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臺詞賞析:雍正向天下人認錯,其發言罪己責臣,直指人心

《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之後做的兩件大事:追繳虧空庫銀與恩科會考,山西巡撫諾敏及全山西官員上下其手,欺上瞞下,雍正為儘快立整頓吏治之典範,未及思索匆忙賜予諾敏“天下第一巡撫”的稱號,此其一。其二,恩科會考,會試主考張廷璐夾帶7名考生入場,且會試考題開考之前業已洩露。但是,天下地方官京官紛紛上書為二人開脫,為何?逢君之惡矣。

科普:孟子名言“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指助長了君王的過錯,這個罪行還算小的;逢迎君王的過錯,這個罪行就大了。

雍正王朝臺詞賞析:雍正向天下人認錯,其發言罪己責臣,直指人心

上文:

雍正:今天並沒有什麼慶典,把你們都叫來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朕要當著你們向天下人認錯。

(雍正走到乾清宮門口向天下人下跪認錯,眾臣同跪)

眾臣:皇上!

雍正:都起來吧,這些日子朕收到了四百二十七份奏摺,其中三百八十一份是保諾敏和張廷璐的。只有四十六份主張嚴懲這兩個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來保他們呢?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說諾敏雖然虛報政績、誆騙朝廷,但是他本人從未貪汙過一文錢、收過一份禮,還算個清官。至於張廷璐也只是夾帶了幾名考生,而這些考生又是同僚好友所委託的,並不是為了收受賄賂,因此也算個清官吧。

雍正:既然這兩個人都是清官,那麼所犯的罪也就情有可原。還有奏摺上說天理、國法、人情,根據這三項定罪的準繩,其中天理、人情,都可以免去這兩個人的死罪。言之鑿鑿、立論煌煌啊,一句話:殺了這兩個人,就沒了天理,沒了人情。

雍正:還有幾條至關重要的理由奏章上都沒有說明,現在朕代你們說了吧,第一,是為了保全朝廷的體面,這個諾敏是隆中堂推薦的人,張廷璐是廉親王推薦的,又是張中堂的弟弟,殺了這兩個人,勢必就傷了幾位朝廷柱石的臉面,這是檯面上的理由。臺下還有一層,那就是說保住了這兩個人,也就賣了幾位大臣的人情。廉親王、張中堂、隆中堂,欠了這個人情,你們不好還哪。

雍正:第二,各省的督撫力保諾敏,還有一門不可言傳的心思。那就是說保住了諾敏,山西的虧空就不了了之了。山西的虧空追不回來,他們那些省的虧空自然就可以賴著不還。這樣一來以諾敏的一顆人頭保住了眾多官員貪汙、挪用國庫的銀子。皆大歡喜,普天同慶啊。

孫嘉誠:皇上聖明燭照,臣等不勝欽服。

雍正王朝臺詞賞析:雍正向天下人認錯,其發言罪己責臣,直指人心

雍正:你們且慢拍朕的馬屁,在這兩件事情上,朕實在是不英明啊。豈只是不英明,而且就是因為朕,才造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局面。朕輕信了諾敏,不,不只是輕信,朕是在自欺欺人,如果朕頭腦清醒,諾敏就不敢誆朕,如果朕不是急功近利,諾敏也就無機可乘。也就不會有這麼多官員,置煌煌國法於不顧,一擁而上來保這兩個罪無可恕的國家罪人。

雍正:你們以為朕賜了諾敏天下第一巡撫的匾,就一定會為了顧全自己的臉面為諾敏開脫。說到底,是為朕自己文過飾非,如果你們以為朕為了顧全上書房幾個重臣的臉面,就一定會投鼠忌器。如果這樣想你們就錯了,同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相比,同九州萬方的天下蒼生相比,朕的臉面算得了什麼?上書房幾個重臣的臉面又算得了什麼?如果朕連這一點都分不清楚,聖祖仁皇帝會把這萬斤重擔交給朕嗎?如果上書房的重臣們連這一點都分不清楚,他們還有資格呆在上書房嗎?

雍正:這兩個案子朕不想牽連任何人,也不想把責任推給任何人。要說責任,這個責任朕一個人擔起來。前些天,就是昨天,怡親王告訴朕,說諾敏當了一年半的山西巡撫,家裡依然很貧窮,還說他的老母親八十大壽,居然拿不出錢來擺酒。朕聽了心裡很難過,朕已經通知內務府,給他們家送去五千兩銀子。只要他的老母親還在,朕每年都會給她送銀子去,直到她老人家去世。

雍正:還有張廷璐,聽說有兩個孩子沒有成年,這個負擔就交給張廷玉了。有一點要說明白,朕這樣做不是為了邀名,朕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沒有貪財,可朕依然要殺他們,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個人的所做所為比貪財更可惡。比如說諾敏,他是不貪財,他貪的是名;還有張廷璐,國家開科取士,一旦選中那就是朝廷的官員、國家的棟樑,要代朝廷執行政令,還要管理百姓,這需要何等公正、何等小心哪。可張廷璐身為主考,執法犯法,把那些和他有關係的,還有那些將來會對他有好處的人,請託的子弟都給我帶進了考場,拿著朝廷的名氣來做人情,普天之下有那麼多讀書人,如果照此辦理他們十年寒窗、苦習聖賢之道,還有什麼用處啊?你們這些要保他的人去問問那些正經考生,他們同意不同意赦免張廷璐。至於山西那些貪沒藩庫,錢財的官員和科場洩露,考題的有關的人更是一個也不能饒,也不要等到秋後,立刻召集都察院大理寺還有刑部,按照朕剛才說的意思,馬上把這兩個案子的犯人審讞定罪,三日後押赴菜市口行刑。

雍正王朝臺詞賞析:雍正向天下人認錯,其發言罪己責臣,直指人心

胡玫導演《雍正王朝》,取其小說的精華部分再加工,整部劇有很多聖人之言,即便現在聽起來依然是一個準則。例如: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等。這樣的電視劇看了不僅令人津津樂道,更能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世的準則,才稱得上“優秀”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