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F16相比,米格29是一款失败的战斗机吗?为什么?

战斗机解说家

是,也不是。但是必须承认,MIG-29就是不如F-16。

MIG-29最初设计来是给苏联的地面突击集群提供空中掩护的,用减小1.5吨燃油为代价装上了辅助进气道,能在土跑道上起飞。对于其预计执行的任务来说,腿短并不是问题。苏联解体前MIG-29完全不比同期的F-16差。

至于后来F-16怎么怎么牛逼那都是进行了几次大改之后了。苏联解体那都是后话了。米格也不是没有搞MIG-29的改进型。MIG-29SMT开始把辅助进气道拆了,航程一下子就跟F/A-18C,阵风,台风这些双发主流四代机一样了。

至于拿订单说事的。MIG-29是给苏联量身定制的,其他国家不买很正常。你跟公交公司推销挖掘机一辆都卖不出去然后说挖掘机差?这就没意义了。

再说说成本的问题吧。MIG-29的单价其实不低了,这也就是为什么F-16要选择单发的原因。中型机上两台中推是比较坑的,飞机会贵不少,性能还不怎么高。

这也是我觉得MIG-29比较坑的一个原因。作为一款前线战斗机,升限,1.5M以上速度的飞行性能在四代机上实际上不重要。F-16为啥在推重比低一些,翼载荷也不低的情况下能有很好的机动性?因为F-16的设计定位更准确。

四代机一般空战中飞行速度不会超过1.5M,相比之下,跨音速段高亚音速段的性能优势重要的多。MIG-29作为一个双发中型机,在推重比上相比F-16有优势,然而在常见的交战速度下SEP又不如F-16,载弹量上也比较坑。MIG-29从A到S到SMT,全都是6个导弹挂架。

F-16的单价是F-15的60%,而MIG-29的单价是Su-27的70%多点。反正我觉得是有些浪费钱。MIG-29较高的单价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的优势。你要说MIG-29在93年的演习中格斗吊着F-16打,那也是F-16挂着副油箱还只能用AIM-9M。但是等F-16挂着第五代格斗弹的时候又完全不怕MIG-29了。


贞观防务

F16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战斗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与之相比,米格29便相形见绌了。首先,米格29问世之后一直被受争议。这一点上便远不如F16。但是米格29并不能算是失败的战斗机。

笔者以前写过一篇米格29的文章:《一直被误解的米格29,生不逢时的支点》。

米格29设计之初就定位为前线支援战斗机。

可以说是米格15,17,19,21设计思想的延续。

苏联空军前线战斗机装备思想就是:简单、轻便、成本低、易生产以保持装备数量优势。米格29的定位也就决定了它的特质。它有点像二战时期的T34坦克,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快速的大批量装备。说的不好听点,属于低值易耗品。

作为野战前线战斗机,以条件较差的前线机场为基地,执行中近短程空优作战任务,兼顾对地支援。这对米格29来说,完全可以胜任。米格-29甚至还为此装备了前起落架挡泥板。可见设计作战使用条件多恶劣。

米格29的机动性能非常好,特别是起降性能,能够在200米的跑道上实现战时的起飞,而且米格29的飞行速度能达到2.25马赫,使用两台RD33发动机,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还能保证安全性。 一直到上个世纪末,米格29一直是一款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

东西德统一之后。德国、意大利和美国联合对德国空军继承的前东德米格-29进行了全面评估。米格-29在机动性、爬升率、加速性能、雷达探测距离和简便的地面维护方面都让西方同行感到惊讶。原东德空军所属米格29的故障率是每1000飞行小时300次故障,而属于西德的“狂风”战斗机则达到380次。这在战争中绝对是最致命的。F14雄猫战斗机被性能远逊色于自己的F18大黄蜂取代,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出勤率低。

米格29从服役到苏联解体一共生产了1400多架。这个数字在三代机中恐怕只有F16可以媲美。但是,F16到十年后的2001年才生产2200多架。

据说当初曾经考虑过给米格29上电传飞控。但是因为前线机场不具备维修能力最后否决了。

米格29最为诟病的就是“腿短”,这其中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它不需要太远的航程,米格29内油3.5吨,航程1500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左右,这对前线支援战斗机来说已经足够了。为了追求三代机的作战高推比,减油减重是设计师为达目的的必要选项。

苏27的内部油箱非常大,航程超远。但是,满油状态下的苏27根本没有机动性可言,只有挨打的份儿。带个副油箱,开打的时候还能抛掉。内油你咋整?

