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上市14年淨利增近30倍,董事長給出光伏平價上網時間表!

題記:

發跡於眉山,成長於成都,壯大於全國,放眼於世界。起源於探索,紮根於實幹,發展於產業,領先於時代。

從1982年到2018年,通威三十餘載發展壯大曆程,可謂一部濃縮的中國民營企業乃至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史。

在董事長劉漢元帶領之下,通威開始了創新發展之路,從養魚到專做水產飼料,再到進軍光伏產業,技術與創新已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源動力。

登陸A股市場之初,通威股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商,立志做安全食品供應商。

而立之年後,通威股份又進軍光伏新能源行業,現已成為多晶硅及電池片龍頭企業,致力於對外輸出綠色清潔能源。

綠色時代的到來,給站在轉型升級十字路口的通威股份一針強心劑,聚勢聚焦、揚長砍短,堅持將發展農業水產和光伏新能源是通威的核心戰略。

目前,通威股份已成為國內唯一已構建了“多晶硅-電池片-光伏電站”產業鏈上下游全面佈局的企業,形成了“光伏+飼料”雙業務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問題列表:

1、自2004年上市以來,通威股份營業收入從26億增長到260億,增長了10倍;淨利潤、淨資產、總資產,增長了20倍以上。但在整個公司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關鍵時點,通威做得比較好,抓住了機會,最終成長壯大起來?

2、您正式離開公職下海辦企業是哪一年?

3、通威旗下光伏產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4、2013年,在收購當時的合肥賽維後,通威對這個企業都做了哪些事情,在技術方面、資金方面做了哪些投入?

5、作為多晶硅生產主體,永祥股份曾經進入過通威股份上市公司,但後來又被剝離出去,直到2016年又重新注入上市公司。在這期間,永祥股份的價格變化較大,您是怎麼解釋這件事情?

6、目前,通威股份在光伏行業裡面,已經走在前面了,那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方面、管理方面、成本方面,都是一個什麼樣的表現?

7、通威股份現在已經是農業+新能源的雙主業格局,目前這兩個板塊的結構、比重,在股份公司裡面是什麼樣的情況,今後雙主業發展有無側重?

8、您對光伏行業前景怎麼看?在新能源發電平價上網以後,官方補貼是否就可以取消,這個行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學以致用解決缺魚難題

這家公司上市14年淨利增近30倍,董事長給出光伏平價上網時間表!

嘉賓:通威股份董事長劉漢元

成孝海:自2004年上市以來,通威股份營業收入從26億增長到260億,增長了10倍;淨利潤、淨資產、總資產,增長了20倍以上。但在整個公司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關鍵時點,通威做得比較好,抓住了機會,最終成長壯大起來?

劉漢元: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剛好進入學校學習,1981年畢業後被分配到眉山水電局。俗話說,四川為魚米之鄉、天府之國,但是由於一直處於較長時間的短缺經濟時期。因此四川當時仍然和全國一樣,吃魚很困難,每年每人平均只有半斤魚都不到。

在此背景之下,我每當下班後總是思考,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所學技術投入到實際研究和生活應用當中。1983年,我們開始做渠道網箱式流水養魚的創新試驗,期間經歷了小試、中試。1984年,“網箱養魚”第一年收穫就打破了四川歷史上水產養殖的最高單產記錄;1985年中試,再一次刷新記錄,提高單產量1倍多。

當時,剛好遇到 “豐收計劃”、“星火計劃”,國家科委、農業部把“網箱養魚”等技術成果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1986年及1987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萬人,湧入“網箱養魚”試驗示範參觀、學習、交流。

當時宏觀背景鼓勵大家下海、創業,隨著這些技術大量推廣和應用,我們逐漸把這種研究和試驗商業化,進而開辦了一個小型飼料工廠。

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我們創辦了這樣一個企業。經過差不多十幾年的時間,又成為了中國最大、全世界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集團。與此同時,中國魚、蝦、蟹等水產品的總量,也從1978年前後的400萬噸左右,一路增加到6000萬噸,水產品的產量增加了15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全國人民整個菜籃子量的問題已經完全解決。

成孝海:您正式離開公職下海辦企業是哪一年?

