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郭德纲把太平歌词和相声捆绑在一起?

l刘祖德

郭德纲的功底很深,早年说过评书,唱过大鼓,还学过京剧,后来主攻相声,这使得他的舞台艺术更为丰满,确有过人之处。现在许多观众,也是通过郭德纲的相声才了解太平歌词的。

在郭德纲的几项绝活中,太平歌词是一个拿手本领。正因如此,郭德纲在舞台上一再强调,相声的基本功中,只有太平歌词才是唱,唱其他的东西都是学唱。在此之前,很多相声节目中,并没有刻意强调这一点,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将歌曲、京剧、大鼓和地方曲艺算作相声基本功中的“唱”。

传统相声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太平歌词。但也很少有人说相声中的唱仅是太平歌词,而将其他的唱归为学。其实,郭德纲这么区分,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自己的一番用意。

放眼当今相声界,郭德纲算是毫无疑问的领军人物。而他最拿手的几项绝活中,太平歌词算是一个。所以,他不仅将传统的太平歌词和相声捆绑在一起,向观众展示,而且还一再强调,这才是相声中的“唱”,其他的都算是学唱。

许多新派相声演员,是不了解,也是很少唱太平歌词的。如此一来,别人不会而我却十分精通,这不是高地立见了么?

其实太平歌词是一种民间小曲,早期艺人撂地时拿它来招引观众所用。不过,也有些相声演员主唱太平歌词。这种艺术很简单,可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也比较高。不过,随着相声演出方式的调整,不再需要在开演前招徕观众,所以太平歌词渐渐地就衰落了。

太平歌词最初诞生于北京,在天津也有广泛流传。郭德纲在天津长大,后来又进京发展,因而学得了不少太平歌词。如果仔细品味的话,还会发现,其实郭德纲的太平歌词多少还掺杂了些京韵大鼓的味道。

不管怎么说,郭德纲将濒临灭绝的太平歌词给弄活了,而且刻意强调其正统性,算是挽救了一门将要失传的艺术形式。不过,过分将相声中的“唱”排斥歌曲、大鼓和地方戏曲、小调等形式,也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碣石樵子

不需要怎么评价,就是因为郭德纲擅长太平歌词,所以他要提倡。任何一家做手艺的或者干买卖的,都是擅长什么卖什么,卖什么就吆喝什么。没有哪个傻瓜是什么不会偏来什么的,毕竟“万莫奇”属于少数脑子进水的。

太平歌词和相声的关系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打个比方你开了家川菜馆,可是在制定的菜单上没有“麻婆豆腐”这道菜,因为太廉价没什么经济效益。有次来了一桌客人就要吃“麻婆豆腐”这道菜,那么后厨是不是要做?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川菜,又是川菜馆,客人点川菜肯定要做,要是不做等于砸自己招牌。

相声和太平歌词也是如此,你是说相声的,太平歌词又属于相声基本功,你可以不指着太平歌词吃饭,但是必须要会;你可以不指着太平歌词卖票,但是必须要学,万一被顾客点菜给难住了等于砸招牌。

为什么郭德纲要在舞台上强调太平歌词的重要性?因为他在太平歌词上下过功夫,他有足够的把握在这个上面凭借实力碾压同行。

太平歌词为什么没人唱没人听?就是因为太简单,前半句说,后半句加个甩腔,艺术上几乎没什么韵味和价值。但是郭德纲经过多年的努力,重新整理改编了太平歌词,使它又重新回到舞台,让观众又重新接受这门艺术,那么他当然有实力把太平歌词当作自己的特色,甚至当成德云社的特色。

现在相声班社很多,但是有几家能跟德云社一样形成自己的特色?观众买票捧场不就是想听点别家不会的吗?这个道理就跟饭馆的特色菜一样,最重要的是与众不同,最好是别家都不会就自己会的特色。

那么再说说为什么没什么人学郭德纲的太平歌词?

因为郭德纲在太平歌词上已经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目前来说太平歌词分两种,一种是老调的太平歌词,主要代表是太平歌词的非遗传承人,这种太平歌词不好听,当初失传就是因为不好听才失传的。还一种就是郭德纲改编后的太平歌词,属于新版太平歌词,主要代表就是德云社的这批年轻演员,这种太平歌词比较适合观众的耳音。

明白了吗?学太平歌词无非就这两种风格,学第一种观众骂街,因为太难听;学第二种同行骂街,因为等于帮郭德纲做宣传。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装作看不见,当太平歌词已经失传,有些班社用数来宝代替太平歌词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郭德纲以前干什么的?其实他早年就是个唱戏的!


太平歌词可以说是他的强项!论唱的,相声演员还真没有能比他唱的好的!

相声基本功“说学逗唱”这个总得有一项别人比不过的吧!

于是发挥他唱的功底,那自然也就出类拔萃!
如果再换个娱乐些的方式去唱出来,那就简直不能再牛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祖师爷对他确实不薄!他能够将这些结合起来,成了新的相声流派!

虽然也成了一些人口中的“三俗”。
但是,郭德纲,他的功底以及对于相声这门艺术的把控,可谓是出神入化了!

他能做到艺术与艺术的结合,就是说明他在两方面的造诣都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记得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吧?

无非也是此,对于之前的武功掌握到更牛的地步,才能有所成就!

所以不可否认的,郭德纲的相声造诣,也非一般人所及!否则,怎么会有如此成绩!


大春叭叭叭

在老郭之前就听过,太平歌词脱胎于莲花落,是旧社会要饭的唱曲,老一辈相声人马三立曾评价太平歌词忒俗,旧社会相声人地位太低,摆摊说相声先用唱曲吸引路人围观,等人多了再开始说相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都翻身成了文艺工作者,当然不想也不用再去摆地摊用太平歌词招呼路人听相声了,时间久了也就慌了,那个时候破四旧,一片欣欣向荣的运动,旧社会的东西也没人敢喊老祖宗的东西不能扔。老郭的横空出世也是时势造英雄,当时被批三俗,老郭也不是好惹的主儿,扬长避短,用自己的长处攻击同行的短处来彰显自己的正宗,说实在的,太平歌词就一个调,是个不跑调的听两遍就能唱,艺术性不高,当然想要唱好了还得嗓子好!但确实没什么难度系数。而且现在德云社的太平歌词也不正宗,尤其是最近张云雷唱的,个人觉得是没有灵魂的太平歌词,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无家可归的灵魂

郭德纲很多相声都会说到,相声讲究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唱就是指太平歌词,其他的唱为学唱,这并不是郭德纲说了算的,相声老艺人都是这么说的!也就是说太平歌词本就是相声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郭德纲的相声受众面广,听的人多!何来捆绑之说?

你特么是何居心?


给你丫碎钱

首先更正你一下,太平歌词怎么能叫捆绑于相声呢?就像你开车只会往前开不会倒车能说你会开车吗?太平歌词是相声四门功课之一为什么要叫捆绑呢?最起码老郭告诉大家相声本门的唱是什么了,这也是他比其他相声所谓的大师们要强的地方,为什么不用自己长处去比对方的短处呢?


弘邦机电

据了解太平歌词实是相声行当的本门唱,但现在的年轻演员会唱的真的不多,郭德纲每提到唱就专门提太平歌词,一有普及知识的成分,二应该也有炫耀的成分,以小人之心度之,可能第二种的意味更浓一些,从能看到的郭德纲的相关视频中,虽然据说他会的太平歌词很多,但能看到听到的基本上都是白蛇传的几句,不知真实水平怎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