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后“治堵”的西安答案

2018年年底,西安作为国内新一线城市,常驻人口数量突破1000万,机动车保有量323万辆,到目前为止,人口数量已经达1380万,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65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上升,让陕A代号的汽车牌照资源面临枯竭,2020年4月1日,西安正式启用陕U车牌。人口和机动车的迅速激增,让西安高峰时段的拥堵指数挤入全国36个大城市中排名前10行列。

复工复产期间 交通流量早晚高峰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2020年3月2日(周一),西安交通流量回复至节前70%;3月19日(周四),西安市区流量达到节前正常流量的87%左右;特别是在3月20日(周五),市区流量已达到正常工作日周五流量的101.31%。3月16日至20日(周一至周五),市区平均流量已达到正常流量的84%,峰值流量达到正常流量的95%,进入本周以来,早晚高峰交通峰值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这是记者3月26日在西安交警快速处警及复学期间全市交通保障工作新闻通报会上得到的消息。

复工复产后“治堵”的西安答案

目前受疫情影响,西安全市尚未恢复尾号限行政策,每天早高峰曲江大量上班人群集中通过曲江收费站经绕城抵达高新区,晚高峰则是通过高新收费站经绕城抵达居住地曲江。这种机动化高强度集中“迁移”势必带来交通通勤压力,引发交通拥。数据显示,西安交通流量在早晩高峰时段已超过去年同期数值,主要拥堵点段集中表现在一环、二环、三环、南绕城和朱宏路、未央路、丈八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及小寨、电视塔盘道等区域。“

今年春节过后,由于疫情的特殊性,市民乘坐公交每站都要扫码上车,造成排队上车拥堵现象严重,使得很多上班族放弃乘坐公交,而选择一人一车或者一人两车的私家车或网约车,这样做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个人安全角度考虑。”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规划处民警告诉记者。

对此,今年3月底,西安交警在建立快速处警机制并同步推出交通管理措施的同时,协调辖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采取“校警结合”的模式,强化校门值班制度。同时加强易堵路段的巡查力度,加大铁骑对开、警车巡查频次,设置快速处置小分队,遇堵点乱点、突发事件、交通事故等,能够迅速反应、快速排除,最大限度降低对道路通行秩序影响,严防辖区出现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

智能信号灯、交叉路口改造 打造“西安样板”工程

去年以来,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先期开展了经开、曲江、浐灞三个区域二百余处信号灯的智能化改造,经过几个月的奋力攻坚,部分区域智能化改造效果已初步显现。

西安交警将过去的单点信号机更换为可联网、具备自我运算能力的智能信号机。为交叉口四个方向的每个车道安装流量检测器,自动统计交通流量数据,并与信号机实现自动交互,信号机可以根据流量自动计算信号配时,交警可以实时掌握路段拥堵状态。

复工复产后“治堵”的西安答案

  “通过这台网络设备,将光纤信号回传到支队,光纤好比大脑的神经,将每台信号机接入支队信号控制大脑。再经过在地面安装接收器,将单位时间内车流量数据传入路口控制室,然后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就会自动调整出最佳的路口信号灯变换时间。”民警带领记者来到经开区明光路口进行现场展示。

  在经开区明光路,记者跟随民警坐在车上进行了实际体验。当日上午11点15分许,在实际操作中,明光路与凤城一路十字口往北行进的6个路口中,有5个都是绿灯通行状态,真的是人性化的“流量灯”。这套“西安市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的建立,也就是全市交通信号灯的“大脑”,实现了信号灯“可调、可控、可看”。

  此外,西安交警正不断加强交叉路口改造提升工程。据了解,支队前期已经排查汇总交叉口行人二次过街点位89处、路口改造点段80处,恢复绿化点段28处,移交市城管部门具体研究改造,规范十字路口的交通秩序,更好的保障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路权。通过对曲江转盘改道后的交通组织优化受到了公安部专家的高度肯定,作为经典案例在全国推广,为解决复杂路ロ交通组织提供了“西安样板”。

共商,打通资源壁垒

共享,实现时空置换

共治,保障区域畅通

在缓堵保畅这条路上

西安交警正不断努力创新

为群众的出行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复工复产后“治堵”的西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