劉漢元:真正離開是1992年元月1日,在那時候下海了以後,開始創辦第一家飼料工廠,即四川通威飼料有限公司。當年1月初開始動工建設,到9月20日便正式投產,而投產的前後,恰逢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下海以後,整個宏觀環境、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為通威的成長壯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客觀條件。

這家公司上市14年淨利增近30倍,董事長給出光伏平價上網時間表!

通威農業產業鏈沙盤

兼併收購發力光伏產業

成孝海:通威旗下光伏產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劉漢元:2004年,在通威股份上市以後,通威集團需要避免與股份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事實上,通威是被動的在瞭解一些潛在機會,而多晶硅和太陽能光伏方面的產業引起了我們深度的思考。

2006年,我開始對各種清潔能源進行比較研究,並思考中國能源戰略選擇。通過各種研究分析對比,我認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確實有可能成為未來清潔能源當中主角,替代、部分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可能會使社會和經濟更好的持續發展。

因此,在得出這樣的研究結論後,就有了2007年通威投資1000噸的多晶硅項目。一年的建設時間不到,取得了初步成就,併成為了國內排名前列的多晶硅企業之一。

不過,當時多晶硅生產成本很高、消耗很多,生產成本好幾十萬一噸。當然價格賣得也很高,曾經最好的時候賣到330萬/噸,這就逐漸促使各家企業進行技改、提高工藝水平,降低製造過程當中的成本。

可喜的是,通威成為保留下來的具有競爭能力的多晶硅企業,目前已在全球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有足夠的技術領先優勢和成本領先優勢。

成孝海:2013年,在收購當時的合肥賽維後,通威對這個企業都做了哪些事情,在技術方面、資金方面做了哪些投入?

劉漢元:合肥賽維是LDK投資的較大規模工廠,全廠大概有2000兆瓦的生產能力,佔地超過1000畝,整個投資規模當時超過40億元。在投入以後,由於行情變化和經營管理方面的諸多原因,合肥賽維在2012年、2011年全部停產。

2013年,通威收購了這座合肥賽維電池片工廠,接手時只有70個左右的留守人員。通威派遣人員入駐後,將各項管理、培訓、機制落實到位,僅用了兩個月時間便重啟恢復生產。

2014年上半年,合肥賽維恢復了一半的產能,同年下半年開起全部產能。在行業中,設備產能利用率普遍在60%~70%,而通威員工把它提高到110%、120%,並連續穩定安全的生產運行,降低了設備固定費用,使得產出的成本更低、品質更加穩定。

通過一系列努力,合肥賽維從原來每年虧損將約10億元,到2014年實現盈利超過1億,2015年盈利超過5億,逐漸走上健康發展的狀態,通威也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片工廠。

永祥進與出保護投資者

成孝海:作為多晶硅生產主體,永祥股份曾經進入過通威股份上市公司,但後來又被剝離出去,直到2016年又重新注入上市公司。在這期間,永祥股份的價格變化較大,您是怎麼解釋這件事情?

劉漢元:其實,這剛好是說明通威集團對投資者是負責任的,2007年集團把底永祥股份放入上市公司,那時候多晶硅產能和整個行業正所處熱點高峰,投資者在其中有很多回報。

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新興產業出現了低谷,加之整個經濟低迷的大背景疊加,使整個太陽能、多晶硅行業發展受到一些挫折。2010年開始,光伏新能源全行業出現虧損,尚德、LDK等龍頭相繼破產。基於上述現實情況,多晶硅業務再放到通威股份裡,會拖累上市公司業績,投資者可能也會虧損。

在此背景下,通威股份把永祥果斷地剝離出上市公司,這是保護了上市公司原有的主營業務,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這也是我們當時的初衷。

光伏產業是沒錯的!它經過培育,度過了行業裡寒冷的冬季,永祥又變得比原來更強,其多晶硅產能從1000噸到後來的15000噸,產能擴大15倍,盈利能力擴大了幾倍,從原來的虧損變成了盈利狀態。

同時,光伏也是朝陽性產業,我們這個時候再把永祥股份放到上市公司,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再次注入上市公司,永祥股份的價格雖然比2008年退出時更高,那是因為集團和PE增加了投資,永祥整個產能擴大那麼多倍,進和出都是按照公允價格去交易的,經專業機構評估確認以後的價格。

因此,我們認為,投資者在研究的時候應該理解,通威股份此舉是一個保護中小投資者,尤其是保護小投資者的一個經典案例,正面的典型。

這家公司上市14年淨利增近30倍,董事長給出光伏平價上網時間表!