米格29当初考虑野战机场的起飞条件,避免发动机吸入异物,特别设计了一个辅助进口,这个进气口挤占了内部空间。有人说这是个脑残设计。但是,有了这个辅助进气口,米格29可以在前线野战机场起降,而不用担心吸入异物。F16行吗?苏27行吗?

在后期的米格29将该进气口取消。因为作战环境变了。不再需要前线野战机场起降了。

米格29推重比超过1,性能非常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基本上是三代机的水平。而像幻影2000和F18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苏联没有F-16使用的F100发动机那样的大推力发动机,AL31也是参照了RD33的设计才造成的。所以使用两台中推,这很正常。F/A18大黄蜂也是两台中推。另外,两台发动机总比一台保险。 前面说了,没有电传飞控是为了维修方便。但是这不代表米格29落后。当时只有美国的F16是电传飞控。连F15都是后期改装的。F15落后吗? 苏27使用了电传飞控,但是要知道苏27比米格29晚了好几年。米格29在1983年服役。而第一架批生产型苏-27UB ( T-10U-4 )于1986年才首飞成功。事实上,苏27的气动外形还是参照了米格29。所以现在一般人很难分辨米格29和苏27。

在我们看来,米格29冒黑烟是个大问题。(RD33发动机的后续型号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枭龙和歼31也受连累了。)这和RD33特有的短环形燃烧室、离心式喷嘴设计有关。使用离心式喷嘴部件的发动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维护。最关键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可以更有力的保证发动机工作正常。此在设计、制造、维护能力有限的年代,这一设计更为现实、可靠。所以这个缺点,在苏联当时的技术水平、作战环境、作战指导思想下,它就算不上是问题。

RD33系列发动机冒黑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是随时随地的。所以情况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米格29的雷达探测距离八十公里,现在的雷达探测距离都是上百公里。人的眼睛视距最大不超过10公里,冒不冒黑烟很重要吗?这也是为什么RD33系列发动机冒黑烟,可是中国的枭龙和歼31还是选择安装的原因。

至于航电落后,那就不是米格的问题了,那是苏联的技术问题。米格有的问题,苏27也有。例如雷达的研制是仪器制造研究院(NIIP)与无线电工程研究院(NIIR)。由NIIP负责苏-27的SUV-27火控系统以及RLPK-27雷达,NIIR负责米格-29的SUV-29火控系统与RLPK-29雷达。1978年确定了共同的第四代雷达研制方案,由NIIR与NIIP共同研制通用部件。部件相通性达到70%。 其实苏联的航电并不是一无是处。米格29服役时,凭借R-73近距空空导弹和头盔瞄准具以及R-27空空导弹, 在近距和超视距空战中都力压F-16。

这话是原美国空军的退役飞行员“Vinnie”拉塞尔少校说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拉塞尔曾在德国拉格空军基地驾驶三年米格-29。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没有能力投入武器装备的升级了。这个时候,苏27的救星来了。 中国在米格29和苏27之间选择了苏27。 (说句题外话。中国选择苏27的原因并没有太多太复杂的因素。就是中国歼六、歼七、歼八和正在研制中的歼十都是轻型飞机。中国当时连发展重型战斗机的计划都没有。可以说,想都不敢想。而苏27是中国唯一能够获得的重型战斗机。) 米格29没有得到中国的青睐,虽然零星的获得了一些订单,但是二十年的订单累积只有不到200架。所以,米格根本没有能力对米格29进行升级。

米高扬曾经在米格-29基础上经全面现代化改进而成的新型多用途歼击机,也就是米格33。但是苏联解体了。俄罗斯没钱。最后不了了之了。而苏霍伊由于得到了中国订单,资金有了保证,苏30才得以发展。以及衍生出后来庞大的苏系列家族。

