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在常遇春死后令宫廷画师绘制他身穿龙袍的全身像?

宋安之

这就是死得早的好处。

常遇春死在了洪武二年,死于军中,朱元璋刚刚坐上龙椅,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事情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常遇春是军事人才,号称“常十万”,自称能将十万兵,而他在帮助朱元璋开疆拓土时,也屡建奇功,尤其是和陈友谅大战的“龙湾大捷”,常遇春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战让朱元璋彻底站稳了脚跟,有了图谋天下的底气。

后来鄱阳湖大战,常遇春犹如三国时的黄盖一样,率军深入陈友谅军中,点火烧船,陈友谅的战船有点像当年的曹操在赤壁上的船,船大而坚固,但是行动迟缓,一般性攻守战这种船只优势明显,但是鄱阳湖大战中明军运用了三国火烧战船的方法,明军的船只小,活动灵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尤其放火的时候。

常遇春领人乘风放火,放火完就跑,据说,陈友谅的很大一部分兵力都损失在战火中,陈友谅也死于鄱阳湖一役。

陈友谅算是朱元璋的一生之敌,歼灭了这位对手,老朱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天下了,这有点像项羽之于刘邦,项王活着一天,刘邦都如鲠在喉,但是项羽一死,天下能撼动刘邦的人也就几乎没了。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当时也是如此。

战后朱元璋曾经夸奖常遇春:“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而作为副将军的常遇春,其后协助徐达大破张士诚,收复元大都,可谓战功累累。

洪武二年,常遇春暴毙于柳河川军中,这之前他和徐达刚刚在开平取得大捷,把元朝皇帝赶到更北边去了,史书记载: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在中山(徐达)下。

朱元璋得知常遇春死了,很悲痛,要用天子礼仪安葬他,后来朝臣商量就用宋太宗赵光义安葬赵普的礼仪来安葬了常遇春,朱元璋还让人画了常遇春身穿五爪金龙蟒袍的全身像,并且赋诗曰:

朕有千行生铁汁,

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

泪洒乾坤草木湿。


老朱的诗还是蛮有特色的。


总觉得有些武将死于军中还是蛮幸福的,比方说巴顿将军,比方说常遇春。

如果常遇春活到了后来,朱元璋国事平定大杀功臣,常遇春也许不但不会有这种哀荣,大约连活着都得战战兢兢吧,毕竟后来的徐达,刘伯温都获得战战兢兢的死的疑点重重。

不过我觉得1369年在还有点暑热的风中大哭常遇春的朱元璋是真心的,他此时还没有后来的算计,此时只是为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的死而哀伤,下意识想用一些方法去弥补这种哀伤,绘制龙袍像,这在古代算是最高荣耀了。

朱元璋为老兄弟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

文/ 薛白袍

薛白袍

主要是常遇春有大功于明朝,而且别看常遇春是位猛将,其实他和朱元璋配合默契,还救过老朱的命,关于常遇春的功绩不细说了。

(常遇春画像)

说说这件“龙袍”吧,“龙袍”是绯底,明朝的高级文武官员,都是绯色官服。所以,也不能算是“天子龙袍”。

明朝开始有赏赐有功之臣的“蟒袍”,可能就是因为朱元璋对常遇春的特别恩赐而发展来的,之前的朝代却无此先例。到了清朝,叫“吉服”。

“蟒袍”上其实和龙袍上的龙一样,但是为了区别龙袍的“五爪金龙”,“蟒袍”上的“龙”少一爪,为四爪,所以称之为“蟒”。

(蟒袍)

但是,常遇春画像确实是“五爪金龙”,应该是朱元璋确实对常遇春去世十分悲痛所至。于是,他和礼官商量用宋太祖对韩王的礼仪来祭奠常遇春,并用龙袍覆盖遗体。到了画师画像,自然不可能真画黄色,五爪金龙的“天子龙袍”,于是衣服底色自然是一品武官该有的绯色。

(飞鱼服)

既然朱元璋开了先河,估计后世皇帝也想继承关于赏赐有功的大臣这一方式,又觉得“真龙天子”放在大臣服饰里,有欠妥之处。于是就有了“蟒衣”,“飞鱼服”,“斗牛服”这样有“龙”的服饰。


(斗牛服)



大飞熊ヽ骑士

对于帝王心术用一句话形容最贴切不过:我给你的,你得拿着,我没给你的,即便是我不要的,你不能伸手来拿,或者夺。

朱元璋一生对大明功勋就是这般。我们想想当初的廖永忠,当时可谓是功勋卓著,朱元璋甚至赐给他免死金牌,然而他人心不足,居然私藏龙袍,那就是伸手想来拿了,被朱元璋以意图谋逆诛杀。

再看胡惟庸、蓝玉案,他们看懂了朱元璋心思,勾结党羽打算造反,这就是伸手想夺了,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拿起刀就被朱元璋一锅端了。

他们两个人都是有意在朱元璋手里夺东西,怎能不死?

