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鑑賞 “哥窯”?

鑑賞哥窯總的來說是“三個要點、一個關鍵”,就是:“器形”、“質地”、“紋片”是要點,觀其“形神”是關鍵。


我們該如何鑑賞 “哥窯”?

接下來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哥窯鑑賞的幾個要點:

第一點是“器形”。

品瓷,當品其“形而上者”。 所謂其形制“合於天造”。有天工之痕而無人工之跡。其形猶如天工開物,鑑賞家稱其為“養眼”之物。

哥窯器物遵循:素樸、簡約、端莊、大氣的文化理念,與宋代推崇的道家理念息息相通,以“合於自然”為最高境界。刻意人為的器物造型是對這一文化的背離。當今時代充滿人為因素,要保護哥窯文化的純粹是對當代哥窯工匠極高的考驗。我常說笑:“要替古人制作他們還來不及做的器物。”哥窯器型可以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核心不能變,這才可以說是傳承。

能被稱之為“哥窯”的器型是有很高要求的,一些完全脫離哥窯文化理念的形制器物,即使用了哥窯的胎釉原料,也只能說是“哥釉瓷”或“開片青瓷”。

第二點是“質地”

哥釉溫潤如玉,色澤淡雅,精光內蘊。表現在“質”、“色”、“光”三個方面。哥窯“釉質”,如和田籽料,潤而不透有如堆脂。“釉色”淡雅,有米黃、月白、淺青諸色,不顯突兀,與環境極易融合。“釉光”溫和,如酥油凝固的表面光澤,故名“酥光”。

哥窯胎土含鐵量較高,因而高溫下的胎體會顯紫褐或灰黑色。這是哥窯著名的“紫口鐵足”的形成機理。

第三點是“紋片”

許多窯口都有開片,比如:越窯、官窯、汝窯、龍泉窯等等,唯有哥窯以紋片出神著稱。若說哥窯紋片,可用“歎為觀止”來形容:從開片形狀講有:大紋片、小紋片、直線片、曲線片、文武片、冰裂紋、百圾碎等等;從色澤而言有:冷紋、鐵線、金絲、膳血紋等等。

其實,欣賞哥窯開片還有一個“秘訣”:以欣賞中國書畫的角度和方法來欣賞哥窯紋片,規律就很簡單了。

我們該如何鑑賞 “哥窯”?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觀察、體察哥窯的形神之韻。

上品瓷器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瓷器風格講究“天工”,而人意為次。所以,越講求刻意人為,越顯其俗氣。

瓷者,本質為土,經水火之工而成器。同樣泥土,同經水火之工,為何分得優劣?其奧妙在於:其形中是否有“神工”、“神采”和“神韻”。

品鑑瓷器第一要點即是品其“神工”。

所謂其形制“合於天造”。有天工之痕而無人工之跡。其形猶如天工開物,鑑賞家稱其為“養眼”之物。

次者,器物要得其“神采”方為妙器。

所謂神采,也是不可言傳之象。注重於器物的“精神頭”,整體上的大氣、威嚴、沉穩、清雅等內涵。古人制瓷,皆意有所指,好比“葵花形”暗指忠赤,“玉壺春”比喻少女。

再者,品其“神韻”。

側重於器物形體的細節表象。有如器物的口沿或修足的刀法和力度,轉角處的緩與急等等。而器物的手感輕重,甚至妙不可言的“變形”也是品鑑瓷器神韻的範疇。

由於瓷器之形制,須經水融合、火煉化,並非手到擒來、一成不變。可以說,經傳統技藝出來的瓷器,能兼神工、神采、神韻的器物少之又少,得一妙品絕非易事。說玄了,真是“有緣者”方可得之。


我們該如何鑑賞 “哥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