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最大的謊言是哪一句?

思想之葦

當下,教育界最大的謊言就是“老師課上不講,補課講”。許多人稱這是某個補課機構負責人散步的謠言,姑且不去追究其法律責任,但確實害人不淺。



時下,這一謊言成了教師不得不揹負的“黑鍋”,許多人,甚至一些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也深信不疑。教師就是吃良心飯,幹良心活的,不排除老師因為職稱不公,績效不平,一度抱怨過。但老師只要面對孩子,走上講臺,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老師怎麼能“上課不講,補課講呢?”這純屬無稽之談,就是教育界一句最大的謊言。

如今,學校每年,每學期,每週,每天教學計劃有要求,課時有安排。課程標準規定了老師的教學任務,老師課上不講,既對不起良知又難以與孩子交代,更無法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學校對老師每天教學工作都有日常考核評價,並且與老師績效工資和職稱評定及年終評優、評先緊密掛鉤。老師就是為了切身利益,也不會課上不講,而等著補課講,何況教師有償補課是一條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現今,我們不排除個別教師確實作出一些背離職業操守的不良行為,也讓整個教師群體蒙羞。但絕大多數老師勤於奉獻,勇於探索,敢於擔當,不辱使命,不負眾望。教育振興大業教師是關鍵,我們沒有必要質疑教師,相信教師一定不會作出“課上不講,補課講”,這樣有悖師德的行為的。


俺油菜

教育界有很多傳播甚廣的口號、理念,有的甚至由一些教育名家提出,但這些口號、理念太過絕對,也沒有考慮具體適用的環境,結果在現實中產生很大的誤導作用,需要對這些口號、理念正本清源。

在我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屬於此類。

這句話的本意可能是強調因材施教,以及教師的重要性。但是,這混淆了教師責任,也是製造當前家校矛盾、衝突,教師職業倦怠感的原因之一。

其一,偏面強調教師的絕對作用,忽視學生個體的問題。這帶來的問題是,把學生學不好的責任,全乎推給教師,增加教師的壓力,也加劇家校矛盾——在家長看來,孩子學不好的的責任都在教師,而不是從孩子自身以及家長自身身上找原因(能力、態度、習慣等)。有的家長不直面孩子的問題,以為給孩子找一個好學校、好老師(體制內滿足不了,就找培訓機構),就把問題解決了。 教師的重要性當然不可否認,但將其上升到絕對地位,就異化了。教學相長,在學習成才過程中,家庭教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其二,這把教育問題都推給教師,然而,很多教育問題是教育管理和評價體系的問題。比如,對學生因材施教,教師願不願意?可以說,大部分教師是願意的。可是,現實的評價制度允許嗎?在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之下,學生被納入一個評價標準之下評價,這必然把學生“一刀切”排出高低,“優劣”。而只要把學生分出優劣,就難以實現教“好”每一個學生的目標。 為此,必須對“好”有新的定義。

現在的“好”,就是學習成績好,學習成績之外,學生的個性、興趣、人格和身心健康,評價體系關注並不多。教育由此變為競技教育,在競技教育之中,如何要求教師“教好”每一位學生?而且,正是教育競技化,才出現了“不要輸在起跑線”、“提高一分、幹掉千人”之類的口號。只有改革評價體系,才能給教師因材施教的環境。我國對教師的師德要求中,有一條為必須推進素質教育,可是,當整體基礎教育就是應試教育時,把落實素質教育的責任教給教師,這讓教師怎麼能做到?

在新的時期,管理評價教師,需要基於教師職業屬性,明確教師的職責;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需要從政府管理、評價體系上找教育問題的根源,要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合力,各司其職。簡單地用某一句口號要求教師,把教育問題都歸結到教師身上,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令教育生態惡化。


熊丙奇看教育



教育界最大的謊言是: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如果是最光輝的事業,她應該是人人羨慕,人人爭做的職業。現在發過來看,每年高中畢業生願意報考師範類的很少,尤其是男生,即使報了,也是因為家庭收入不高,師範類補貼多一些,可以緩解家庭困難!而畢業後願意從事教師職業的男生是少之又少!

現在社會上對教師指三道四的人太多,無論教師做什麼事,都把這句話當做大棒領出來,算是道德綁架,無論什麼事的發生,都把板子打在教師身上!不論青紅皂白!學生上課不學習老師的責任,老師問了發生的衝突,老師的責任,被打被罵那是活該,甚至被傷害殺害的例子都有!

尤其是現在的補課,學生要提高成績,家長要質量,老師參加學校的補課,目前不被允許,因為減負,上面查的嚴不敢補。從而滋生了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所有這一切老師對背鍋!

教師是一個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慾,我們也只是為活著從事這個職業,不要把過高的期望和其附加的東西加在我們身上!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就交給那些有突出貢獻的人吧,教師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問心無愧就行!


