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大家谈」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方案敲定

回龙观至上地,全长6.5公里

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方案敲定

经过一年的研究,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线位已经基本稳定。起点位于昌平区同城街与文华路交叉口,大致沿地铁13号线北侧绿地向西布设,跨过京藏高速后,下穿京包铁路,沿龙域环路延伸至西二旗北路,最终止于海淀区上地西路与后厂村路交叉口,全长6.5km。其中,起点至西二旗北路为新建段,长5.5km;西二旗北路至终点为现况路改造段,长1.0km。考虑现况实施及现况慢行系统条件,方案采用新建与现况系统利用相结合方式,高架与路面相结合,能落地则落地,充分利用现况路由。

通勤需求大,现状通行不便

深入调研分析后确定建设自行车专用路

确定在回龙观到上地建设自行车专用路之前,研究部门经过了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最终确定在这一区域建设自行车专用路,原因有三:一是回龙观到上地直线距离只有不到4公里,从距离上非常适合自行车骑行。二是两区之间交通需求量比较大,回龙观是北京最大的居住区之一,而上地地区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两地之间早晚高峰通勤人数约有1.16万人,占回龙观地区工作人口的13.8%。三是两地之间既有交通设施供给并不方便,道路拥堵、轨道交通限流拥挤、公交速度较慢。早高峰客流从回龙观区域上车,乘坐2-3站,在西二旗下车的人数达3500-4500人次,西二旗站为全市客流量和满载率较高的站点,这部分通勤者非常适合自行车出行。

沿线无红绿灯,严禁电动自行车通行

充分保障自行车出行路权和骑行安全

自行车专用路只允许自行车通行,不允许电动车和机动车通行,这是与一般道路边施划的非机动车道最根本的区别。线路采用封闭管理,与现况道路分离,根据交通预测,仅在关键节点位置设置出入口,全线共设置8对出入口,方便覆盖沿线重要居住区、商业区等人流集中区域。沿线无红绿灯,道路连续,不受交叉口干扰。为避免专用路被其他车辆占用,设计过程中考虑设置闸机以及人工管理等方式,具体的管理模式目前还在研究中。同时,在沿线将设置监控措施,禁止电动车上路,保障自行车出行路权和骑行安全。

时速20公里,设有潮汐车道、超车道

远期或将延伸至中关村

专用路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可以达到每小时1000至1200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早晚高峰两地之间出行特征,在专用路中间设置多功能车道,拥有潮汐车道、超车道等功能,同时在条件允许的重要节点,对专用路进行拓宽,保证骑行的便捷、快速,避免出现自行车“堵车”现象。未来或继续延伸有二期、三期建设,一直往南延伸至北四环中关村地区。

引申:自行车专用路国内外已建设多条

核心是快速和连续骑行

自行车专用路,在荷兰、德国、哥本哈根等城市都存在,目前自行车专用路,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有连接城市与城市的自行车公路,这种形式在丹麦、荷兰、德国都有,骑行车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小时,甚至更快;还有城市内部跨越河流、高差障碍的自行车桥,比如哥本哈根著名的“蛇桥”;厦门利用BRT建设的高架形式的自行车专用道,限速是25公里/小时。

总体来看,自行车专用路应该是供骑行者快速往来的连接通道,是更高等级的自行车专属道路,其核心是快速和连续骑行。回龙观到软件园的这条自行车专用路主要作用是提供点对点的,定向通勤需求服务;同时道路设施条件好,不绕路、直达、少爬坡。

「治堵大家谈」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方案敲定
「治堵大家谈」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方案敲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