一直到1997年,米格启动了米格29SMT研制计划,米格才第一次获得重大改型的机会。 米格29SMT已然改掉了老款米格29的所有毛病。 米格-29SMT依靠内油将转场航程提升到了2400公里,带副油箱后可达到3500公里。虽然“驼背”很丑陋。但是,对比一下美国为阿联酋订做的F-16E。 只能说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米格29SMT虽然性能超过老米格29“八倍”(——俄罗斯官员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声誉。俄罗斯不买,卖给阿尔及利亚的被退货。(理由是因为俄罗斯用的是苏联时代老米格29的机身。) 2017年,米格-29的最新改型米格35闪亮登场。

2019年进入量产。俄罗斯空天军的首批订单预计数量为37架。在五代机满天飞的今天,米格35能从苏霍伊家族的苏57、苏35嘴里夺掉一块肉。说明米格35确实足够优秀。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米格35的优秀也恰恰是因为米格29的底子太好。

米格29确实在很多方面不如F16。但是,


渔歌子说

与F16相比,米格29的确是款失败的战斗机,但矢败只是指米格29战机在销量上的失败,毕竟F16战斗机是三代战机中产量最大的战机,其总产量达4500余架。销售到世界二十余个国家,其性能是相当不错,虽然在美国是低挡战机,可是在很多国家都是做为主力战机使用。

F16是通用动力公司研制,后来卖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16是第一款完全按照能量机动理论研制的战机,是一款完全采用三代机研制方面的战机,F16采用了翼身融合体常规布局,气泡式坐舱盖,三轴四余度电传系统,单台大推力发动机,依靠气动的优势甚至可以击败F15。



F16的最初研制的目标就是单纯的狗斗机,只能发射近距离格斗弹,之后在F16C/D上才加入发射中距离空空导弹的能力与对地对海攻击能力。F16以轻型机体格做到与重型机相差无几的8吨载弹量,航程为3800千米,在轻型战机中是第一的。


米格29是一款双发转型战斗机,依靠三代机中仅有的最强整机推重比来达到高机动性,米格29采用了中央流体力学研庆院设计的翼身融合中升力体布局,F16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做多用途战机的,而米格29是做为对抗美国F15主力战机而研制的,所以在机动性上米格29还在F16之上。

米格29在外销的成绩不佳是因为苏联时代米格29的战机就让人失望,而太多数国家买战机就是希望买个门伸,能够给敌人威慑。而米格29显然做不到,F16的航电超越米格29,机动性略差,F16在每个国家都能发挥不错的战斗机,而米格29只有在苏联作战体系下发挥战力。



GE发粉

苏联时期的战斗机开始是走简单轻型的道路的。口来为了与美国抗衡,逐渐开始重型化。

朝鲜战争的经验让米格相信轻型战斗机适合未来的空战。越南战争的经验改变了这个看法,就有了重型的米格23。苏联这种用过去的经验应对未来战争的方式是错误的。由于在电子技术上落后于美国,米格只能花力气在气动外形和飞行性能上。

米格-29采用了优秀的气动外形,也有很好的发动机。但是航电很差。西方战斗机采用的先进技术,米格除了简单容易模仿的,其他的都没法保持一致。没有电传,没有平显,没有先进的复合材料。可以说是用二代机的技术制造三代机。为了保证格斗性能,不得不放弃其他性能。最严重的就是航程不足。而F-16采用各种技术的目的就是增强格斗性能和航程。

米格-29由于设计时过于追求紧凑,性能已经达到极限,根本没有后续升级的空间。也没有降低性能换取其他性能提高的可能。很多飞机都可以改做对地攻击机,但是米格-29却不能。这一点和米格-21一样。

米格-29的失败在于脱离了当初设想的未来战争模式。出口到国外的米格-29对欧美飞机并没有形成数量上的优势,反倒是经常以少打多,而且缺乏战场信息。说明米格29的适应性很差。也许个别性能比得上F-16,在大部分性能和整体上是不如西方战斗机的,不仅仅是不如F-16。


天明遥遥山海关

客观来说,米格29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战斗力,而且和F16相比,技术指标一点都落下风,之所以一些战场上出现的F16吊打米格29的战例,也不能单纯的归结为米格29的问题,而是敌方的作战体系的优势,放大了或者掩盖了对手飞机的能力或不足,而以一个体系对抗一款战机,可想而知被吊打一点都不意外!