暮風芳華

教育界最大的謊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我不知道這句話最早是誰說的,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總之,現在還有許多領導津津樂道,把他奉為至理名言。但是,作為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師,我要明確表明我的看法:這其實是一句徹頭徹尾的謊言,一句荒誕不經的謬論。


首先,這句話違背了教育的基本原理。誰都知道,教育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它是雙向互動的,沒有學生,何談教育?而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並不真的是一張白紙,任由你塗抹。不同的學生,智商、悟性、接受能力等方面千差萬別,而教學目標卻是相同的。這就必然導致學生成績有好有壞。 如果不以學習成績來論,從綜合素質來看,就更不可能人人都被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了。



其次,這句話過於誇大了教育的作用。它的潛臺詞,其實就是“教育是萬能的”。教育是萬能的嗎?如果教育是萬能的,那國家還設立監獄幹什麼呢?直接把那些犯人請到學校接受教育好了。教育不可能萬能,即使是最好的教育也不可能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優秀的人才,除非你的每一個學生本身就是天下的英才。兩千多年前,孟子曾大發感慨:“願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見優秀學生對老師的重要性。現代社會就更不用說了,各級各類學校到處搶奪優質生源就是最好的證明。


退一萬步講,即使教育是萬能的,教師也不可能是萬能的。教師只是普通人,不是萬能的上帝,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甚至也有自己的缺點,怎麼能要求每個老師把每個學生都教育好呢?孔子門下弟子三千,也僅有七十二人被培養成“賢人”。連孔聖人尚且如此,那就更不用說我們今天的普通老師了。



其實,類比其他行業,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句話的荒謬沒有教不會的學員,只有不會教的教練; 沒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會治的醫生;沒有管不好的員工,只有不會管的領導;沒有打不贏的戰爭,只有不會打仗的將士......這些荒唐的言論,我們一看就知道是不符合生活邏輯的。那麼,為什麼偏偏有人相信這一句教育界的謊言呢?這種唯心主義的言論,過於誇大了人的主觀性,而忽略了客觀條件的限制,讓人不由得想起“大躍進”時期的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三年超英,五年趕美......


也許,這句教育“名言”的提出者只是以此自勵,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有人把它作為金科玉律,要求所有教師遵照執行,那就有腦袋進水的嫌疑了!


思想之葦

1: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為了這個極具誘惑的偽命題,多少家庭耗資無數,多少孩子從小就背上沉重的負擔!

2: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如果是最光輝的事業,她應該是人人羨慕,人人爭做的職業。而實際上每年高中畢業生願意報考師範類的很少,畢業後願意從事教師職業的更是少之又少!

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這句話至今被許多領導津津樂道,奉為至理名言。

4: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

是誰打碎了中國人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難道說不值得我們深思嗎?不值得教育家們自己反思嗎?

5: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人的靈魂鬼都不能控制,我們這些區區的教書匠哪能控制得了?工程師這頂帽子本來就夠大了,再加上人類靈魂,豈不是給我們套上了一個永遠也撬不下來的緊箍咒?


唱歌的小青蛙

教育界最大的謊言是“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違反教育規律也違反孩子成長規律,把學生家長忽悠得亦步亦趨,使廣大學生家長在浪費了錢財的同時,收穫了眼前短期效應和長期惡果。

從胎教、小孩子的出生日期到學前教育直至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都是受到了這種謊言的毒害,使得每一個學生家長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在後面,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最後收穫的是孩子過早的開發以及對學習的反感和厭惡,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一直以來,廣大學生家長都深受其害,被這極個別為校外輔導培訓機構代言的所謂專家的言論所裹挾,心甘情願的被剪羊毛,被奴役,希望廣大學生家長擦亮眼睛,不要再上當受騙!


沉默石頭要說話

我是力行,很榮幸回答你的提問。

問題說教育界最大的謊言是哪一句,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句來,而且都能解釋的讓你信服。但我想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關鍵詞1.教育界,教育界是現在被人詬病最多的一界,作為曾經的學生,現在的家長,我對我們的教育界也是越來越失望,想必大家也一樣,胡亂改革,偏聽偏信,毫無主見,拋棄教育的根本。這個不宜多說。


關鍵詞2.最大,什麼叫最大,沒有最大,只有更大,這有譁眾取寵之嫌。

關鍵詞3.謊言,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中華文化幾千年,語言傳承幾千年,很多話至今仍被奉為真理,很多話不適合時代變遷,被抨擊,這都正常,但你不能否認在歷史的某個時段,它的確是真理。所以說在沒有時間範圍的情況下,一概而論是不負責任的,只能說時代變化快,那些話已適應不了時代變遷,甚至阻礙社會發展進步。