分子公司分佈圖

全盤掌握光伏核心技術

成孝海:目前,通威股份在光伏行業裡面,已經走在前面了,那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方面、管理方面、成本方面,都是一個什麼樣的表現?

劉漢元:光伏行業原來的技術基本上是德國、日本、美國、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掌握,他們曾壟斷了全球多晶硅80%以上的份額。此外,僅中國臺灣地區已在過去幾年,實現了當時太陽能電池片行業佔有率的30%、甚至50%。

巔峰時期,中國臺灣地區形成了超過15GW的電池片的生產能力,這也得益於臺灣台積電以及富士康等領先的半導體和製造企業,他們在人力、財力、技術上面的積澱,獲得了應有的發展條件。

此前,光伏產業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和工藝均西方國家壟斷,我國是三頭在外,即市場在外、核心材料在外、核心設備在外。

經過十年,中國一大批企業進入光伏領域,在逐漸的技術迭代過程中,中國企業更替的速度、提升的節奏大大超過外界預期。

在此過程中,中國光伏企業實現了整個技術的全盤掌握,並且在原有技術上進行更新和突破。到目前為止,德國瓦克公司還是最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但在技術的先進性、材料消耗和綜合成本等方面,中國一些優勢企業已經明顯的走在前面。

以永祥股份為例,我們的生產成本大概只有德國瓦克公司的60%,因此,他們不會再有推光伏投資的衝動和熱情。以它現在的成本,瓦克公司過去五年只在美國新建了一個工廠,新工廠用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新的設備之於美國的這種資源條件,仍然沒有辦法參與和中國企業的競爭。

2016年,中國生產的多晶硅第一次突破自身需求量的50%,2017年有望達到55%,今、明兩年可能會超過60%或65%。到目前為止,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的多晶硅企業,在未來三到五年沒有任何一家有擴展產能的計劃。

根據現實情況的發展,五年左右時間,中國所需的80%多晶硅將由國內企業生產配套,實現進口產品的大部分替代。

由此,這個機會基本上就全部留給中國有競爭能力和未來投資能力的企業,這也是通威太陽能為何能以每年50%、100%速度快速成長。

根據我們目前的判斷,未來五到十年內,中國大陸將形成三五家有持續參與和競爭能力的光伏企業。

目前,國外看不到新增的光伏骨幹企業,因此這三五家中國的骨幹企業未來形成的產能,將在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佔全球總量的50%到65%。實際上,這比50家光伏企業無序競爭好多了,這也是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個標誌。

多晶硅電池片產能翻倍

成孝海:通威股份現在已經是農業+新能源的雙主業格局,目前這兩個板塊的結構、比重,在股份公司裡面是什麼樣的情況,今後雙主業發展有無側重?

劉漢元:從銷售收入來講,農牧板塊還是佔大頭;但就盈利能力來講,2017年農牧板塊大概佔三分之一,新能源板塊約佔三分之二。

農牧和新能源兩個產業,為什麼通威要把它們放在一個上市公司裡面呢?我們認為,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光伏發電和水產養殖具有重疊的空間。

從現實來看,清潔能源發展過程當中的分佈式能源發展和建設,東部地區經濟發達需要能源,但其土地資源、空間資源相對又有限。因此,通威股份創造性的推出水下有效高密度、安全的水產養殖,同時水面又能充分把空間複合利用起來進行光伏發電,這就是通威獨有的“漁光一體”模式。

利用簡單的空間,使得陽光資源複用,每年讓每畝水域除水下養殖產出數噸水產品外,還能夠輸出5萬度電、10萬度電。用個形象的比喻,相當於每畝水域每年大約輸出10到20噸石油。

通威股份希望,通過“漁光一體”的建設,使設施設備智能化、復聯化運用的養殖過程中,實現全程可追溯的自動記錄、自動管理、自動控制和數據中心的共享。此舉,既能同時支撐通威股份原有的水產飼料的銷售、服務業務,又能讓優質而清潔的光伏電力源源不斷地惠及千家萬戶。

