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和騙子在城市活的風光,但在農村絕無立足之地,原因在這

乞丐和騙子在城市活的風光,但在農村絕無立足之地,原因在這

上面說的是最專業的乞討者,這在往年被稱作叫花子、要飯的,也就是憑著一根棍子一個破碗行走江湖,不至於被餓死。隨著環境和觀念的轉變,乞丐也在轉型,繼而衍生出很多新的部門,也推出新的花樣,但還是離不開“乞”和“討”。不付出汗水勞動來獲取該有的報酬養活自己和家人,靠臉皮和同情來換取別人的東西,這也不還是乞丐麼?他們丟棄了先人的那根打狗棍和豁口的碗,披上博取同情的虛偽的外衣,遊走在大街小巷,獵取他人財物。最接近原始乞丐的就是換一身學生服,買個書包,最好配一副眼鏡,辦張假證,用粉筆在地上工工整整的寫上長長的話語,說自己怎麼怎麼被騙了被偷了,沒錢回家,飯都吃不上,再用自己的零錢做引子,騙取過路善良的人。再有甚者,碰瓷敲詐、鬼手搓錢、扔錢包、仙人跳,他們雖然離乞討有兩條街的表面差距,但其實質還不如弓著背晃著碗的向人明要,乞丐要的是你的錢,這些人要的有可能是你的命。

乞丐和騙子在城市活的風光,但在農村絕無立足之地,原因在這

在農村長大的或者進入農村的人都能看到,農村這塊被人嫌棄急著逃離的地方,不見乞丐已經很多年。不只是乞丐,那些從乞丐進化的手段人也在遠離農村,這兒不是他們能經營的了的地方。造成這個差別的原因何在?按說精明的城裡人要比農村難騙的多,農村才是他們還開發的根據地,但因為這些,他們只能逃離農村,進軍城市。

我是農村長大的,以後還在農村生活,對這種現象有一點感悟。清楚的記得十年前討飯人就消失了,這麼些年再也沒有見到過一個。小的時候那些大人管這種人叫“討米的”、“叫花子”、“要飯的”,從來沒有聽說過誰把他們叫“討錢的”、“要錢的”。或許是那時候大家手頭都緊張,一年到頭也用不到幾塊錢,錢就是僅次於命的寶貴東西,不到生死關頭沒人往出撒,打發這些人都是用糧食,或者用糧食做熟的飯。農村的乞丐是真的要飯的,只為那一碗或冷或熱的飯,僅此而已。

乞丐和騙子在城市活的風光,但在農村絕無立足之地,原因在這

奇怪的是,在那個艱難的人人都吃不飽肚子的年月,人們對乞丐從不吝嗇,只要是來了,總會給一點,一頓飯也好,一碗糧也罷,還有給一條破褲子的,大家從不驅趕他們,遇到擺酒席,還要把乞丐拉到桌上一塊吃菜喝酒。農村有著增添碗筷就是人丁興旺的寓意,要飯的來更是要發財,遇到紅白喜事,要飯的從開始呆到結束,沒人攆他走。因為這時的乞丐是真的乞丐,要麼是沒有勞動力哦孤寡人,要麼是兒女殘疾痴呆不去討飯就要餓死。

我的記憶中,最後的乞丐就是那幾個五保戶,先由最近的親戚輪番供養,最後劃成任務分給生產隊,每家管幾天飯,輪流轉,得病死了集體出力安葬。這些人走了以後,沒有接班人,就再也沒有走家串戶的要飯的了,在農村,乞丐成為歷史,再也沒有復興。

乞丐和騙子在城市活的風光,但在農村絕無立足之地,原因在這

在農村,即使是要飯的,也是知根知底的,能說出是誰的親戚,家住在哪,大家都是熟人。本著排斥陌生人的習俗,外來的乞丐你只能要一次,下次再來就沒好臉色,也不會再給你東西,不用商量,大家都一致這麼做,所以外來的乞丐在農村混不了多久,必須走。就算是本地人,一下子就認出你是誰,不罵你是無賴,也會捎帶著罵你親戚,臉上都沒光。而農村又有著家族攀比的風氣,家族都是比較團結的,叫己親,外姓親戚叫旁親,個個都是為著己親,要做到一姓比一姓強,誰都不想自己這個姓的族人去當乞丐讓別人笑話,就是你想當乞丐還不行,得問問家族同不同意。實在混不下去了他們選擇撿破爛或者包零活(講好價錢給別人乾點零活,比如這一碼柴劈了給多少現錢)。就憑這一條,乞丐就能在農村絕跡,畢竟哪個家族都不想被人指點取笑。農村人講究實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硬道理,有手有腳的就應該勞動,種地也好,做買賣也罷,你得付出才有回報,能幹活你還伸手,誰欠你的了?

乞丐和騙子在城市活的風光,但在農村絕無立足之地,原因在這

換個花樣你還是不能在農村紮根,農村人淳樸,最害怕也最憎恨的就是被騙,你只要在農村行騙,被抓住了絕對沒有好果子吃,人家才不管打人犯不犯法,先打一頓出了惡氣再說。在農村,不用電話,也不用廣播,什麼壞人壞事,不出半天必定能傳三五個村子。正因為害怕被騙,他們最在意的就是騙子,只要是一個人被騙了,都會搶著打聽誰騙的,怎麼個騙法,人跑哪去了,大概還會到哪來,心裡早就有所準備了。所以在農村,你最多能騙三個人,多的絕對不行,能做的就是趕快腳底抹油,逮住你的不一定就是你剛才騙的那個人,說不定親戚把你都辦了哪家被騙的還沒接到信呢。

乞丐和騙子在城市活的風光,但在農村絕無立足之地,原因在這

在農村,熟人一般都不談錢的事,他們堅信談錢傷感情,更別說你一個陌生人了。他們本沒有多少錢,自然看的精貴,沒有個百分百的把握,不可能掏出錢來,你在農村去耍把戲就是自討沒趣,搞不好還會帶著一身傷病回來,騙子不是傻子,這賠本的買賣請他都不會去做的。如今的社會冷漠和爾虞我詐充斥著噓噓嚷嚷的城市,養育著真真假假的乞丐,反倒是農村,尚存一片樂土,彼此的熱情和熟悉遏制著不想靠勞動得到回報的乞討者,更是本著最原始的方法懲罰騙子,他們進不了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