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是瓶颈,滴滴或已找到破题关键

石油还够我们用多久?天然气还能再烧多少年?身边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正慢慢缓解着我们对于能源的焦虑。

曾经通过滴滴乘坐过几次新能源车辆,也和司机们聊起过能耗和成本。乐观的滴滴师傅告诉我,从续航150公里的车换了续航400公里的新车,一天都不用充电,基本告别了加油站,电动车额外费用少,让师傅们收入多了不少。

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是瓶颈,滴滴或已找到破题关键

▲ 杭州滴滴新能源车主冉毅春

然而也有一种普遍的情绪蔓延在这些新能源车主中——“仪表盘显示只能跑30公里的时候我就开始慌了”、“冬天夏天都给客户开空调耗电量更大”、“生怕找不到充电桩”……司机师傅们的“里程焦虑”加上国内充电桩的比例仍然低于欧美的事实,也着实在司机心里给新能源能否持续玩转汽车市场打了个大问号。充电问题不解决,绿色出行总将是一张难以落笔的蓝图而已。

滴滴近日发布的“小桔充电”却让广大的新能源车主们,看到了的希望。

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是瓶颈,滴滴或已找到破题关键

小桔充电精准面向具有高频充电需求的滴滴新能源车主,通过线上聚合现有的充电桩资源,有利于提高社会分散电桩的利用率,让充电设备真正实现’围绕用户建桩’”。“线上匹配”、“线下共享”,这就是“小桔充电”的破题思路。最后形成的“围绕用户建桩”,简单6个字,便击破了车主们“找桩难”的大难题。同时也在电动车大密度地区建桩让充电桩最高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拉低了充电桩的平均沉没成本。

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是瓶颈,滴滴或已找到破题关键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10万新能源汽车,滴滴平台上就有26万。四分之一的比例,使新能源车辆密度足够使充电桩的线上匹配成为可能。

“小桔充电”系统能够促进线上线下进入良性循环,让线上的共享新能源车辆能被高效匹配上充电桩。这一现象也会反向把更多的车主拉入到共享汽车平台,平台车辆的扩充也势必进一步拉动充电桩的密度。从破解共享车辆充电难的问题入手,或将攻克整个难题。

新能源汽车推广,充电是瓶颈,滴滴或已找到破题关键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黑镜》中行驶在看不到边的荒漠里,手机搜到最近的公共充电桩,排着队等着自己的车充好电,就一脚油门奔向闺蜜的婚礼。此番对于绿色出行的构想,与滴滴对于“桩联网”的布局不谋而合,也让更多新能源车主看到了闪着光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