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眼中的中國慈善榜:社會需要一個跨界融合交流平臺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4月25日晚,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發佈盛典在北京水立方圓滿落幕。

現場,公益領域大咖、知名慈善家、企業家、慈善明星、新聞媒體以及其他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見證了此次發佈典禮的盛況。一串串鉅額捐贈數字讓人感到溫暖,一個個真實的公益故事也讓人為之動容。

在眾多媒體人看來,此次發佈盛典並不單單是一場公益聚會,更像是一次社會各界的跨界融合,中國慈善榜正在成為這樣一種聯動各方的資源整合平臺。

事實上,在此次活動前夕就已有包括《經濟日報》、《南方日報》、中國新聞網以及新華網等在內的主流媒體對中國慈善榜進行了深度剖析。今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慈善榜發佈第十五年,毋庸置疑,中國慈善榜記錄並見證了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壯大。也正因如此,新一屆慈善榜的發佈更是吸引了外界大量關注,數十家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深度報道。

媒體關注點更加細分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秘書長、《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

以中央電視臺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從更加細微的新聞點入手,對此次中國慈善榜進行了報道。中央電視臺在報道中分析稱,2017年捐贈超過100萬元的企業有721家,其中民營企業捐贈額佔到企業捐贈總額的近七成。從企業涉及的行業來看,捐贈最多的是房地產行業,佔到企業捐贈總額的四分之一,其次是醫療衛生、互聯網和金融業。

此外,媒體對於捐贈流向也更加關注。團中央未來網在報道中提道,統計數據顯示,教育領域最受關注,投入教育領域捐贈總額達到35.3855億元,佔總捐贈額的29.29%。其中半數以上捐贈用於高等教育建設,高於投入中小學資金,教育公益方向的轉移已成為現實。

企業公益也越來越得到媒體的關注。《新京報》等媒體在報道中特別提到了榮獲“年度慈善企業”稱號的企業。在媒體看來,企業目前仍是支撐中國公益事業發展的主力軍。

中國青年網、央廣網等媒體的關注重點則放在了慈善榜樣和慈善領袖方面。而這也十分契合中國慈善榜存在的價值:中國慈善榜十五年來一直堅持旗幟鮮明地揚善,弘揚榜樣的力量,發掘中國慈善捐贈的文化內涵,為中國慈善榜樣造勢。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明星公益也正在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當然,媒體的關注點已經不再簡單地停留在報道明星出席公益活動或者為公益項目代言的淺層面,而是深入分析明星參與公益的具體形式、粉絲效應以及明星參與公益的專業性等層面。

比如,專注於明星公益的新媒體平臺“最榜”發表了《獨家揭秘|2018明星公益榜竟出現這麼多新面孔?》一文,文中就明星最關注的公益領域、明星參與公益的形式、公益項目籌款模式等進行了深度分析,努力提升公眾對於明星公益的認知。

央廣網也以《2018中國慈善榜發佈林志玲獲評年度最具影響力明星慈善家》為題,對明星公益進行了剖析。文章提及50位明星榮登中國慈善明星榜,林志玲榮獲年度最具影響力明星慈善家稱號,並指出,作為一支重要的慈善力量,明星正助力推廣傳播慈善理念。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媒體報道中國慈善榜

《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工人日報》、中國教育電視臺、新華網、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網、環球網、北京電視臺等媒體也從各自關注的領域對中國慈善榜進行了報道。騰訊新聞、央廣下文客戶端、愛奇藝等不同屬性的媒體則結合自身媒體屬性,對此次慈善榜發佈盛典進行了差異化解讀。

“2016年《慈善法》頒佈和實施,中國慈善事業走入法制化軌道。政策固有的時滯性沒有讓紅利馬上釋放,未來值得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通過慈善事業的發展向世界傳遞和證明中國的軟實力!”《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在現場致辭中強調。

展現形式更加多樣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本次中國慈善榜通過鳳凰網、北京時間、今日頭條火山小視頻以及新浪一直播等渠道進行了直播,其中僅鳳凰直播觀看人次就超過了20.7萬

除了常規的媒體報道,活動現場還通過鳳凰網、北京時間、今日頭條火山小視頻以及新浪一直播等渠道進行了直播,滿足了不能到現場的社會公眾瞭解公益、參與公益的需求。其中,北京時間關注受眾超過五萬人,鳳凰直播觀看人次超過20.7萬。在直播過程中,不斷有觀眾進行互動,談論他們對於公益慈善的看法,這也充分印證了此次活動的影響力。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中國慈善榜在上海地鐵以及北京火車站等地投放戶外廣告,引發公眾積極參與

在進行線上宣傳的同時,此次活動也嘗試在部分地區進行了線下宣傳推廣。比如在上海地鐵16號線龍陽路站投放大屏視頻廣告和宣傳海報、在北京火車站重點區域投放宣傳廣告,這兩個地點都是人流量特別密集的場所,且能夠影響不同層面人群。有很多普通公眾正是通過這兩種渠道知道了中國慈善榜,並且表達了參與公益的意願。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活動籌備和線上線下推廣的過程中離不開公益夥伴以及企業夥伴的支持,捐贈廣告位、整合自身資源、為活動提供智力支持……這些都成為新時期企業以及機構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投身公益事業的有效形式,而這正是公益慈善所散發出的號召力。

當然,除了媒體報道,出現在此次中國慈善榜頒獎典禮舞臺上的機構和個人的反饋及評價,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林志玲被評為“年度最具影響力明星慈善家”

被評為年度最具影響力明星慈善家的林志玲在現場表示,自己是代表所有在社會上默默付出的人來領取這份榮譽,“所有的善行不分輕重,所有的善心都需要鼓勵,所有的善意都不應該被扭曲。善的力量讓我感覺到改變的可能性,也讓我找到了自己一點點的存在的價值。我願意繼續用自己的信念和善念,好好地走這條路。”

馬雲公益基金會在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公佈了馬雲入選“年度慈善家”的消息。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名列公募基金會榜單前十的中華兒慈會在機構自媒體平臺發表《捷報!中華兒慈會以滿分成績問鼎“第十五屆中國慈善榜”!》一文,充分證明了機構對於中國慈善榜的認可。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公益不是富人的特權,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形式參與公益。中國慈善榜就是希望打造一個跨界交流、融合的平臺,匯聚社會各界力量,推動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引用在報道中出現的一句話——捐贈者是最可愛的人,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讓我們共擔時代責任,共為慈善榜樣喝彩!

- END -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作者 | 皮磊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慈善榜榜單分析〡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

媒体眼中的中国慈善榜:社会需要一个跨界融合交流平台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