看透看明白而已而导致的怨言。即便父母读的书少,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他们生了养活了你。等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会真正切身体会到养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作为人必须是要懂得感激。 感激并不是说对父母错误的观念和方法,也要言听计从。要把感激和两代人的关系分开看。父母好的东西,要接受,不好的地方,要清醒的意识到危害,并尽量规避其所带来的伤害。

大多数家长养孩子,存在方法上的问题。当子女长大后,意识到父母有不好的思想,然后和父母对抗激化矛盾,导致反目成仇不是没有可能。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理解他们的不成熟,互相谅解。

作为子女,不要在改变父母上面太苦恼。改变不了父母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组建自己的家庭,修身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 父母看着子女管好了自己的家,出人头地了,才会把家的权杖交给子女,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教育孩子首先修身

时间流逝,子女也会有一天成父母的,那么基于对父母的不满意,自己成为父母后,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教育没有捷径,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比什么都管用。孩子教不好,扔给老师,就跟自己身体都养不好,扔给医生一样。这就是懒,就是不负责任。

我们是天地所生,我们是天地之子,我们是龙的传人。父母就是我们一个个家的天和地。敬天爱地,尊父爱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道义。


崇儒

往往一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偏激甚至总是感觉“恨铁不成钢!”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出人头地。但是,很多父母却不为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去考虑,使得孩子只能顺从家长的意见,而缺乏自己的主见。

我们想想,孩子有自己的欢乐、有适合自己的小天地,一旦被父母剥夺就会压制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在仿佛在“自闭”的道路中迈不开步子,不敢去想、不敢去做自己的事情,也就是不能顺心而作。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孩子的内心搏斗或者是埋怨自己无能,都是父母在管教中过于太紧和太松所致。太紧脑神经始终绷紧无松弛之力,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太松,就会毫无顾忌,天不怕地不怕,也就自由自在的我行我素。

可知,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学习+劳作+玩耍才能构成一个体系,缺一不可。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武装头脑、灵活多用;劳作能够磨炼性格、体验感受、健身壮体;玩耍,可以改良性格、开阔思路、放松神经。总之,重点教育孩子在理解上莫有误差。不管是学习要差不多就行,他,坐在课本前时间再长,眼睛在看,或许头脑再转;当然,灵活辅助、思想融合、推心置腹、以心比心才是对孩子的有力功效。

然而,父母有父母的心迹,在疼爱孩子的方式上容易拿自己的世界观衡量孩子的心态,这是极其错误的。

不能排斥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着问题,也不可否认孩子的心理种下了“病根”。因为什么事刺激到孩子,或者说孩子心里的种种不满意情绪的增大,她只会对父母产生抵触的心理。这时候,孩子由于体会不深,根本不会把父母的养育之情放在心里。只想到父母是如何“加害”自己,根本与父母的生养过程联系不上。有一种心理是最可怕的,那就是:父母生我养我是应该的,他们不给我带孩子,我就不为他们养老!可是这个误解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就不会认真的思考父母的不易、父母的煎熬、父母的为了?

不满,来自于自身顽固的思想,来自于没有认识途径的真面貌,来自于“只恨无爱 ”的错误感受。




992舒畅

子女有没有对父母不满,这个问题我想都在每个人内心的最深处有一个最真实的答案。我是一个70后,住在一个你来了就走不了的大城市。我和身边的同学朋友的父母基本上都是退休工人,说实话大家都没有觉得父母混得一般不能给自己买车买房是父母的缺点,相反都很理解父母,那个年代就那个条件,都是自己成年后努力工作自己置房车,平时孝顺父母,带他们到处吃到处玩买东西,我家每周末三个女儿带全家回去陪他们吃饭,买菜做菜全是女儿,不需要老人花钱费力的。可是内心深处我也不满父母的,不光是我,我两个姐姐也觉得,我父母就是坏人变老了的现实版。先说我爸,年轻时脾气暴躁,骂家人一整套,出去装好人。老了以后天天捡垃圾,买药,二老住进我姐90平米的装修好的房子七八年,感觉现在进屋那个味儿实在不愉快,不管桌子还是柜子,只是有平面的地方全是各种药,实际我爸身体非常好,有抽屉的地方也全是药,屋里地上很多我们拿回去的喝完的酒包装盒,吃完月饼的包装盒,空酱油瓶,各种垃圾不准扔,他们两的卧室我从不进,据说快下不去脚了。门口走廊上全是捡的别人家扔的各种包装盒,酒瓶,木地板,煤气灶,纸板,香水瓶,现在是楼梯口,走廊基本堵的只能侧身过。我们三个说过他们好多次,你在家里放垃圾不卫生,屋外是公共走廊,不能影响邻居过路生活,可他们振振有词就要放,谁也不许动那些破烂。我妈年轻时很干净勤快的人,对我们很好,人又善良,在外面精明能干,可就是降不住我爸,现在老了,我们就和她说管管我爸,她居然说对面屋没人,实际是有人住的,别人就是看他俩岁数大了让着他们。我家有钟点工每天做饭做卫生,我就说每周帮他们做卫生,他们坚决不让,就怕垃圾被我们扔了。一直觉得我妈是好人,没想到老了也变得和我爸一样不讲理没道德。还有一次我们家电费用完了没充就停电了,我爸就跑去营业厅把人家小妹儿骂了一顿,我妈还说该骂。很多这种事,我现在内心很瞧不起他们,我知道我两个姐也这样想,我们不在意他们有多少钱多少能力,我们也孝敬父母,但父母做事也要值得儿女尊重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