回答問題,現階段,“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坑害了很多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一切為了孩子”,教育界也辜負了偉人的話。但我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話沒毛病,但條件太多,比如老師精力不夠,比如家長和老師不是一條心,比如很多,但如果老師真的關注孩子,用心教育孩子,一定可以把孩子教好,教好不能僅限於成績,那是難為老師。


教育要宣揚真理,請義正言辭,不要糾結於所謂謊言,過了即可。


力行懷善心做對事

教育界充斥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有些是沒有營養的雞湯,有些是誇大其實的吹牛,有些甚至就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看了答友們精彩的回答,深以為然。我這裡補充一個,迄今矇蔽和誤導中國教育界,包括教育專家、教育官員、廣大教師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那就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比西方好”。潛臺詞很簡單,我們雖然高等教育不如別人,但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很厲害。理據也很充分,中國高中生普遍掌握的數學水平碾壓式超過美國高中生平均水平;中國學生考美國學能測試屢屢超過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理化技各學科競賽摘取金牌如探囊取物……

可是從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到角度,這個說法是不折不扣的謊言。如果基礎教育真的很好,為什麼中國即使在歐美頂尖大學接受教育的精英往往也無法與歐美甚至印日的同學日後的成就媲美?

自欺欺人的謊言在哪?誤把反覆訓練的教條知識的掌握誤認為就是“好”。事實上,早在1960年代,心理學就區分了兩類不同的智力,一類是掌握的知識和掌握知識的能力,被稱為晶體智力;另一類是發現複雜關係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被稱為液體智力。中國基礎教育長期倚重前者,而忽視甚至抑制後者,造成的後果就是我們的學生表面上看應試能力確實厲害,但不過是屠龍之術,對於解決實際的問題並無裨益。相反,歐美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後者,他們的學生雖然考不過同齡中國學生,但他們在現實生活情境中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卻很強。換言之,歐美學生學習的潛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考的水平在基礎教育階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我們的學生即使北大、清華的精英大學生在這幾個方面都乏善可陳。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現代教育學與現代心理學的標準來衡量,所謂“基礎教育好”不應該是那種中國學生擅長的應付教條知識的考試能力好,而是歐美學生擅長的學能素養。這就好比,軍隊比拼的是單兵作戰素養和能力,而我們總是津津樂道於疊被子又快又好。

所以,在我看來,我們應該正視和直面基礎教育差距和問題,切實改革,迎頭趕上,而不是說自欺欺人地自得於似是而非實際上謬然的謊言“我們的基礎教育比西方強”。


唐映紅

“表現不好,是因為不夠努力”。這句話,絕對是我國教育界最大的謊言,沒有之一!

事實上,任何一位成年人,稍微回顧自己學習歷程就會發現,人天生就是有差異性,而且差異非常非常之大。大到那些有天賦的科目,我們幾乎不怎麼需要努力就能考好;而那些沒有天賦甚至天生厭惡排斥的科目,我們無論怎麼努力用功,無論花多少時間精力,就是怎麼都學不好,硬塞也很快就會遺忘,所以只能靠暫時記憶的方式應付考試,然後遺忘,對人生沒多少價值意義。

然而,這許多人經歷體驗過的事實,卻不會有任何老師家長會跟小朋友講,因為,副作用太大,可能使得孩子一遇到困難或挫折就會輕易放棄,失去堅持努力的心。

所以,我們要知道,教育者原本很多時候都必須說謊,這是為了要鼓勵大家朝正面積極的方向努力、為了讓孩子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期待、為了使學生相信世界的真善美的必然之舉。畢竟教育目的是要讓人學好,而非學壞的場域,所以只專注於傳遞正能量是無可厚非的。


李霽之

教育界最大的謊言是名校,好學校。人人稱讚的好學校,標準是什麼?是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多?那多到什麼程度才算多?能夠考上清華北大是不是教師很優秀?學校辦學很有特色?沒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學校是不是教師無能?學校辦學質量差?曾經有一個大學教授說:你牛,能不能把基礎差的學生弄幾個考上清華北大?也曾有一個上海的校長說了一個大實話:好學校就是自己吹出來的。真正的好學校應該是能把不大量的低差學生變為優等生;能提升學生全面的素質;培養學生愛學習,有進取心,懂得做人,會做事,有創新意識,等等。而這些沒有一個評價體系和標準,誰又能看清又能認識到學生的素質差異?而在追求升學率的今天,清華北大人數,重本人數,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字是一個很好的評判標準。完全不顧生源質量和招生規模。規模越大,自然重本人數多。到處挖優生,優生多,自然清華北大人數多。整個教育的不均衡,把大量資源向所謂好學校傾斜,大量人力物力用於培優,這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人文素養的提升不是很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