而米格29的悲催或许并不是这款飞机的设计原因,而是这款飞机背后的设计和制造国家的后续改进,和作战体系结构的不足!尤其是苏联解体前后,苏联及主要的衣钵继承国俄罗斯没有足够的国力继续跟随世界科技发展,而逐步的造成了该型飞机的电子技术落后的现状。



而与之对比的美国制造的F16,早期型号作战能力也不怎么样,甚至和米格29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不过是美国综合国力没有断崖式下跌,对F16一直持续改进,所以到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就出现了一边倒的战果!



伊拉克引进的米格29,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品,而对手的F16却是美国提供和装备的最新升级型号,理论上两款战机已经有了十年的电子设备代差,而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为首的联军,是在美国架构的全球作战体系作战的,踹门有隐形飞机,前期打击重要的电力系统和雷达系统有宇航导弹,而成规模的电子干扰也让伊拉克军方通讯不畅或者中断,战机敢于升空就是和瞎子,几乎没有任何战场感知力,对之抗的却是对战场全面感知的美国为首的联军,大型预警机持续提供战场动态,美国的飞行员几乎很清楚战场上的一切。试问这样的作战环境能体现出飞机的先进程度吗?



若把米格29和F16调换一下位置,或许米格29会做的更好!

这个对比其实说明,不要把一场战争寄托在一两件武器上,战争一旦开始就是体现彼此持续改进和升级的实力的时候了!


嘟嘟超

比起三代机标杆的F16,米格29确实有很多不足,但是这种不足恰恰不是因为这款战斗机失败,而是苏联解体后,米格29长期得不到资金进行改进与完善的结果。

米格29虽然采用液压助力操纵系统,比不上F16的电传操纵系统,但是其滚转角速度却能达到250°每秒,俯仰角速度能够达到30°每秒,这些数据都优于早期型的F15,接近达到数字电传操纵系统的F/A18和近期型的F15所能达到的范围。

F16实际上是和F15配合作战的,是高低搭配,F15具有足够的速度和升限去对付对方的高性能战机,而F16则是在中空,高亚音速/跨音速空战,对付的是对方的炮灰飞机,所以早期的F16连雷达都不要,只是白天战斗机,而且要到90年代才具有发射中程拦截弹的能力。

但是米格29和苏27并不是这么分工的,苏27在的航程,火力与雷达性能,用于攻势制空作战,是穿透到对方空军,而米格29则是负责前线的战斗机,但是米格29从一开始就具有完整的下视下射能力(虽然苏联的电子行业不如西方,这个能力其实以现在来看是很差的)和发射中程拦截弹的能力的。

另外米格29的头盔瞄准具,确实很先进,引起了机载火控技术的革命。

对比F16block52和米格29的飞行包线,米格29的性能确实要比F16强。但是由于苏联解体后,米格29没有了后续的改进资金,好不容易从阿三身上坑来了一笔钱,开发了米格29K和米格35,但是早就已经时过境迁,中型战斗机的效费比差,始终也得不到市场青睐,加上五代机时代来临,米格29的未来自然更加悲观。