我们看常遇春,年轻时候,自习十八般武艺,后来辗转落草糊口,但别人有鸿鹄之志,最后投奔朱元璋军中。朱元璋起初以为他不过是为了来军中蹭饭,留下并未重用。但是没有想到常遇春一上战场,万夫不当,骁勇善战,可把朱元璋下巴吓掉了。从此常遇春每战每捷,封为前锋将军,颇受朱元璋重用。关键一战是朱元璋与宿敌陈友谅番阳湖一战,常遇春为前锋,乘一小船,带人冒着敌军箭雨,挥戈冲刺,跃至陈友谅军中左突右刺,为朱元璋杀开一条血路。


也就是这一战,他看懂了常遇春的能耐与忠义。常遇春为了朱元璋,甘为人盾,率先士卒。最终,明军效仿当年赤壁之战,以火攻大败陈友谅。陈友谅于朱元璋无异于项羽之于刘邦。大患除去,常遇春功勋至伟。

后来,常遇春与徐达北征凯旋回来路上暴病而死,此时,朱元璋当皇帝不过几年。也许坐在皇帝那个位置,日子久了,心是会变的。但是此时朱元璋对兄弟的情义还没有被皇位熏腐,并且,后面的路还很长,天下未定,还不至于到兔死狗烹地步,他给常遇春哭灵,甚至亲自把身上龙袍脱下给常遇春盖上陪葬钟山下,后又专门请画师给常遇春画身穿龙袍的画像。


我想,这与别人开口来要,伸手来拿本质不同,这是朱元璋真的对哥们的情义,心甘情愿给的。


不书三少

于左非常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原因如下:

常遇春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战将,在朱元璋的开国勋臣中,战功仅次于徐达。

《明史》记载,洪武二年,常遇春死于军中。同年十月,朱元璋亲自出面参加常遇春葬礼,其中的仪式,参照宋太宗祭葬赵普的仪式。

常遇春被安葬到钟山,朱元璋赐给九十件明器,随之下葬。同时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谥号为忠武。《皇明异典述》中说,朱元璋追赠常遇春的曾祖、祖父和父亲三代为上柱国等,并加谥号。这种待遇历史上极为罕见,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重视。

此外,常遇春配享太庙,并在功臣庙中绘制他的画像。注意,《明史》中所说的绘制画像,是放在功臣庙中。明朝原本没有武庙,直到嘉靖年间才增设武庙。

明朝建立之初,各种制度并不完备,朱元璋刚刚登基,天下未定,还需要将士们尽忠效力,所以他对于曾经并肩作战、一起出生入死的旧将深怀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常遇春猝死军中,朱元璋痛惜之余,有一些出格的表现,既是真情实意,又可以激励将士,这些都可以理解。

常遇春的画像摆进功臣庙中,不管朱元璋对他的感情有多深,都不可能给他画一张身穿龙袍的画像。那样会造成很大的混乱,也会给后代的皇帝、大臣造成很大的困扰,朱元璋不会犯这种错误。

此外,朱元璋晚年时,频兴大狱,大力整肃勋旧,就算当初有过这种画像,这一阶段也会毁掉,别人更不敢保留或者妄造。


于左

常遇春是元末红巾军的优秀的将领,也是明朝的开国名将,常遇春一生为将,从未战败,他曾经说过可以以10万大军横行天下,所以有“常十万”之称,他因为一生不败,也被称为“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虽然出生在贫苦家庭,面目奇伟,力大无比,勇猛过人。在公元1355年,曹玉春就跟随朱元璋,转战南方各地,建立战功。公元1360年,曹玉春与徐达在池州六泉口大败陈友谅。陈友谅仓皇败逃,不敢再犯,朱元璋夸赞常遇春“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公元1364年,朱元璋被恢复元气的陈友谅围困潘阳湖。常遇春奋勇当先,临危不惧,不仅救出了朱元璋,而且全歼60万陈友谅大军。公元1368年,常遇春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共25万人,功勋卓著,被封为鄂国公。公元1369年,常遇春,率军北征,攻克元朝大都,但是常遇春,却在此次回师途中暴病而亡。



朱元璋看到常遇春,一生戎马,建功无数最后倒下的身躯,不尽感慨万千,将自己的龙袍披在了常遇春身上,悼念常遇春,并命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作画。朱元璋除了纪念常遇春以外当然有自己的帝王之心,一方面是为了笼络人心,另一方面是刚刚建国,为了激励将士,稳固统治,进一步一统全国。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首先,这个问题真假与否我是完全不知道。其来自野史还是民间故事都可能,估计应该是源于常将军家乡人民的美好愿望吧!

其次,如果这是历史的真相,那么也不必过度解读。注意,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朱元璋命令…”。也就是说,出于皇帝的想法。而帝制时代皇帝的所作所为即是国法,不受限制,他们想怎么做都是正确的。可能今天的我们认为此事中最大的疑点就是“龙袍”,涉及到“逾制”,属于大不敬。但如果真的是皇帝的命令呢?那不就是最合理的事了?和后世清代皇帝赏功臣“穿黄马褂”不是一样?大家可以看看清雍正皇帝命令画师给他绘制的大量行乐图,在这些画卷中,雍正皇帝就是百变马丁,穿汉服、蓄汉发,还有穿西洋礼服蓄法国长卷发的,而且头发还是黄色!如果从封建礼制出发,雍正这事可比常遇春死后画个龙袍像严重多了!但历史上并无当时和后世有任何意见提出的记载。可见,帝制时代的法律是严肃并有限制条件的,只要是皇帝授意的使用违制物品,是合法的。而大臣如果主动、私自制作和使用违制物品,那才是违法犯罪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