目前,全國有精養水面4500萬畝,非精養水面8000萬畝。如果,通威股份把精養水面全部做成“漁光一體”光伏發電站,可以建成與17億千瓦發電裝機容量相當的清潔發電系統。

對通威股份而言,這不僅僅是雙主業,而是相關、協同、互利發展。目前來講,通威股份會在很長時間同時發展農牧和新能源,而當前主要的重心之一,是繼續把通威已經有優勢的製造環節做強、做大。2019年,兩大主要營收可能持平,2020年新能源業務收入可能超過農牧業。

因此,近兩年通威股份投資兩大多晶硅項目建設,規模是2.5萬噸+2.5萬噸,還有兩個2.5萬噸是2期工程。其中,第一期5萬噸多晶硅工程將在今年9月份到12月份投產,屆時通威股份多晶硅產能將從2萬噸提升到7萬噸以上,進入全球前三甲行列。

在電池片環節,2017年底和2018年初,通威股份緊鑼密鼓的開展合肥和成都新一期工程建設,兩邊將分別建設3.2GW的產能,將現有已投運產能和產量提升1倍以上,進一步鞏固了全球電池片最大供應商的地位。

這家公司上市14年淨利增近30倍,董事長給出光伏平價上網時間表!

這家公司上市14年淨利增近30倍,董事長給出光伏平價上網時間表!

新能源產業佈局

2020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

成孝海:您對光伏行業前景怎麼看?在新能源發電平價上網以後,官方補貼是否就可以取消,這個行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劉漢元:接下來,通威“魚光一體”模式可能更加成熟,隨著國家補貼逐漸淡出,我們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魚光一體”和主要的分佈式發電都能夠實現平價上網。

我們預期,在2020年底,能夠實現發電的平價上網。這就意味著,包括通威“魚光一體”在內,發電成本將小於或者等於煤炭發電成本。目前,我國煤炭發電的比例佔整個電力供應的60%以上,如果清潔能源發電成本能夠等於或者低於煤炭發電成本,那就是清潔能源真正良性大規模應用的開始。

今年3到5月,通威在國內東部到北部地區,領跑者計劃裡招標中標電價最低可低至0.31元/度,這個價格與所在地區煤炭的脫硫電價大致相當。

回看過去十年,相比2007年、2008年期間,現在光伏發電的系統成本已經降低了90%,大約每年還在下降10%。未來三年的時間,系統成本有望降到4000元以下,通威內部要求做到3000元/千瓦,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

到那個時候,東部地區光伏發電成本大部分都在每度0.3元~0.4元,西部光照好的地方發電成本降至0.2元~0.3元。

近幾年裡,雖然光伏行業發展速度和規模都還不小,但是我們都仍然認為這是序幕的開始。進入這樣的時期以後,未來70%或更多的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可能會由光伏發電來提供,有望在十年左右時間,使我國增量能源消費由清潔能源來供應。

往期部分內容回顧:

行業複合增長率超過30%!這家公司董事長位居中國富人榜第40位,稱未來沒有天花板!

資產跨越700億,打通化纖全產業鏈!董事長說,心不苦就不辛苦,浙石化項目將再造一個榮盛

深耕市場17載,市值突破3000億!海康威視總經理說,感謝股東信任,將引領新一輪變革

這家公司有十多萬快遞小哥,產品比同行貴卻賣得更好,業績做到行業第一還沒有天花板

這家醫藥公司極少打廣告,靠口碑25年穩健增長,連續7年保持20%以上業績增速!

貢獻一座城市超20%的工業產值,這家兵團企業PVC規模全國領先,如今已從規模驅動轉向高附加值增長

上市7年市值翻十倍!這家公司賣衣櫃要做到千億規模?董事長:格力美的可以,我們為何不行?

厲害了,“國家隊”持股超過大股東!一帶一路急先鋒,要再造一個特變電工

7年從200億到700億!“民營醫藥流通第一股”未來還有哪些看點?

從炸響“改革開放第一炮”到千億跨國集團……中集集團CEO麥伯良談海外收購、孵化獨角獸!

既要做“智能製造之王”,又要做“新能源汽車之王”,匯川技術的霸氣來自於哪裡?

成立14年,完美世界憑什麼成為中國最大的影遊綜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