糖宝贝Y

米格29并不失败,之所以给大家造成不好的印象,是因为它在历年来爆发的战争中表现非常的不好,常常被击落,在埃厄战争中不敌同门师兄,在科索沃冲突中也被击落,又因为腿短和载弹量较低,被称为机场围墙的保护者,确实混的比较惨,这是为什么呢?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米格29早已不再年轻,在上个世纪70年代立项,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服役,早过而立,将近不惑之年。基于二战的经验,苏联对于武器装备的发展,应用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在苏联空军的体系中,有一个独特的分类,叫做前线战斗机,苏联空军给它的定位是小快灵,不要求太好的机载设备和较大的航程,对机动性和在前线野战机场的起降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战时其主要使命是,在野战机场起飞,遮断地面战场的上空并争夺制空权,使得敌方的空军不能从容的对地面上的苏军进行打击,充分发挥其钢铁洪流的威力。那么,电子设备相对简单的米格29,如何在危机重重的冷战对抗最前沿完成其任务呢?其实很简单,地面引导。在苏军的想定中,机载电子设备相对简单的米格29,在战时将由地面上密密麻麻的雷达引导站进行引导控制,飞行员不必太了解空中的态势,引导员将会依靠雷达信息不断的告之其敌军位置,甚至直接告知需要做什么样的操作,引导其战斗,据说在巅峰时期,能够做到一对一引导,是苏联的整个战争体系中重要的一颗棋子。

这样看来,米格29离开苏联的整个战争体系的支撑,确实是不大好混啊。出口他国的米格29可没有强大的体系支撑,其实这个道理放在美军身上也是一样。美军历年来看起来轻易的胜利,离不开大量加油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乃至前期的情报侦查等活动,同样是整个体系在发挥作用。如果让美军的战机脱离体系去碰撞苏军的防空网,同样会落得个头破血流的下场。能够进入部队服役的武器装备,不会有失败的作品,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其战斗力,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对抗,还需要合适的技战术配合与体系支撑。


我是个军事迷

这两款飞机各有优长。f16的长处在于电传操纵。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也很突出。米格29低空,超低空性能非常优秀。背部有辅助进气道,可以在简易机场起降。f16的缺点机翼非常薄!低空超低空时做大的机动容易产生静力耦合而折断。刚开始摔了几架飞机。以后做做了一些补救措施和修改飞行参数!米格29最大的缺点就是,腿短。操纵系统相对落后。就机动性而言F16不是米格29的对手。东西德统一时西方得到了米格29。模拟对抗中F16完败。美国根据它的特点来训练f6飞行员。真正的口碑变差是海湾战争以后。因为多国部队掌握着完全的战场态势感知主动权。南联盟的和伊拉克的根本就没看到对方就被击落。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真实能力。飞机的好坏决定权是看谁在用!苏24典型的二代机。一样把美国的驱逐舰吓尿,航母通场!


窈窕淑女45735156

当然不是。

首先,二者不可比。

米格29是苏联时代研制的,因为苏联解体,俄罗斯一度缺乏资金,米格设计局无法进行升级改造。最终落后于时代。

其次,米格29并不失败。

截至当前,米格29总产量1400架,虽然比F16的4400架少了两倍,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前款导致的,而且这个1400架的数据不知道丟幻影2000和萨博39多少条街。

最后,是作战设计思想的差异

F16是轻型通用战斗机,米格29则是前线支援战斗机。

支援什么呢?

在苏军的最初设计中,米格29是可在前线简易机场连续起飞,争夺空中遮断。所以米格29最主要的作战目标是打击敌军直升机和攻击机,掩护本方钢铁洪流。因此米格29只有600公里的作战半径也是足够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战略收缩,没有那么多钢铁洪流需要掩护,米格29当然就是生不逢时了。但决不能说人家是失败的,哪怕对比的是F16。




张勇達州

唉,身处21世纪,看了有些评论评价,无语了。维护与升级的考量不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思想,不需要在初始设计时平衡取舍,不是一架战机全生命周期中巨大优势,不是反映超高水平、远见卓识的科技眼光,不是进行大量技术贮备持续保有科技专业人员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还是那句网友牛言:不是强不强的问题,而是懂不懂的问题!美国的科学思想、技术发展路径与生产长远规划,你们不懂!认识思想上的层次低下,知道再多零碎的技术参数不过是个复读机、知道分子而已。最后,俄罗斯不宣传,那是因为有帮傻13供它强买强卖!F16,淘汰了还排着队地抢,最优秀的三代机,20世纪战机最具开创性最高科技水准的典范之作,没有之一。F35借鉴其发展经验更上一层楼。俄系战机,二战思维水平,意识形态产物,粗糙工艺样板,就别比了吧,这点俄国科技人员心中绝对心中有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